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S0001-0205-2014-00951 | 主题分类: | 市政府 |
信息来源: | 发文日期: | 2014年08月29日 | |
名 称: |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驻马店市创建河南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 | ||
文 号: | 驻政办〔2014〕74号 | 关 键 词: | 依据驻政〔2017〕59号,该文件已废止 |
各县、区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驻马店市创建河南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抓好贯彻落实。
2014年7月15日
驻马店市创建河南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
实 施 方 案
(2014—2016)
为贯彻落实国家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资源环境压力,推进新时期我市公共交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对创建“公交优先”示范城市的有关要求,市政府决定创建河南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与思路
(一)总体目标
按照“一中心五组团”战略布局,以市中心城区为龙头,借鉴国内先进地区公交优先发展经验,以“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为战略导向,加强规划引导、科技创新和政策扶持,积极构建一体化的综合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力争通过3年的时间,建设“保障更有力、服务更优质、设施更完善、运营更安全、管理更规范”的公共交通系统,确立城市公共交通在驻马店市综合交通系统中的主体地位,较好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出行需求。
(二)具体目标
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占机动化出行的比例达到 50%以上。
保障更有力。公共汽电车线路网密度网比率达到85%以上,万人公交车车辆保有量达到 13 标台以上,城乡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营比率达到 100%;公共交通运营补贴到位率达到100%。
服务更优质。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主城区500米上车、5分钟换乘;公共交通正点率达到90%;早晚高峰时段公共汽电车平均运营时速达到20公里/小时;早晚高峰时段公共交通平均拥挤度在90%以内;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到85%以上;空调车比率达到74%以上;绿色公共交通车辆比率达到55%。
设施更完善。公共汽电车进场率达到100%;新建或扩建道路公共汽电车港湾式停靠站设置率达到80%以上;初步建成公共交通换乘枢纽和集多种运输方式为一体的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网络;基本形成城市快速公共交通网络及公共汽电车专用道网络,公交专用车道设置比率达到30%;建成城市公共交通智能调度及监控中心、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公交优先通行交叉口比率达到30%以上。
运营更安全。城市公共交通安全保障水平与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显著提升,公共汽电车交通责任事故年均死亡率控制在0.03人/百万车公里以内。
管理更规范。建立体系完整、机构精干、运转高效、行为规范的综合交通行政管理体制;城市公共交通相关规划体系初步形成,衔接更加顺畅;公共汽电车车载定位终端安装率达到100%;公共交通乘车电子支付卡使用率超过70%;行业更加稳定,公交企业职工平均收入不低于当地社会在职人员平均收入水平。城乡客运管理政策、票制票价、服务标准等逐步理顺,城乡客运一体化管理格局基本形成。
我市公共交通发展现状与河南省“公交优先”建设指标的详细对比分析以及2014年和2016年分阶段目标见附件1。
(三)建设思路
按照“科学发展,交通先行;中原崛起,交通先行;三化协调,交通先行”的基本原则,以“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为战略导向,综合运用“交通供给、交通需求和交通引领”三大策略,依托“四项保障机制”,实施“九大工程”,促进城市公共交通科学发展。
(四)建设原则
政府主导。坚持以政府为主体,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完善对城市公共交通在规划、资金、土地、路权、财税、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增强公共交通的吸引力,使广大群众愿意乘公交、更多乘公交。
科学谋划。坚持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驻马店都市区建设内涵,科学合理规划,构建组团式、区域性发展地区与驻马店市中心城区接驳换乘网络,提升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负载能力,确立公共交通在居民出行方式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小汽车、慢行交通等其他交通方式的合理发展,构建一体化、多模式、高效率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基本出行需求。
协调发展。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和调控作用,坚持规划先行;突出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战略思想,统筹“公交优先”建设,保障各项工程有序推进;注重城市长远的发展需求,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多方参与。以广大市民的出行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坚持多方参与,共同出谋划策,形成工作合力。
二、实施计划
(一)规划先行工程
1.完善实施市中心城区200平方公里范围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
2014年编制完成市中心城区200平方公里范围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用地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综合分析驻马店市交通现状,结合公共交通需求预测,编制城市公交专项规划。规划应编制常规公交、快速公交等多种运输方式的公共交通专项规划,以及公交场站、枢纽站、公交专用道、换乘设施等配套设施规划,形成完善的公共交通规划体系,促进多种交通方式的资源整合和无缝衔接,达到换乘更便捷、运营更高效的目标。从2014年到2016年完善编制并推动实施。(具体实施步骤见附件3)
责任单位:市交通局
配合单位:市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公安局、市国土局
2.公交优先路口渠化
2016年底,按照公交优先原则,结合市中心城区道路路口拥堵状况,切实分析重点路口拥堵原因,对未实施路口渠化路段实施路口改造、交叉口渠化进行规划设计,涵盖道路通行优先渠化、信号优先设置等。
责任单位:市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公安局
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市供电公司
3.做好城市公共交通统计调查
每年完成包括居民全量出行调查、路段流量与速率调查、城市客运枢纽调查、出租车承载率调查、停车需求调查、第三方公交乘客满意度调查等城市交通调查,切实掌握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状况。
责任单位:市交通局
配合单位:市规划局
(二)公交服务提升工程
1.加快构建公交干线网络
构建主城区骨干公交线网和对外接驳换乘干线网络,提高主城区骨干公交线网的快速可达性,初步实现主城区与各组团间的有效公交衔接。
责任单位:市交通局
配合单位:市规划局
2.加快发展支线和微型公交网络
加快发展支线和微型公交网络。每年新增支线和微型公交线路2条以上,2016年完成6条支线和微型公交线网的布局规划调整,形成公交快线、干线和支线分工明确、衔接顺畅、运营高效的城市公交运营网络。(具体实施步骤见附件4)
责任单位:市交通局
配合单位:市规划局、市住建局
3.推进城乡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
结合驻马店都市区与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根据《驻马店市中心城区城乡客运专项规划》编制内容,统筹城区周边各郊区村镇的公共交通发展,构建城乡公共交通统筹发展格局,努力实现公共交通全覆盖。加快对城市周边客运班线的公交化改造,满足城乡广大群众特别是驻马店都市区组团式发展的需求。
责任单位:市交通局、驿城区政府
配合单位:经济开发区、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4.加强行业队伍建设
