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勋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全市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构建新时代融合教育发展新格局”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融合教育是当今特殊教育发展的主要形式和必然趋势,郑州市作为国家级融合教育改革实验区,坚持“一盘棋”的发展思维,着力打破区域围墙,以完善的融合教育体系推动全市高质量教育体系,让每一个特殊孩子充分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融合教育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制定政策,完善融合教育工作体系
(一)将残疾儿童青少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
郑州市每年在制定义务教育招生政策时,市、区教育行政部门都会对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提出明确要求,做好入学前登记,落实“一人一案”,做到“全履盖、零拒绝”,依法做好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安置工作,尤其要做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我市坚持普通学校接受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做法已深入各学校招生原则,目前接受随班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217所。
(二)拓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
要求普通幼儿园招收残疾儿童入园,鼓励社会力量开办残疾儿童学前康复幼儿园。自2007年省内第一家接收盲聋儿童的公办幼儿园—郑州特殊教育学校心之灵幼儿园正式开学,目前已有97所幼儿园招收市区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入园,其中11所被河南省教育厅确定为融合教育试验点园。此外,我市已有5所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学前班试点工作。
(三)继续向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延伸
根据需要,开办职业高中(聋哑学生)、普通高中(盲生),开设有助于残障学生独立生活的家政服务、工艺品制作、园艺栽培、西餐烹饪和中医康复保健等课程,为他们掌握一技之长、融入社会奠定基础。我市现有在普通高中随班就读学生78人,在中等职业学校就读残疾学生200人。
二、强化保障,形成融合教育发展新思路
(一)健全经费保障机制,提高生均经费标准
目前,根据教育部教育经费统计数据反馈,2018年郑州市特殊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投入达到66286元,生均一般公共预算公用经费投入达到33821元。此外,郑州市还将学前教育残疾儿童纳入资助范围,安排落实资助资金,实施随班就读专项资助项目。
(二)加强特殊教育学校、资源中心等建设,扩充特殊教育资源
近年来,我们利用优质高中外迁,投巨资迁建郑州市盲聋哑学校,校舍面积增加到原来的三倍,并挂牌河南省盲校,为全省残疾孩子提供优质的服务。我市支持各县(市、区)实施融合教育发展支持项目,对每个资源教室安排市级资金支持20万/3年,对每个资源中心安排市级资金支持30万/3年。
三、加强培训,赋予融合教育新内涵
(一)关注教师专业成长
在市级、区级、校级建立联动培训体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效应叠加、通过组建专业研修团队,打造融合教育培训讲师团,科学设计培训课程体系,实施个性化培训、督导行动方案实施等步骤开展常态化培训,郑州市教育局依托特殊教育学校、专业培训机构对承担随班就读的任课教师进行700人次专业培训,并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计划。2020年,立足学生需要,坚持质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每年的市政府“十大实事”中小学校建设项量导向,启动研发适合区域特殊教育发展实际的质量检测评价指标体系。
(二)实施医教结合
积极整合学科、教学常规管理、家庭教育,实行一般性课程 个训(小组课) 选择性课程的模式,构建医教结合课程体系;聘请河南省儿童康复中心、郑大三附院医师提供医疗支持,探索出康复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专业指导与个别训练相结合的康复方式,探索建立医疗教育互通和互助机制的特殊教育模式,有效地满足残疾孩子的教育康复需求。
(三)开展校园生态文化建设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防止校园霸凌等现象出现,各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设特殊孩子参加的社团,在郑州市星级社团中,现有特殊教育学校五星社团1个,四星社团2个,优秀社团3个。我市心之灵舞蹈社团在“荷花少年”全国舞蹈大赛中荣获第一名的好成绩;盲人足球社团代表河南省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盲人足球比赛,多彩的社团活动展示学生的才艺和聪明才智,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成功、获取自信,为盲聋学生的特长发展、快乐成长铺路架桥。
尽管我市融合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融合教育顶层设计有待完善、师资和专业人员数量不足、专业素养有待提高、考评工作不全面、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充分吸收您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做好具体的规划,稳步推进,构建新时代融合教育发展新格局,再次感谢您长期以来对郑州教育的关注和支持!
2021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