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转发河南省学校传染病防控消毒指南的通知

索 引 号:00530744X/2020-00014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应急管理
发布机构:新密市教育体育局关 键 词:应急管理
文    号:新密教疫防办〔2020〕11号成文日期:2020-03-16发布日期:2020-03-16
体    裁:通知生效日期废止日期
新密市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转发河南省学校传染病防控消毒指南的通知

各乡镇、办事处中心校,局属各学校:

现将《郑州市教育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转发<河南省学校传染病防控消毒指南>的通知》(郑教疫防办〔2020〕36号),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新密市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新密市教育体育局代章)

2020年3月16日

附件

河南省学校传染病防控消毒指南 

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和学校卫生工作等相关制度要求,结合实际情况,通过预防性消毒、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三种办法,做好各类生活、学习、工作场所(如教室、食堂、寝室、活动室、盥洗室、教师办公室、音乐室、图书室、洗手间等)和人员、物品的消毒工作。

一、预防性消毒

在未发现明确感染源的情况下,对可能受到病源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预防性消毒。

(一)室内空气消毒

1.及时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每日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2.有条件的学校,可采用固定或移动式紫外线灯定期进行紫外线灯照射消毒。紫外线灯安装量不少于1.5瓦/立方米,安装高度为1.8~2.2米,照射时间30~60分钟,消毒后及时通风换气。注意一定要在无人状态下使用。

3.定期对空调系统进行清洗,对回风口过滤网进行消毒。采用全新风模式时,应关闭回风系统。

(二)教学生活环境和物体表面消毒

1.地面可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1000mg/L)喷洒并拖拭,每天至少1次,拖拭后用干燥清洁拖布擦干,防止滑倒。

2.讲台、课桌椅、门窗把手,楼梯扶手、校车车门把手、车内座椅、扶手、安全带、吊环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可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500mg/L)喷洒并擦拭,每天至少早、中、晚各1次。擦拭30分钟后,用干燥清洁抹布擦拭干净。

3.餐桌桌面每日三餐前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500mg/L)进行擦拭。

4.以上环境和表面消毒均须在无人时进行。

5.使用后的抹布,可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mg/L)或0.1%碘伏溶液浸泡30分钟,清洗晾干备用。

(三)教具、玩具消毒

1.定期在阳光下曝晒教具、玩具,每次3~6小时;除布制玩具外,也可使用擦拭消毒;必要时暂停使用布质教具、玩具。

2.塑料教具、玩具可用二氧化氯消毒液(100mg/L)浸泡、擦拭或喷洒,1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或擦拭,每日1~2次。

(四)餐饮具消毒

餐饮具应彻底清洗去污后,可采用以下五种消毒方法:

1.放入煮沸水内持续加热15~30分钟。

2.在蒸汽中持续熏蒸15~30分钟。

3.使用远红外线消毒柜,在125℃下持续消毒15~30分钟,温度降至40℃以下开箱使用。

4.使用自动冲洗消毒洗碗机消毒。

5.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500mg/L)浸泡30分钟后,清洗干净备用。

(五)卫生间及卫生清洁用具消毒

1.卫生间地面及墙面可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1000mg/L)喷洒或拖擦,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或擦拭,每日2次;

2.卫生间清洁用品(拖把、抹布等)使用后,可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500mg/L)浸泡30分钟后晾干。

3.便器和痰盂可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500~1000mg/L)浸泡30分钟后,冲洗干净。

(六)被褥、毛巾等织物消毒

可在直射阳光下曝晒3~6小时,或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500mg/L)中浸泡15~30分钟,取出用清水洗净晾干。

(七)医疗器材消毒

1.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应清洁后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500mg/L)浸泡30分钟,清洁干燥备用。