积极开展城市公交行业“文明线路”“文明公交车” “文明司乘人员”等创先争优活动,增强公交运输的公信力和吸引力,提高行业文明优质服务水平,提高城市公交出行分担率;强化职业道德和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司乘人员服务水平;规范司乘人员服务行为,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公交服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改善司乘人员工作环境和条件,提高工资福利待遇,确保工资水平略高于社会在岗职工平均水平,提高公交行业吸引力,维护公交队伍的稳定。
责任单位:市交通局
配合单位:市财政局
5.加强公共交通文化建设
以城市公交为主要载体,扎实开展“公交宣传周”活动,大力倡导文明出行、绿色出行,不断丰富公交文化内涵,增强公交文化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努力营造以公共交通出行方式为主的出行文化。
责任单位:市交通局
配合单位:市公交公司
(三)场站枢纽建设工程
1.加大公交场站建设力度
加快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站、首末站停车场等场站建设,尽快实现公交车、长途车、出租车及铁路、高铁之间的“无缝隙”衔接,建立便捷的公共交通衔接系统。实施公交综合车场、枢纽站、首末站建设工程,确保公交综合车场、枢纽站、首末站与线路开通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2016年公共汽、电车进场率达到100%。(具体实施步骤见附件5)
责任单位:市规划局、市交通局、市发改委
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住建局、驿城区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2.推进港湾式停靠站建设
继续推进公交港湾建设,2014年—2016年,每年完成30个公交港湾建设任务,主干道公交港湾设置率达到35%以上,新建或改扩建城市主干道公共交通港湾式停靠站设置比例达到80%。(具体实施步骤见附件6)
责任单位:市规划局、市住建局
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交通局
(四)公交提速增效工程
1.推进公交专用道建设和使用
借鉴国内先进城市的管理经验,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设置并启用公交专用道,全面提升公共交通运营速度。2014—2016年,在市中心城区6车道干道全部设置公交专用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解放路、中华路、文明路、雪松路等干道改造花坛,建设6车道并设置公交专用道,构建纵横绵密的公交专道路网。(具体实施步骤见附件7)
责任单位:市规划局、市公安局、市住建局
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交通局
2.加大公交专用道日常监管力度
加强对公交专用道的监督管理,在公交专用道设置固定电子监控点,在公交车头、车厢内安装车载录像监控设备,提供侵占公交专用道的违章信息,加大对违章占用专用道的监控和查处力度。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
配合单位:市交通局、市住建局、市财政局
3.实施公交信号优先工程
科学合理确定城市公交车辆在单行、禁左、禁右等路段享有通行优先权,提高公交运行效率。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
配合单位:市规划局、市住建局
(五)智能交通工程
1.建设城市公共交通数据资源中心
依托市道路运输管理局数据与监控中心、城市公交数据与监控中心等机构,建设全市集中、统一的公共交通基础数据库、业务数据库、主题数据库,在2014年年底初步建成全市统一的公共交通数据资源中心,实现相关数据资源的高效整合、共享与规范化管理。(具体实施步骤见附件8)
责任单位:市交通局
配合单位:市财政局
2.建设一体化的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
2014年底,初步建成全市统一的公共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网站,初步建成全市统一的出行信息服务热线,建立、完善手机WAP网站以及提供公交车辆位置信息的手机信息服务应用。2016年,市中心区来车预报电子站牌设置比例达到10%。(具体实施步骤见附件9)
责任单位:市交通局
配合单位:市财政局
(六)绿色交通推进工程
1.发展绿色公交车辆
推进低碳城市公交建设,优化城市公交车辆结构,增强城市公交乘坐舒适度。2014年置购100台、2015年置购130台、2016年置购160台环保型空调公交车,不断提高绿色公交车辆比例。每年新增更新公交车辆所需资金列入当年财政预算。(具体实施步骤见附件10)
责任单位:市交通局
配合单位:市财政局
2.改善慢行条件
改善慢行交通环境,提升慢行系统覆盖规模,加强过街天桥、步行街区等步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交站点周边各类步行交通设施,提高站点可达性。在文明大道与春晓街交叉口、乐山路与文化路交叉口、乐山路与健康路、乐山大道与解放大道、乐山大道与中华大道、乐山大道与雪松大道、解放大道与文明大道、文明大道与雪松大道交叉口及市中心医院东西区之间建立9处过街人行通道,综合考虑京广铁路南北两个地下道的综合改造。重点建设步行走廊,构建系统、舒适的步行交通网络。加快推进步行系统建设,合理布局人行天桥,强化管理引导,有效发挥作用。加强和优化道路系统规划建设中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条件。
责任单位:市规划局、市住建局
配合单位:市财政局
(七)交通需求管理工程
1.制定交通需求引导措施
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经验,结合驻马店市实际情况,研究实施交通需求引导措施,促进小汽车、电动车等出行方式向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转变,建立公交优先的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模式。
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交通局
配合单位:新闻媒体、驿城区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2.严格交通管理
进一步深化对违法行驶车辆、机动车乱停乱放等的专项整治和电动自行车的规范管理。加大对道路交通秩序乱点、难点的治理力度,提升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守法率。完善道路机动车、非机动车硬隔离设施,有效减少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对市区内主要道路及路口实施交通精细化管理,保障公共交通车辆的畅通运营。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
配合单位:驿城区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新闻媒体
3.建立公共交通安全应急响应机制
明确公共交通安全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建立公共交通安全应急响应机制,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应急事件发生时的工作内容,做好定期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应急处置能力;制定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处理流程,在公共交通安全事故发生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尽最大可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责任单位:市交通局
配合单位:市运管局
4.加强交通管控
根据交通流量、流向,在早晚高峰期对主要道路实行合理分流和限行;根据道路和交通流量实际情况,在保证公交优先通行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加市中心城区交通主干道“禁左”“禁右”“禁止掉头”路口的数量,限制进入主干道交通流量,减少平交路口交通冲突点,减轻主干道交通压力。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
配合单位:市交通局、市住建局
5.适时调整禁行区域
根据建成区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市中心城区道路及交通流量变化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相关类型车辆禁行范围和时间,削减白天中心城区的交通总量,均衡道路资源,提高道路利用效率。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
配合单位:市住建局
6.科学组织单向交通
在逐步完善城市路网特别是城市支路网的基础上,以充分发挥道路交通资源为前提,科学组织单向交通。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
配合单位:市住建局、市交通局
7.完善停车差异化收费机制
加强道路停车场管理,对市中心城区主次干道、单行道及商业密集区、人口密集区的停车进行严格规范管理;制定和实施停车场分区、分级管理制度;规范合理设置停车区、停车位,实行差别化停车收费,充分利用价格杠杆对停车进行合理调节,提高停车位周转率,使公共停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公安局
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市规划局
(八)结构优化工程
1.超前布局公交网络
