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005279389/2018-00211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通知公告 | |
发布机构:金水区教育体育局 | 关 键 词:通知公告 | |
文 号:金教体〔2018〕123号 | 成文日期:2018-12-13 | 发布日期:2018-12-20 |
体 裁:意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各中心校,局属各中小学、幼儿园: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精神,有效提升全区中小学幼儿园课程品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让每一个孩子优秀,让每一位教师卓越,让每一所学校灿烂”为根本理念,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面向全体学生,有效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品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实施原则
(一)统筹规划与系统设计相结合。学校课程建设要立足于当前我区教育改革背景,立足于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学生特点等客观条件。提升学校课程品质要统筹规划与系统设计有机结合,凸显学校的文化内涵,通过统筹规划不断提升学校课程品质,通过系统设计深度推进学校课程变革。
(二)继承创新与面向未来相结合。从核心素养培育的现实环境出发,既要巩固已有课程改革成果,注重课程改革的连续性,又要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支持学校和教师大胆探索,创新课程改革的思路与方法。同时,学校要有超前意识,要按照未来社会人才需求,积极构建核心素养培育的学校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能够充分反映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最新研究动态与成果。
(三)锐意进取与稳步推进相结合。提升学校课程品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要立足本土实际,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方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基本规律,采取积极稳健的方式,主动适应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既要锐意进取,又要稳步推进,在实施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深入推进。
三、总体目标
坚持把课程作为立德树人的主要载体,着力提高学校课程领导力,构建目标饱满、思路清晰、内容完善、特色鲜明、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学校课程体系,推动学校文化发展,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四、主要任务
(一)现状调研与文化定位。发挥外聘专家的作用,对学校课程发展现状与文化建设格局进行充分论证与学理研判。各校要积极参与、深入研究,通过互动,确定学校教育哲学、办学理念、教育信条、教风、学风等文化要素,逐步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品牌定位,为学校课程发展与内涵提升奠定基础。
(二)课程规划与体系建设。立足于学校课程情境分析,基于学校教育哲学,各校研制包含课程理念、育人目标、课程目标、课程图谱、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等要素在内的学校整体课程规划,建构学校课程模式,形成有逻辑的学校课程体系。
(三)触点变革与深度推进。按照学校整体课程规划,各学校充分调动教师的课程参与热情,制订课程纲要,丰富课程门类,在实践探索中形成学校课程指南。同时,各学校要充分研究,寻找课程深度变革的切入点,确立课程研究主题,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架构,满足学生个性充分发展与核心素养培育的需要。
(四)机制建构与系统提升。基于实践与研究,各学校建构合理的课程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运行机制,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形成科学的、有学校特点的课程研究成果,为学生的素养培育创造条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为学校的系统提升增添光彩。
五、具体项目
深化课程改革,构建围绕核心素养培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育人机制,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对于全面提高育人效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全局性、长远性意义。我区确立六大课程改革核心项目,着力提升学校课程品质。
(一)学校文化提升项目。学校教育哲学是学校办学的价值观与方法论,是学校团队对学校精神文化的提炼、概括与升华,是指引学校变革、课程改革与管理转型的价值准则,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研制学校文化品牌策划书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工作,是提升学校领导力的重要方面。在学校教育哲学的指导下,学校要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与课程理念,构建面向学生素养培育与学习需求发展的课程体系,用文化的力量引领学校课程变革。
(二)学校课程规划项目。学校基于课程发展的特定情境,研制学校整体课程规划,确立学校课程理念、厘定学校课程目标、搭建学校课程框架、设计学校课程图谱、活跃学校课程实施、保障学校课程管理与评价,实现学校课程内容的整合和结构的优化,形成立足学校实际,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促使每所学校更灿烂。
(三)学校课程指南项目。每一个学生和家长都有权利了解学校课程,每一位教师都应明确学校课程的整体布局,清晰自己的课程坐标。学校要基于整体课程规划,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促进其全面发展,培养其特长,深耕学科拓展课程,丰富活动体验课程,编制课程纲要,收集课程实施过程性资料,设计学校课程指南,为学生成长提供清晰的学习导航,满足其个性化发展需求。