2.剪刀、镊子等用2%戊二醛浸泡30分钟后,用无菌水冲洗后使用,有条件的可用压力蒸汽灭菌设备消毒。

(八)手的卫生消毒

1.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制备食品前后、餐前、触摸眼睛等“易感”部位前、便前便后、接触动物、接触污染物品之后,或手脏后要及时认真洗手。

2.洗手时,用流水、肥皂搓洗2~3遍,或用75%酒精均匀喷洒、涂擦后揉搓1~2遍。不方便用清水洗手时,可取速干洗手液适量于手心,均匀涂抹手心、手背、手指和指缝,不断揉搓,直到干爽为止。

(九)食物消毒

1.水果、蔬菜可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100~500mg/L)浸泡10~20分钟后,用清水洗去残留物。

2.蛋类、鸡和鸭肉类消毒保鲜,可用0.1%~0.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钟,或用100~200mg/L二氧化氯溶液浸泡5~10分钟,清水洗净后备用。

(十)饮用水消毒

1.自来水应煮沸消毒后使用。

2.自备井水、二次供水等应按照有关部门要求,由专业机构指导处理后煮沸饮用。

二、随时消毒

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后,要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对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人员接触过的环境、使用过的生活用品、排泄物、呕吐物、运输工具等进行随时消毒。

(一)地面和墙面消毒

对地面和墙面可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000~3000mg/L)喷雾消毒,喷液量:泥土面150~300ml/m2,石灰墙面50~100ml/m2,木板或水磨石等硬质地面10~50ml/m2,消毒后及时清洗。

(二)生活用品消毒

可采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消毒对象和方法见预防性消毒。

(三)疑似病例剩余食物的消毒

可用20%漂白粉(含有效氯25%)或含1%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消毒2小时后作废物处理。

(四)排泄物和呕吐物消毒

1.可用20%漂白粉(含有效氯25%)或其它含氯消毒剂干粉与排泄物和呕吐物混合,混合均匀后有效氯含量应达到12000~15000mg/L,放置2小时。

2.尿液亦用漂白粉等含氯消毒剂干粉或乳液消毒,混匀后有效氯含量应达到10000~15000mg/L,放置2小时。

3.对疑似病例的分泌物包括痰液、脓、唾液等,可加入等体积1%过氧乙酸或有效氯20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消毒,作用30~60分钟。对干燥于物体表面的分泌物所用消毒剂溶液的浓度应加倍。

4.被疑似病例排泄物、呕吐物污染的台面或地面,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或拖拭,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作用30分钟,擦拭2遍。

(五)疑似病例运输工具消毒

运输病人的车辆内外表面和空间,可用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溶液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30分钟。

三、终末消毒

发现的疑似病例送至医院治疗后,学校应在属地疾控机构指导下及时对环境进行终末消毒。

四、常用含氯消毒剂配制及注意事项

(一)有效氯浓度500mg/L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

1.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按1份消毒液加100份水比例稀释。

2.消毒粉(有效氯含量12~13%,20克/包):1包消毒粉加4.8升水。

3.优氯净(有效氯含量60~64%,10克/包):1包优氯净加12升水。

4.含氯泡腾片(有效氯含量480mg/片~580mg/片):1片溶于1升水。

其他浓度的含氯消毒剂参照上述标准配制。其他消毒剂,如二氧化氯、季铵盐类,按产品说明配制和使用。

(二)注意事项

1.含氯消毒剂使用时应注意现用现配。

2.做好个人防护。消毒人员在配置和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做好个人防护,穿工作服、戴长袖橡胶手套、护目镜和口罩。消毒完成后立即洗手。如不慎溅入眼睛,应立即用水清洗,严重者应就医。

3.置于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远离火源。避免儿童接触。不可与洁厕灵等同时使用。

4.根据学校实际,正确选择经济、方便、有效的消毒方法。

5.按照说明书配制消毒液,确保消毒剂在有效期内使用。消毒药械应符合国家消毒产品相关要求。

6.酒精等醇类消毒剂使用、存放时应远离火源。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