城市公交网络布局要紧贴中心城区发展实际,服务驻马店都市区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城市交通与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以城市公共交通的超前规划、公交网络的超前布局,实现中心城区各功能区的良性互动。组团建设区域内规划公交场站,为组团区域新增公交线网提供基础支撑,并利用高速路、快速路覆盖公交网络,实现各组团与市中心城区的快速、便捷通行。
责任单位:市规划局
配合单位:市交通局、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土局
2.优化中心城区交通环境
优化市中心城区功能区建设,推进部分功能区外迁工作,带动人口疏散和功能疏解,缓解中心城区通行压力。同时利用土地资源,科学合理规划建设公交场站基础设施,为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
责任单位:市规划局、驿城区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配合单位:市国土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
3.推进支线路网建设,提升交通服务体系通达性
打通市区所有的断头路,治理“瓶颈路”,完善中心城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网系统,提高中心城区道路系统整体承载和微循环能力。
责任单位:市规划局、市住建局
配合单位:市财政局
(九)特色示范工程
以“公交优先”建设为契机,结合驻马店市特点和基础条件,勇于创新,先行先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全省深入开展“公交优先”建设工作积累经验。在快速公交网络建设、智能公交建设、绿色公交建设等方面形成特色示范,为提升公共汽电车运营速度、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以及公共交通信息化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单位:市交通局
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公安局、市发改委、市住建局
三、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
1.健全领导组织
市政府已经成立了驻马店市创建河南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推动“公交优先”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在此基础上,领导小组再下设七个专职工作组,具体如下。
(1)综合规划组
组长:市规划局局长
成员: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交通局、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住建局、驿城区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等单位分管负责人担任。
主要职责:负责对创建工作所需场站、专用道等公交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实施等工作,完善和评审公交专项规划并组织实施。
重点任务:在2014年,为滨河南路停保场、纬十路公交枢纽、洪河大道公交枢纽、华骏路停保场、中原大道停保场等五个场站办理规划手续,确保2016年建设完工。
2014年—2016年,新建或改扩建城市主干道规划建设公共交通港湾式停靠站设置比例达到80%以上。
(2)设施建设组
组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
成员:驿城区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交通局、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国土局、市公安局等单位分管负责人担任。
主要职责:负责组织推进枢纽场站、公交首末站、公交专用道、港湾式停靠站等相关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征地建设工作。
重点任务:2014年—2016年,我市需建成9个城市公交停车场站,才能达到创建目标。为保障公交场站能够按时开工,按时交付使用,驿城区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要做好以下场站征(租)地以及拆迁工作,并协调好当地百姓,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具体分解如下:
2014年建设四个场站。其中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负责南站二期工程、东站二期工程征地、拆迁协调工作,公交北站施工协调工作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土地已征完),驿城区政府负责西区首末站的征地、拆迁、协调工作。
2015建设三个场站。其中滨河南路停保场、洪河大道东公交枢纽征(租)地、拆迁、协调工作由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负责,纬十路西公交枢纽征地、拆迁、协调工作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
2016年建设两个场站。华骏路停保场、中原大道停保场征(租)地、拆迁、协调工作由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和驿城区政府负责。
(3)线网优化组
组长:市交通局局长
成员:市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公安局等单位分管负责人担任。
主要职责:负责制定公交线网优化方案,对现有的线网进行优化和整合,根据需要新开公交线路。
重点任务:2014年9月底编制完成市中心城区2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驻马店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
(4)交通管理组
组长:市公安局主管副局长
成员: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局、驿城区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等单位分管负责人担任。
主要职责:负责对市中心城区的交通进行管理,制定实施控制小汽车增长和出行频率的相关政策;落实公交路权和信号灯使用的优先政策,加大对机动车违法行为的治理力度;在双向六车道的城市道路上设置公交专用道及其附属设施并组织实施。
重点任务:按“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要求,城市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比率要在10%以上,我市目前实际公交专用道已设置道路尚未安装监控设施,达不到预期效果。市公安局要对我市目前已有公交专用道,安装监控设施,同时新增公交专用道以及配套监控设施。
(5)资金保障组
组长:市财政局局长
成员: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交通局、市发改委等单位分管负责人担任。
主要职责:负责将公交优先建设项目优先列入财政资金使用计划,研究制定相关投融资计划和政策,筹措落实创建资金。保证政策性亏损资金及企业合理的收益,根据城市公交车辆的实际运营成本及适当利润,本着公共财政购买公共服务产品原则,予以足额列入财政预算。
重点任务:按照创建河南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的目标,2014年-2016年,万人公交车车辆保有量要达到 13 标台以上,即到2016年65万人拥有公交车辆845标台;需公交场站252.83亩;需新增公交专用道8条;需加强城市公交智能化建设,推进科技公交建设。根据创建省级“公交优先”示范城市项目预算,2014年除已列入的财政预算资金外,另需财政投入资金868万元,2015年、2016年除政策性亏损补偿外,各需创建资金3590万元、2614万元,三年共需投入7072万元。具体需要明细如下:
车辆购置方面。为减轻财政压力,购车采取银企合作贷款,政企各承担50%,五年还清,第一年还款30%,后四年每年还款17.5%,银行利率按6.4%计算。
A.2014年计划购置100台公交车辆(单车约需35万元),投入资金1050万元,需政府投入525万元;
B.2015年计划购置130台公交车辆,投入资金2060.9万元,需政府投入1030.45万元;
C.2016年计划购置160台车辆,投入资金3280.5万元,需政府投入1640.25万元;
D.以后需政府投入依次投资为2017年1356.95万元,2018年1356.95万元,2019年1009万元,2020年556.7万元。
场站建设方面:
A.2014年公交场站需征地80亩,租地30亩;
B.2015年公交场站需征地9亩,租地76.45亩;
C.2016年公交场站需租地60亩。
公交专用道建设方面:
2014—2016年计划公交专用道达到14条,设置比率达18.17%。
A.2014年计划对乐山路、开源大道、置地大道、文明大道、天中山大道、前进大道等六条已划好的公交专用道安装监控;
B.2015年计划对汝河大道、洪河大道、中原大道三条路设置公交专用道并安装监控;
C.2016年计划对蓝天大道、纬一路、铜山大道、雪松路西段、练江路西段等五条线路设置公交专用道并安装监控。
④智能公交方面:2014年建设城市公共交通数据资源中心、增加车载电子设备、建设公交网站及手机掌上查询系统、站牌实施查询系统。
(6)土地保障组
组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成员:驿城区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国土资源局、市交通局、市规划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单位分管负责人担任。