(四)学校课程实施项目。激发课程主体的参与热情,启动学校课程深度变革引擎。一是推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在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依据本校实际重构课程内容,将课程标准与学校、教师、学生等具体情境,以及社会发展需要联系起来;二是推进课堂教学转型,构建具有新时代价值取向的课堂教学新样态,把学校课程价值追求转化为学生的实际学习体验;三是推动学习方式变革,综合采取社团学习、场馆学习、行走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校课程实施活跃起来,改变课程实施形式单一、学习方式机械的格局。
(五)教师课程领导项目。学校要着力解决多数教师没有独特的课程主张、缺乏自己的课程价值观、没有课程观的课程实践、课程领导力弱等问题,引导教师在提出课程主张、建构学科课程群、编制课程纲要、完善课程内容、思考课程整合、推动课程评价和巧用课程管理中锻炼自己的课程能力,提升驾驭课程实践的实际水平。
(六)特色学科建设项目。唤醒教师的学科意识,推动学校特色学科建设。在中小学,学科是由学科课程、学科团队、学科教学、学科学习构成的一体四面的“三棱锥”,其关键点在教师,落脚点是学生。每所学校都要按照学科“三棱锥”模型推进学科建设,落实特色学科建设的要求。每所学校都要建设自身的特色学科,每一个学科教研组都要研制特色学科建设方案,扎实推进特色学科建设,积极争创区级特色学科。
六、推进措施与实施策略
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教育科研、教师培训、教育技术、教育督导与评估功能,全面推进学校课程深度变革。
(一)注重调查分析。根据学校课程品质提升的实际需要,开展全区学校课程建设的现状调研,分析中小学课程建设的情况。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指导学校确定课程建设的方向和思路,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推进学校课程深度变革。
(二)强化研究提炼。组织专家团队指导各学校对课程建设成果进行研究提炼,形成现代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制度,以制度确保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科学有效,优化学校课程建设的策略,提炼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成果。
(三)加强培训提高。加强学校相关人员课程领导力、研究力、开发力、执行力和评价力培训。组建课程研修共同体,编印学校课程品质提升系列培训资料,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研讨式、理论讲解式、案例分析式、项目驱动式、考察学习式等多样化的区域性和校本化的课程研修活动。
(四)重视实践探索。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设立课程研究室,采取专、兼职管理方式,探索科学合理的学校课程研究途径和形式。各学校组建学校课程建设研究小组,以课程与社会生活、课程与教学、课程与学生、课程与教师等为内容,采取专家指导、集中研讨、成果展示等多样的方式,不断实践探索。
(五)运用先进技术。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为课程品质提升提供技术支撑。在课程建设中,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充分利用教育技术,建设网络资源,搭建网络平台,拓展课程空间,改变学习方式,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
(六)引入督导评估。按照区教体局、督导室对学校督导考评的要求,突出对课程建设工作和成效的评价。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在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方面,加强对学生多种学习经历的考查,以学业质量评价改革促进课堂教学转型,推进学校课程品质提升。着力引入第三方督导评估机制,引导学校使用多种评价手段,整体联动,通过第三方力量推进课程品质提升工程。
(七)搭建展示平台。组织课程论坛、课程现场会等交流分享活动,努力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基础教育课程》等媒体,特别是在国家级媒体和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媒体上宣传区域课程改革成果。注重引进先进地区和学校课程建设经验,加强与其他区域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交流。
七、管理责任与保障条件
(一)组织建设。区教体局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课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指导全区学校课程建设工作。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具体负责课程建设的研究和实施。各学校要建立课程品质提升工作机制,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学校课程领导小组,保障学校课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和有序推进。
(二)完善制度。建立健全提升包括评价激励制度在内的学校课程品质的各项制度,把学校课程建设情况纳入学校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参与和指导学校课程建设的情况纳入教研员业务年度考核范围;对学校课程建设中成绩突出的学校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三)主体参与。充分发挥外聘专家的专业优势,引进先进地区和学校课程变革的经验,指导学校课程品质的有效提升。充分发挥区内外教科研人员的教学研究、教育科研、教师培训、教育技术、督导评估的作用,合力推进学校课程品质提升;充分发挥学校相关人员的主体作用,调动其参与课程变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经费保障。各学校要加强对课程体系建设工作的物质保障,根据职责任务,安排经费,确保提升学校课程品质工作顺利进行。同时,要努力提高经费投入的效益,加强专项经费使用的监管。
2018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