新密市教育体育局办公室 关于印发新密市中小学继续教育补学工作方案的通知

索 引 号:00530744X/2018-00045主题分类:科技、教育/教育/业务信息/教育队伍建设
发布机构:新密市教育体育局关 键 词:教育,教师
文    号:新密教体办〔2018〕33号成文日期:2018-03-26发布日期:2018-03-26
体    裁:通知生效日期废止日期
新密市教育体育局办公室 关于印发新密市中小学继续教育补学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办事处中心校,局属各学校:

现将《新密市中小学继续教育补学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8年3月26日

 新密市中小学继续教育补学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实践创新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同时为了保证我市在2018年底之前完成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及学时登记发证由传统方式顺利过渡到通过“河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根据《郑州市教育局关于贯彻落实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管理暂行意见的通知》(郑教明电〔2017〕139号)和《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我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排查审核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郑教明电〔2017〕302号)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补学对象

截止2017年底达到260学时以上,不足360学时,未取得小学第四周期、初中第三周期继续教育证书的小学和初中教师。(2015年以后新教师除外)

二、培训目标

(一)通过培训,帮助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不断提高师德修养,不断提升专业素质,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促进教师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学手段的转变。

(二)通过培训,帮助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逐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三)通过培训,增强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促进教师向专家型教师发展,促进区域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四)通过集中培训,促进教师把培训内容与日常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培养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提高的常态学习意识与能力,促进教师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三、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政策法规、班级管理、课堂教学策略、教育科研、观课议课、心理健康、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等。

四、培训时间

2018年3月-2018年8月

五、培训形式与课程内容

补学采用集中培训方式进行。参培学员根据选报课程到教师进修学校集中上课,并按要求完成培训任务。具体课程体系(100学时)如下:

 

版  块

专题名称

课  时

师德与心理健康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4

教师职业形象与教师礼仪

4

中小学教师心理调适与心理健康

4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4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成长

4

班级管理素养

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

4

班主任基本素养

4

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

4

学困生的转化与管理

4

学生意外事故处理与急救

4

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4

教师专业技能

校本研修面对面

4

如何进行听评课

4

观课、议课

4

说课的技术与艺术

4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深度融合

4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16

移动学习

4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运用

4

教育科研素养

一线教师如何做教育科研

8

教育科研成果撰写

4

六、组织实施

     (一)选报课程。参培教师根据个人所缺学时情况进行选报课程。

    (二)分班上课。汇总全市选报课程情况设置班级,学员根据自己情况入班上课。

    (三)考核评价。根据参培学员集中培训和校本研修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合格者计入相应学时。

    (四)证书办理。根据获取学时情况,结合2009年以来其他培训情况,如果达到360学时者办理相应周期的继续教育证书。

课程选报时间:2018年3月21日至30日

       联系人:王翀,联系电话:60882587。

七、培训经费

       培训经费由新密市教育体育局统一承担。

  附件:补学课程选报表

补学课程选报表
      科目姓名师德与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发展班级管理素养教师专业技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育科研素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4学时)教师职业形象与教师礼仪(4学时)中小学教师心理调适与心理健康(4学时)老师专业标准解读(4学时)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成长(4学时)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4学时)班主任基本素养(4学时)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4学时)学困生的转化与管理(4学时)学生意外事故处理与急救(4学时)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4学时)校本研修面对面(4学时)如何进行听评课(4学时)观课  议课(4学时)说课的技术与艺术(4学时)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深度融合(4学时)微课的设计与制作(16学时)移动学习(4学时)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运用(4学时)一线教师如何做教育科研(8学时)教育科研成果撰写(4学时)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