主要职责:负责将已规划的公交场站建设项目优先列入用地计划,研究制定土地综合开发方案,积极落实公交设施规划相关用地。驿城区、经济开发区、市产业集聚区负责场站的征地、拆迁工作,确保公交场站按期完成。
重点任务:将公交建设项目优先列入计划,为保障公交场站建设能够按时开工,按时交付使用,开辟“绿色通道”,保障已规划土地的及时供给,并给予办理相关证件。
(7)城乡公交一体化推进组
组长:市交通局局长
成员:市交通局、市财政局、驿城区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信访局等单位分管负责人担任。
主要职责:负责中心城区公交一体化的统筹规划,制订方案并组织实施。
重点任务:推进城乡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根据《驻马店市中心城区城乡客运专项规划2013—2020》编制内容,统筹城区周边各组团、郊区村镇的公共交通发展,构建城乡公共交通统筹发展格局,实现公共交通全覆盖。加快对城市周边客运班线的公交化改造,改变目前小、散、乱、差、管理粗放、安全和服务水平低的状况。
每年完成包括居民全量出行、路段流量与速率、城市客运枢纽、出租车承载率、停车需求、第三方公交乘客满意度等城市交通调查。
加快发展支线和微型公交网络。根据公交规划,每年新增支线和微型公交线路2条以上,到2016年完成6条支线和微型公交线网的布局规划调整。2014年新开4条公交线路;2015年新开3条公交线路;2016年新开4条公交线路。
④2014年年底初步建成全市统一的公共交通数据资源中心,实现相关数据资源的高效整合、共享与规范化管理。至2014年年底,初步建成全市统一的公共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网站和服务热线;建立、完善手机网站以及提供公交车辆位置信息的手机信息服务应用。
2.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建立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统筹“公交优先”的实施工作。由“公交优先”示范城市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协调“公交优先”建设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达到预期目标。
(二)政策保障
1.出台驻马店市城市公交财政补贴补偿办法。2014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64号),进一步落实《驻马店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施意见》(驻政〔2010〕124号)《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优先发展城市公交解决市区交通拥堵实施意见的通知》(驻政办〔2007〕127号)及市政府常务会议纪要(驻政纪〔2011〕15号)文件,制订我市城市公交财政补偿补贴办法,规范城市公交发展资金的使用,推进全市公共交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
配合单位:市政府法制办
2.建立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优先保障机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要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和公共交通规划相互衔接,优先保障公共交通设施用地。首先,解决公交设施用地配套建设,加强公共交通用地监管,改变土地用途的由政府收回后重新供应用于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规模以上的建筑工程或者小区配套建设公交场站设施,实现捆绑式开发。其次,对新建公共交通设施用地的地上、地下空间,按照市场化原则实施土地综合开发。对现有公共交通设施用地,支持原土地使用者在符合规划且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进行立体开发,取得的收益用于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弥补公交企业运营亏损。
责任单位:市国土局
配合单位:市规划局、市发改委、市交通局、市住建局
3.建立健全合理票价体系。综合考虑社会承受能力、企业运营成本、交通供求状况以及不同交通方式的比价关系等因素,研究完善公共交通票价定价机制,建立企业运营成本、票价、补贴联动机制,理顺票价结构,形成科学合理的公共交通票价体系。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配合单位:市交通局、市财政局
(三)资金保障
1.加大政府投入。将公共交通发展资金纳入公共财政体系,重点增加大容量公共交通、综合交通枢纽、场站建设以及车辆设备购置和更新的投入。建立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公交企业亏损补偿、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购置公交车辆补助等发展项目。根据我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结合我市财力情况统筹安排解决。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
配合单位:市交通局
2.拓宽融资渠道。推进公共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支持公共交通企业盘活利用现有资产。通过补贴城市公交企业投资利润的形式,吸引和鼓励城市公交企业以“银企合作”等方式募集资金投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公共交通企业可以开展与运输服务主业相关的其他经营业务,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增强市场融资能力,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提供优质、低成本的金融服务。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
配合单位:市审计局、市交通局
(四)监督保障
1.实行目标责任考核制。定期组织人员对各相关单位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将工作责任落实到单位、具体到岗位,强力推进创建工作落实。
责任单位:市政府督查室
2.建立定期评估制度。进一步明确“公交优先”建设各单位的职责,由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联合进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各部门的绩效考核。
责任单位:市政府督查室
3.完善公众咨询制度。加强公众对公交服务的参与和监督,定期实施公交满意度调查和服务质量调查,向公众公布调查结果。建立公交管理部门和公交运营企业定期征询和走访制度,对公交线路途径的社区市民定期征求意见和建议。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五)宣传保障
1.新闻宣传。市辖各类新闻媒体,要通过全方位、多视角、高密度的宣传报道,向市民宣传我市创建河南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好的做法及成效、创建的重要意义、工作目标、主要任务、方法步骤等,形成持续、集中、高潮迭起的创建舆论氛围,推动各项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责任单位:驻马店日报、天中晚报、驻马店电视台、驻马店广播电台、驻马店网
配合单位:市交通局
2.公交车载、站亭媒体宣传。充分利用车载电视、前后电子屏幕、滚动字幕、站亭站牌等进行流动宣传,以宣传口号标语、宣传短片为主,并定期更新宣传内容,引导市民自觉养成良好文明乘车习惯,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创建。
责任单位:市交通局
配合单位:市公交公司
附件:1.《驻马店市公共交通发展现状与河南省“公交优
先”建设指标的详细对比分析表》
2.《驻马店市创建“公交优先”重点工程任务分解
表》
3.《 200平方公里<公交专项规划>具体线路、车辆
实施表》
4.《微型公交网络规划,具体线路、车辆实施表》
5.《城市公交场站建设项目及投资预算表》
6.《主干道港湾式站亭改造计划》
7.《公交专用道项目建设时间、线路、投资预算表》
8.《城市公共交通数据资源中心建设及预算》
9.《城市智能公交系统建设时间、项目、投资预算》
10.《清洁能源公交车辆年度淘汰、增加、新购计划
汇总表》
附件1
驻马店市公共交通发展现状与河南省“公交优先”
建设指标的详细对比分析表
序 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指标 类型 | 考核 标准 | 现状值 | 目标值 | 数据来源 |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
1 | 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 | % | 考核 指标 | 50%以上 | 48.96% | 50% 以上 | 50% 以上 | 1、300份问卷调查;2、愿意坐公交车出行的为141人约47%;3、选择其他交通工具为147人约49%; 计算方法:141÷(141 147)=48.96% | ||
2 | 公共汽电车线路网比率 | % | 考核 指标 | — | 66.46% | 75% | 85% | 公交线路网长度为:109公里根据驻马店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提供数据驻马店市市区道路主干道34条,总长度为164公里109÷164=66.46% | ||
3 | 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 | % | 考核 指标 | 100 | 158% | 160% 以上 | 160% 以上 | 现有站牌站亭563座,市区面积70平方公里按照考评指标计算方法: 我市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为:563×3.14×250×250/70000000=158% | ||
4 | 万人公共交通车辆保有量 | 标台/万人 | 考核 指标 | 13 | 7.58 | 11 | 13 | 2013年末,市区人口为60万人,2012年末公共交通车辆标台总数为455标台。 万人公共交通车辆保有量=公共交通车辆标台总数/市区人口=455/60=7.58 | ||
5 | 公共交通正点率 | % | 考核 指标 | — | 84.08% | 88% | 90% | 1月份计划车次为:55434 1月份短缺车次为:4188 1月份实际车次为:51245 1月份始发正点车次:47561 1月份末站到站正点车次:45665 | ||
6 | 早晚高峰时段公共汽车平均运营时速 | 公里/小时 | 考核指标 | — | 17.26 | 18 | 20 | |||
7 | 早晚高峰时段公共交通平均拥挤度 | % | 考核指标 | 小于90% | 89% | 90% 以内 | 90% 以内 | 早晚高峰时段公共汽电车拥挤度。早晚高峰时段公共汽电车最大断面乘客数是(2013年公司运送乘客4000万人次,日均运送109589人次;高峰运送乘客数是全天的60%,早、晚高峰按规定是各两个小时,即4个小时;109589×0.6÷4=16438人次/小时);早晚高峰时段公共汽电车最大客流断面班次的额定载客量是:(2013年日均出车400台次;公交车平均额定载客量是46人每台;400×46=18400);16438÷18400×100%=89% | ||
序 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指标 类型 | 考核 标准 | 现状值 | 目标值 | 数据来源 |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
8 | 公共交通候车时间长度乘客满意度 | % | 考核 指标 | 85% 以上 | 88.39% | 90% 以上 | 90% 以上 | 1、317份问卷调查;2、优秀189份,良好75分,及格52份,不合格1份 计算方法:(189×10 75×8 52×6 1×0)÷317×10=88.39% | ||
9 | 公共交通换乘便捷度乘客满意度 | % | 考核 指标 | 85% 以上 | 88.96% | 90% 以上 | 90% 以上 | 1、317份问卷调查;2、优秀222份,良好45分,及格40份,不合格10份 计算方法:(222×10 45×8 40×6 10×0)÷317×10=88.96% | ||
10 | 公共交通服务态度乘客满意度 | % | 考核 指标 | 85% 以上 | 89.72% | 90% 以上 | 90% 以上 | 1、317份问卷调查;2、优秀223份,良好40分,及格49份,不合格5份 计算方法:(223×10 40×8 49×6 5×0)÷317×10=89.72% | ||
11 | 公共交通出行信息服务乘客满意度 | % | 考核 指标 | 85% 以上 | 87.13% | 90%以上 | 90% 以上 | 1、317份问卷调查;2、优秀182份,良好87分,及格41份,不合格7份 计算方法:(182×10 87×8 41×6 7×0)÷317×10=87.13% | ||
12 | 公共交通乘车舒适度乘客满意度 | % | 考核 指标 | 85% 以上 | 87.89% | 90%以上 | 90% 以上 | 1、317份问卷调查;2、优秀186份,良好76分,及格53份,不合格2份 计算方法:(186×10 76×8 53×6 2×0)÷317×10=87.89% | ||
13 | 公共交通候车环境乘客满意度 | % | 考核 指标 | 85% 以上 | 88.39% | 90%以上 | 90% 以上 | 1、317份问卷调查;2、优秀189份,良好75分,及格52份,不合格1份 计算方法:(189×10 75×8 52×6 1×0)÷317×10=88.39% | ||
14 | 公共交通车内卫生环境乘客满意度 | % | 考核 指标 | 85% 以上 | 88.52% | 90%以上 | 90% 以上 | 1、317份问卷调查;2、优秀199份,良好57分,及格60份,不合格1份 计算方法:(199×10 57×8 60×6 1×0)÷317×10=88.52% | ||
15 | 公共汽电车进场率 | % | 考核 指标 | 60% | 70.2% | 100% | 100% | 2013年年末车辆数473辆,每日进场停放车辆数332辆。 公共汽电车进场率=每日进场停放车辆数/公共汽电车车辆总数=332/473=70.2% | ||
16 | 公交专用车道设置比率 | % | 考核 指标 | 10% | 18.17% | 20% | 30% | 目前我市已在6条主干道设置公交专用道,总长度达19.8KM,根据2013年度《驻马店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第二章“公共交通规划调查分析”2.1.4.1“公交线路网密度”记载,公交线路网长度为:109公里。 公交专用道设置比率=19.8÷109=18.17% | ||
序 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指标 类型 | 考核 标准 | 现状值 | 目标值 | 数据来源 |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
17 | 绿色公共交通车辆比率 | % | 考核 指标 | — | 18.20% | 45% | 55% | 2013年末,全市公共交通车辆共473台,其中绿色清洁公共交通车辆86标台。 绿色公共交通车辆比率=绿色公共交通车辆标台数/公共交通车辆标台总数=86/473=18.2%。 | ||
18 | 空调公共汽电车比率 | % | 考核 指标 | _ | 60% | 67.4% | 73.5% | 2013年末,全市公共交通车辆共473台,其空调公共交通车辆244台。2014年新增100台空调车 空调公共汽电车比率=空调公共汽车台数/公共交通车辆台总数=344/573=60%。 | ||
19 | 公共汽电车责任事故死亡率 | 人/百万车公里 | 考核 指标 | — | 0 | 小于0.03人/百万车公里 | 小于0.03人/百万车公里 | 2013年无死亡事故 | ||
20 | 城乡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营比率 | % | 考核 指标 | — | ||||||
21 | 公交运营补贴到位率 | % | 考核 指标 | — | 100% | 100% | 100% | 2013年全年补贴金额 1900万元,合理计算的政策性补贴金额为 1900万元。 1900÷1900×100%= 100 %。公共交通运营补贴制度到位率为100 %。 | ||
22 | 公共交通乘车一卡通使用率 | % | 考核 指标 | 70 | 24.70% | 55% | 70% | 2013年,全年完成客运量39444912人次,其中一卡通运量9742893人次。 公共交通一卡通使用率=使用一卡通的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公共交通客运总量9742893÷39444912 ×100%=24.7% | ||
23 | 公共交通一卡通跨省市互联互通 | — | 考核 指标 | 定性 指标 | 与全国33个城市互联互通 | 积极推进实现省内互通 | 基本 实现 | 已与2013年实现与全国33个城市互联互通 | ||
24 | 公共交通智能化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 | — | 考核 指标 | 定性 指标 | 基本 完善 | 较完善 | 良好 | 已建立GPS智能化调度系统 | ||
25 |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编制和实施情况 | — | 考核 指标 | 定性 指标 | 编制 完成 | 逐步 实施 | 逐步 实施 | 2013年已编制《驻马店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 | ||
26 | 公共交通公众参与程度 | — | 考核 指标 | 定性 指标 | 定期公示;定期开展公交出行周 | 参与程度较高 | 参与程度较高 | 所有政策及运营情况变动均通过《天中晚报》进行公示,并定期开展公交宣传周活动。 | ||
序 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指标 类型 | 考核 标准 | 现状值 | 目标值 | 数据来源 |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
27 | 公共交通人均日出行次数 | 次 | 参考 指标 | — | 0.14 | 0.2 | 0.3 | 2013年,驻马店市市区人口为60万人,公共交通(公共汽电车)年客运总量为4000万人次,假设换乘系数保持不变(1.3)。公共交通人均日出行次数=公共交通年客运总量/(365×换乘系数×市区人口)=40000000/(365×1.3×600000)=0.14 | ||
28 | 公共汽电车平均车龄 | 年 | 参考 指标 | — | 3.7 | 3.9 | 4 | 2013年末共有运营车辆473辆,单车使用年数累计2146年。2014年新增100台。 2014年公共汽电车平均车龄=公共汽电车单车使用年数/公共汽电车车辆总数=2146/573=3.7年。 | ||
29 | 公共交通投诉处理完结率 | % | 参考 指标 | — | 100% | 100% | 100% | 2013年全年投诉总量共1853 次,已全部处理完结。 | ||
30 | 公共汽电车车均场站面积 | 平方米/标台 | 参考 指标 | — | 181.98 | 200 | 200 | 2013年末,公交场站面积82800平方米,公交车辆455台。 公共汽电车车均场站面积=公共汽电车场站总面积/公共汽电车标台总数=82800/455=181.98 | ||
31 | 公共汽电车港湾式停靠站设置率 | % | 参考 指标 | 80% | 100% | 100% | 100% | 在城区新建和扩建道路上均预留有港湾式站亭位置,新建或扩建道路上港湾式站亭站牌设置率达100% | ||
32 | 公共交通优先发展配套政策制定情况 | — | 参考 指标 | — | 制定完善 | — | — | 1、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驻马店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施意见的通知》(驻政〔2007〕124号)。 2、《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优先发展城市公交解决市区交通拥堵实施意见的通知》(驻政〔2010〕127号)。 3、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2011〕15号。 4、关于将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列入2011年市委市政府“十大民生工程”的请示 | ||
33 | 来车信息实时预报覆盖率 | % | 参考 指标 | — | 0% | 10% | 20% | 2014年起开始建设电子站牌及手机实时查询 | ||
34 | 城市公共交通企业成本规制实施情况 | — | 参考 指标 | — | 已实施 | 落实率达100% | 落实率达100% | 每年均对城市公交成本进行核算,出具“关于市公交运行成本的经营情况的监审报告”,由市财政根据城市公交成本情况予以拨付补贴 |
附件2
驻马店市创建“公交优先”重点工程任务分解表
序 号 | 项目名称 | 年 份 | 年度计划 | 责任单位 | ||||||||
一、规划先行工程 | ||||||||||||
1 | 逐步实施市区200平方公里公交专项规划 | 2014 — 2016 | 逐步完成2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驻马店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 | 市交通局 | ||||||||
2 | 《公交优先路口渠化设计》 | 2014 | 涵盖道路通行优先渠化、信号优先设置等。 | 市规划局 市住建局 市公安局 | ||||||||
3 | 城市交通调查 | 2014 — 2016 | 每年完成包括居民全量出行调查、路段流量与速率调查、城市客运枢纽调查、出租车承载率调查、停车需求调查、第三方公交乘客满意度调查等的城市交通调查。 | 市交通局 | ||||||||
二、公交服务提升工程 | ||||||||||||
4 | 加快构建公交干线网络 | 2014 | 构建主城区骨干公交线网和对外接驳换乘干线网络,提高主城区骨干公交线网的快速可达性,初步实现驻马店主城区与各组团间的有效公交衔接。 | 市交通局 | ||||||||
2015 | ||||||||||||
2016 | ||||||||||||
5 | 加快发展微型公交网络 | 2014 | 加快发展支线和微型公交网络。每年新增支线和微型公交线路2条以上,2016年完成6条支线和微型公交线网的布局规划调整 | 市交通局 | ||||||||
2015 | ||||||||||||
2016 | ||||||||||||
6 | 推进城乡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 | 2014 | 根据《驻马店市中心城区城乡客运专项规划2013—2020》编制内容,统筹城区周边各组团、郊区村镇的公共交通发展,构建城乡公共交通统筹发展格局,实现公共交通全覆盖。加快对城市周边客运班线的公交化改造,改变目前小、散、乱、差、管理粗放、安全和服务水平低的状况。 | 市交通局 驿城区政府 | ||||||||
2015 | ||||||||||||
2016 | ||||||||||||
7 | 加强公共交通行业队伍建设 | 2014 | 改善司乘人员工作环境和条件,提高工资福利待遇。 强化制度建设,规范员工服务行为。 | 市交通局 | ||||||||
2015 | 广泛开展职工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员工服务能力。 | |||||||||||
2016 | 建立健全服务质量监督,打造优秀公交品牌。 | |||||||||||
8 | 加强公共交通文化建设 | 2014 — 2016 | 以公交、自行车等交通方式为主要载体,将公共交通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建设具有文化特色的公交、拓展文化建设途径,丰富公交文化内涵,增强公交文化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 市交通局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年 份 | 年度计划 | 责任单位 | ||||||||
三、场站枢纽建设工程 | ||||||||||||
9 | 加大公交场站建设力度 | 2014 — 2016 | 公交南站二期工程、高铁火车站 | 市规划局 市交通局 市财政局 驿城区政府 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市土地局 市发改委 | ||||||||
公交北站 | ||||||||||||
东站二期 | ||||||||||||
西区首末站 | ||||||||||||
滨河南路停保场 | ||||||||||||
纬十路西公交枢纽 | ||||||||||||
洪河大道东公交枢纽 | ||||||||||||
华骏路停保场 | ||||||||||||
中原大道停保场 | ||||||||||||
10 | 推进港湾式停靠站建设 | 2014 — 2016 | 主干道公交港湾设置率达到35%以上,新建或改扩建城市主干道,公共交通港湾式停靠站设置比例达到80%。 | 市规划局 市住建局 | ||||||||
四、公交提速增效工程 | ||||||||||||
11 | 加快公交专用道建设 | 2014 — 2016 | 2014年计划在驻马店市区6车道干道全部设置公交专用道。2015年到2016年计划在驻马店市区解放路、中华路、文明路、雪松路等干道改造花坛建设6车道并设置公交专用道,构建纵横绵密的公交专用道路网。 | 市公安局 市住建局 市规划局 | ||||||||
12 | 加大公交专用道监管力度 | 2014 | 根据专用道建设进度,每年新增不少于20个固定电子监控点。 | 市公安局 | ||||||||
2015 | 根据专用道建设进度,每年新增不少于20个固定电子监控点。 | |||||||||||
2016 | 根据专用道建设进度,每年新增不少于20个固定电子监控点。 | |||||||||||
五、智能交通建设工程 | ||||||||||||
13 | 建设城市公共交通数据资源中心 | 2014 | 于2014年年底初步建成全市统一的公共交通数据资源中心。实现相关数据资源的高效整合、共享与规范化管理。 | 市交通局 | ||||||||
14 | 建设一体化的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 | 2014 — 2016 | 至2014年年底,初步建成全市统一的公共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网站;初步建成全市统一的出行信息服务热线;建立、完善手机WAP网站以及提供公交车;辆位置信息的iOS和Android系统在内的手机信息服务应用。 | 市交通局 | ||||||||
六、绿色交通推进工程 | ||||||||||||
15 | 大力发展绿色公交车辆 | 2014 | 新购100台左右舒适、环保型空调公交车 | 市交通局 | ||||||||
2015 | 新购130台左右舒适、环保型空调公交车 | |||||||||||
2016 | 新购160台左右舒适、环保型空调公交车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年 份 | 年度计划 | 责任单位 | ||||||||
16 | 改善慢行系统 | 2014 | 重点建设市区慢行立体过街设施,在文明大道与春晓街交叉口、乐山路与文化路交叉口、乐山路与健康路、乐山大道与解放大道、乐山大道与中华大道、乐山大道与雪松大道、解放大道与文明大道、文明大道与雪松大道交叉口及市中心医院东西区之间建立过街人行通道建设人行过街设施9处 | 市住建局 市规划局 | ||||||||
2015 | ||||||||||||
2016 | ||||||||||||
七、交通需求管理工程 | ||||||||||||
17 | 制定交通需求引导措施 | 2014 — 2016 | 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经验,结合驻马店市实际情况,研究实施交通需求引导措施,促进小汽车、电动车等出行方式向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转变 | 市文明办 市公安局 市教育局 市交通局 | ||||||||
18 | 依法严格交通管理 | 2014 | 深化违法行驶车辆、机动车乱停乱放等专项整治和电动车规范管理。 | 市公安局 市住建局 市交通局 | ||||||||
2015 | 对市区内主要道路及路口实施交通精细化管理。保障公共交通车辆的畅通运营。 | |||||||||||
2016 | 加大对道路交通秩序乱点、难点的治理力度。 | |||||||||||
19 | 建立公共交通安全应急响应机制 | 2014 — 2016 | 建立公共交通安全应急响应机制:明确组织机构及职责,划分各相关单位应急事件发生时的工作内容,制定定期培训和演练计划,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管理人员、行业管理部门对于安全事件的处理能力;详细划分安全事故等级,并按照安全事故等级编制详细的安全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发生后处理流程,在公共交通安全事故发生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统筹多方资源,尽最大可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备置应急物资,形成应急物资的购置、维护、保养制度。 | 市交通局 | ||||||||
20 | 加强高峰期间的交通管控 | 2014 | 根据交通流量流向,早晚高峰期对主要道路实行合理分流和限行,根据道路和交通流量实际情况,保证公交优先通行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市区交通主干道实施“禁左”、“禁右”路口的数量,限制进入主干道交通流量,减少平交路口交通冲突点,减轻主干道交通压力。 | 市公安局 | ||||||||
2015 | ||||||||||||
2016 | ||||||||||||
21 | 适时调整禁行区域 | 2014 | 根据建成区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市区道路及交通流量变化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货运车辆的禁行范围和时间,削减白天中心城区的交通总量,均衡道路资源,提高道路利用率。 | 市公安局 | ||||||||
2015 | ||||||||||||
2016 | ||||||||||||
22 | 科学组织单向交通 | 2014 — 2016 | 在逐步完善城市路网特别是城市支路网的基础上,以充分发挥道路交通资源为前提,科学组织单向交通。 | 市公安局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年份 | 年度计划 | 责任单位 | ||||||||
23 | 完善停车差异化收费机制 | 2014 — 2016 | 积极推动机动车停放服务差异化收费体系的调整和完善,合理调整区域设置和收费标准,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减少中心城区、繁华区域车流量、提高停车位周转率,使公共停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 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公安局 | ||||||||
八、交通结构优化工程 | ||||||||||||
24 | 超前布局公交网络,满足组团发展需要 | 2014 | 在组团建设区域内规划公交场站,为组团区域新增公交线网提供基础支撑,并利用高、快速路覆盖公交网络,实现各组团与驻马店市中心城区的快速、便捷通行。 | 市规划局 市交通局 | ||||||||
2015 | ||||||||||||
2016 | ||||||||||||
25 | 优化中心城区交通环境,缓解老城区内拥堵状况 | 2014 | 加快中心城区市场、工业企业、仓储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四个外迁”工作。利用外迁后的土地资源,科学、合理规划建设公交场站基础设施,设置高峰应急发车点,为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 | 市规划局 驿城区政府 开发区管委会 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 ||||||||
2015 | ||||||||||||
2016 | ||||||||||||
26 | 推进支线路网建设,提升交通服务体系通达性 | 2014 | 完善中心城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网系统,提高中心城区道路系统整体承载和微循环能力。 | 市规划局 市住建局 | ||||||||
2015 | ||||||||||||
2016 | ||||||||||||
九、特色示范工程 | ||||||||||||
27 | 推进快速、绿色、智能公交网络工程建设 | 2014 — 2016 | 在现有公交网络基础上,大力推进快速公交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快速公交干、支线网络体系,形成覆盖驻马店市主干交通道路、连接各新区组团的快速公交服务网络,形成功能齐全,换乘便捷,运营高效的快速公交运营模式。 | 市交通局 | ||||||||
市交通局 | ||||||||||||
新增公交车载电子设备、公交场站视频监控系统、公交综合换乘枢纽视频监控系统、行业智能调度监控中心建设城市公共交通数据资源中心。成立城市公共交通智能管理及应急协调中心、加装公交客流调查器等设备、公共交通运营服务监管服务系统、公共交通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公共交通应急响应系统、城市公共交通骨干网络建设。 | ||||||||||||
附件3
200平方公里《公交专项规划》具体线路、车辆实施表
时间 | 线路 | 主要途径道路 | 投入车型 | 投入车辆 (台) |
2014 | H3 | 置地公园—天中山大道王子路口—山海宾馆西门—新世纪广场西门—市中医院东门—市交通运输局—客运西站—天中山大道团结路口—天中山大道迅达路口—市住建局(市运管局)—天中山大道置地大道路口—学府花园—百盛园小区—天中广场北门—市委南门—开源路金山路口—市园林局—开源路前进路口—市交警队车管所—驿城大道开源路口—驿城大道北泉路口—东风派出所—驿城大道东祥路口—市第二人民医院西门—中集华骏—蓝天中油—水果批发市场—驿城大道中华路口—昊华骏马化工南门—南海办事处—第五初中—南海公园—国家粮库—第六小学—白桥客运站—艺术职业中专—练江路文明路口—移动花园小区—置地公园 | 6750# | 20 |
H4 | 置地公园—移动花园小区—练江路文明路口—艺术职业中专—白桥客运站—第六小学—国家粮库—南海公园—第五初中—南海办事处—昊华骏马化工南门—驿城大道中华路口—水果批发市场—蓝天中油—中集华骏—市第二人民医院西门—驿城大道东祥路口—东风派出所—驿城大道北泉路口—驿城大道开源路口—市交警支队车管所—开源路前进路口—市园林局—开源路金山路口—市委南门—天中广场北门—百盛园小区—学府花园—天中山大道置地大道路口—市住建局(市运管局)—天中山大道迅达路口—天中山大道团结路口—客运西站—市交通运输局—市中医院东门—新世纪广场西门—山海宾馆西门—天中山大道王子路口—置地公园 | 6750# | 20 | |
K1 | 高铁火车站—开源路薄山路口—开源路铜山路口—明珠港湾小区—市体育场—黄淮学院—开源路文明路口—百盛园北门—市委南门—开源路乐山路口—开源路金山路口—市园林局—开源路前进路口—市交警支队车管所—开源路汝宁路口—开源路中原路口—开源路蔡州路口 | 6850# | 15 | |
K4 | 南方钢厂北门—风光路丹桂路口—风光路翠柏路口—纺织厂—风光路汝河路口—159医院—第九初中—乐山路练江路口—大华市场西门—靖宇广场西门—乐山商场东门—实验小学—测绘工程院—温州步行街西口—乐山路文化路口—北岗楼—第一高中分校—地质八队—第四人民医院—乐山路置地大道口—机械电子学校—天中广场东门—市委东门—农村公路管理处—顺景国际花园—公交北站—天龙幸福里小区—华中正大—宏阳新能源公司—乐山路创业路口 | 6750# | 15 | |
时间 | 线路 | 主要途径道路 | 投入车型 | 投入车辆 (台) |
2015 | 29 | 高铁火车站—金雀路香山路口—金雀路铜山大道路口—中山大道置地大道路口—置地大道文明路口—置地大道骏马路口—置地大道乐山路口—建业—十三香路雪松路口—汽车中心站—风光路解放路口—风光路中华路口—汽车东站—中信水果市场 | 6108# | 26 |
32 | 关王庙高职校区—铜山大道开源大道路口—开源大道文明路口—文明路天中山路口—文明路丰泽路口—丰泽路正阳路口—正阳路雪松路口—乐山路文化路口—中华路风光路口—159医院 | 6850# | 26 | |
33 | 开源大道北高速路口—开源大道中原路口—东祥路驿城大道路口—驿城大道开源大道路口—开源大道前进路口—前进路雪松路口—交通路乐山路口—文明路健康路口—文明路中华路口—置地公园 | 6108# | 26 | |
2016 | 35 | 市产业集聚区—汝河路中原路口—中源大道练江大道路口—练江路风光路口—练江路乐山路口—乐山路中华路口—骏马路解放路口—火车站 | 6850# | 26 |
36 | 工业集聚区家属院—文明路练江路口—文明路中华路口—乐山商场东门—步行街西门—乐山路置地大道路口—通达小区北门 | 6850# | 26 | |
38 | 纬二路东段28小学—纬二路乐山路口—乐山路置地大道路口—步行街西门—市电业局—文明路中华路口—置地公园 | 6850# | 28 | |
39 | 纬二路东段28小学—纬二路文明路口—文明路雪松路口—雪松路乐山路口—客运中心站—火车站 | 6850# | 28 |
附件4
微型公交网络规划,具体线路、车辆实施表
时 间 | 线 路 | 主要途径道路 | 投入车型 | 投入车辆 (台) |
2014 | K2 | 驿城大道开源路口—驿城大道北泉路口—东风派出所—驿城大道东祥路口—市第二人民医院西门—中集华骏—蓝天中油—水果批发市场—驿城大道中华路口—顺达化工 | 6600# | 15 |
K7 | 练江路铜山路口—练江路盘龙山路口—置地公园—移动花园小区—练江路文明路口—艺术职业中专—白桥客运站—第六小学—国家粮库—南海公园—第五初中—[南海办事处—昊华骏马化工南门—练江路驿城大道口—练江路汝宁路口—练江路中原路口—练江路蔡州路口],[]内站点暂不开通 | 6600# | 15 | |
2015 | 30 | 高铁火车站—金雀路香山路口—金雀路铜山大道路口—铜山大道雪松路口—铜山大道文化路口—文化路天中路口—文化路文明路口—菜园街交通路口—菜园街春晓街路口—春晓街乐山路口—乐山路解放路口—火车站 | 6600# | 26 |
31 | 香山路口—邓瓦方—置地公园—天中山路练江路口—健康路文明路口—健康路乐山路口—风光路人民街路口—富强路解放路口—火车站 | 6600# | 26 | |
2016 | 34 | 公交南站—白桥路中华路口—建新街—雪松路乐山路口—贸易广场汽车站 | 6750# | 26 |
37 | 工业集聚区家属院—文明路练江路口—文明路中华路口—农行大厦—乐山商场北门—火车站 | 6600# | 26 |
附件5
公交场站建设及投资预算表
序 号 | 建设 年限 | 名 称 | 地 点 | 规划情况 | 总投资 (万元) | 政府已 拨付 | 建设内容及规模 | 资金来源 | 责任单位 |
1 | 2014 | 公交南站二期工程 | 汝河大道与天中山大道交叉口东 | 已规划完成 | 1046.5 | 488 | 占地21290.64平方米征地; 31.92×20=638.4万 地坪:21290.64×150=319.4万 围墙:146×4×500=29.2万 修理车间及办公:25米×17米×1400元/平方=59.5万 共计1046.5万元 | 2014年已列入财政预算300万元。需追加258.5万元,纳入2015年财政预算 | 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
2 | 2014 | 公交北站 | 乐山路与洪河大道交叉口 | 已规划完成 | 760.3 | 450.8 | 占地15034.18平方米征地;22.54×20=450.8万 地坪:15034.18×150=225.5万 围墙:122.6×4×500=24.5万 修理车间及办公:25米×17米×1400元/平方=59.5万 共计760.3万元 | 2014年已列入财政预算100万元。需追加209.5万元纳入2015年财政预算 | 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
3 | 2014 | 东站二期 | 中华大道与中原大道交叉口 | 已规划完成 | 6.7 | 占地26.79亩 租地:26.79×2500元=6.7万元/年 | 2014年需追加6.7万元纳入2015年财政预算 | 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 |
序 号 | 建设 年限 | 名 称 | 地 点 | 规划情况 | 总投资 (万元) | 政府已 拨付 | 建设内容及规模 | 资金来源 | 责任单位 |
4 | 2014 | 西区首末站 | 已规划完成 | 839.4 | 150 | 占地16761.71平方米征地;25.13×20=502.6万 地坪:16761.71×150=251.4万 围墙:129.5×4×500=25.9万 修理车间及办公:25米×17米×1400元/平方=59.5 万共计839.4万元 | 2014年需追加689.4万元纳入2015年财政预算 | 驿城区政府 | |
5 | 2015 | 滨河南路停保场 | 滨河路南段 | 待规划局2014年予以规划 | 496.5 | 占地26313.15平方米租地;39.45×2500元=9.9万 地坪:26313.15×150=394.7万 围墙:162.2×4×500=32.4万 修理车间及办公:25米×17米×1400元/平方=59.5万 共计496.5万元 |
| 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 |
6 | 2015 | 纬十路西公交枢纽 | 纬十路西段 | 待规划局2014年予以规划 | 470.15 | 占地24679平方米 租地;37×2500元=9.25万 地坪:24679×150=370万 围墙:157.1×4×500=31.4万 修理车间及办公:25米×17米×1400元/平方=59.5万 共计470.15万元 |
| 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 |
序 号 | 建设 年限 | 名 称 | 地 点 | 规划情况 | 总投资 (万元) | 政府已 拨付 | 建设内容及规模 | 资金来源 | 责任单位 |
7 | 2015 | 洪河大道东公交枢纽 | 洪河大道东段 | 待规划局2014年予以规划 | 346 | 占地6003平方米 征地;9×20=180万 地坪:6003×150=91万 围墙:77.5×4×500=15.5万 修理车间及办公:25米×17米×1400元/平方=59.5万 共计346万元 |
| 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 |
8 | 2016 | 华骏路停保场 | 待规划局2014年予以规划 | 406.95 | 占地20677平方米 租地;31×2500元=7.75万 地坪:20677×150=311万 围墙:143.7×4×500=28.7万 修理车间及办公:25米×17米×1400元/平方=59.5万 共计406.95万元 |
| 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 ||
9 | 2016 | 中原大道停保场 | 中原路与纬二支路东北 | 待规划局2014年予以规划 | 396.3 | 占地20010平方米 租地;30×2500元=7.5万 地坪:20010×150=301万 围墙:141.5×4×500=28.3万 修理车间及办公:25米×17米×1400元/平方=59.5万 共计396.3万元 |
| 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 |
合计 | 4768.8 | 1088.8 | 共计:252.83亩 |
附件6
主干道港湾式站亭改造计划
路名
| 方向 | 路 名 | 方向 | 路 名 | 方向 | |||||||||
乐 山 路 乐 山 路 | 由南向北 | 文 明 路 | 由南向北 | 中 华 路 | 由东向西 | |||||||||
路 东 | 路 西 | 路 西 | 路 东 | 路 南 | 路 北 | |||||||||
现有站亭 | 改建 港湾 | 现有站亭 | 改建 港湾 | 现有站亭 | 改建 港湾 | 现有站亭 | 改建 港湾 | 现有站亭 | 改建 港湾 | 现有站亭 | 改建 港湾 | |||
乐山路练江路口 | 乐山路练江路口 | 天中小区 | 是 | 天中小区 | 是 | 客运东站 | 是 | 东风办事处 | 是 | |||||
大华市场 西门 | 是 | 大华市场 西门 | 是 | 驿城区交通局 | 是 | 文明路中华 路口 | 是 | 东风 办事处 | 是 | 回族小学 | 是 | |||
乐山商场 东门 | 是 | 靖宇广场 西门 | 是 | 文明路春晓街 路口 | 驿城区 交通局 | 是 | 回族小学 | 是 | 靖宇广场 南门 | 是 | ||||
实验小学 | 是 | 乐山商场东门 | 是 | 天龙大酒店 | 是 | 文明路春晓街路口 | 靖宇广场 南门 | 是 | 华康市场 | 是 | ||||
测绘工程院 | 是 | 实验小学 | 是 | 骨科医院 | 是 | 天龙大酒店 | 是 | 华康市场 | 是 | 市中心医院 | 是 | |||
温州步行街西门 | 是 | 测绘工程院 | 是 | 驻马店电视台 | 是 | 骨科医院 | 是 | 市中心 医院 | 是 | 橡林办事处 | 是 | |||
驿城公证处 | 是 | 温州步行街 西门 | 是 | 国土资源局 | 是 | 驻马店 电视台 | 是 | 橡林办事处 | 是 | 地税局 | 是 | |||
北岗楼 | 是 | 驿城公证处 | 是 | 东高派出所 | 是 | 公安交警 支队 | 是 | 地税局 | 是 | |||||
第一高中 分校 | 是 | 北岗楼 | 是 | 开发区 管委会 | ||||||||||
地质八队 | 是 | 第一高中 分校 | 是 | 合计 | 8 | 7 | 9 | 7 | 合计 | 8 | 8 | 7 | 7 | |
乐山路金雀路口 | 地质八队 | 是 | 雪 松 路 | 市第二人民医院 | 是 | 市第二人民 医院 | 是 | 解 放 路 | 火车站 | 是 | 第一高中 | 是 | ||
机械电子学校 | 是 | 乐山路金雀 路口 | 豪德贸易广场 | 是 | 豪德贸易 广场 | 是 | 第一高中 | 是 | 驻马店高中 | 是 | ||||
天中广场 东门 | 是 | 机械电子 学校 | 是 | 客运中心站 | 是 | 客运中心站 | 是 | 驻马店日报社东区 | 是 | 乐山商场 北门 | 是 | |||
市委东门 | 是 | 天中广场 东门 | 是 | 纱厂家属院 | 是 | 雪松路乐山路口 | 市电业局 | 是 | 驻马店日报社东区 | 是 | ||||
农村公路 管理局 | 市委东门 | 是 | 建业市场 | 是 | 建业市场 | 是 | 农行大厦 | 是 | 农行大厦 | 是 | ||||
农村公路 管理局 | 尚城华府小区 | 是 | 爱家百货 | 是 | 新世纪广场北门 | 是 | 新世纪广场北门 | 是 | ||||||
客运西站 | 是 | 尚城华府 小区 | 是 | |||||||||||
客运西站 | 是 | |||||||||||||
合计 | 15 | 12 | 16 | 13 | 合计 | 7 | 7 | 8 | 7 | 合计 | 6 | 6 | 6 | 6 |
总计:现有站亭乐山路31座,文明路17座,雪松路15座,中华路15座,解放路12座,共90座。可改建港湾80座。
附件7
公交专用道项目建设时间、线路、投资预算表
序
号 | 道路名称 | 车道宽度 (m) | 长度 (m) | 监控设置 | 概算投资 (万元) | 项目单位 | 建设 年限 | 进展情况 | 所在区域 | 备 注 | |
设置位置 | 设置 数量 | ||||||||||
1 | 乐山路 | 3.75 | 2129 | 各公交站牌附近及道路交叉口 | 1个 | 11.7 | 市公安局 市住建局 | 2014 | 北段现已建成 | 中心城区 | 专用道设置已完成,监控设施设备建设当中 |
2 | 开源大道 | 3.75 | 7024 | 各公交站牌附近及道路交叉口 | 5个 | 55.6 | 市公安局 市住建局 | 2014 | 建设当中 | 北开发区 | 专用道设置已完成,监控设施设备建设当中 |
3 | 置地大道 | 3.75 | 1948 | 各公交站牌附近及道路交叉口 | 1个 | 11.6 | 市公安局 市住建局 | 2014 | 建设当中 | 中心城区 | 专用道设置已完成,监控设施设备建设当中 |
4 | 文明大道 | 3.75 | 1312 | 各公交站牌附近及道路交叉口 | 1个 | 11.1 | 市公安局 市住建局 | 2014 | 建设当中 | 中心城区 | 专用道设置已完成,监控设施设备建设当中 |
5 | 天中山大道 | 3.75 | 4626 | 各公交站牌附近及道路交叉口 | 3个 | 33.7 | 市公安局 市住建局 | 2014 | 建设当中 | 中心城区 | 专用道设置已完成,监控设施设备建设当中 |
6 | 前进大道 | 3.75 | 2733 | 各公交站牌附近及道路交叉口 | 1个 | 12.2 | 市公安局 市住建局 | 2014 | 建设当中 | 中心城区 | 专用道设置已完成,监控设施设备建设当中 |
7 | 汝河大道 | 3.75 | 4720 | 各公交站牌附近及道路交叉口 | 3个 | 33.8 | 市公安局 市住建局 | 2015 | 规划当中 | 中心城区 | |
序 号 | 道路名称 | 车道宽度 (m) | 长度 (m) | 监控设置 | 概算投资 (万元) | 项目单位 | 建设 年限 | 进展情况 | 所在区域 | 备 注 | |
设置位置 | 设置 数量 | ||||||||||
8 | 洪河大道 | 3.75 | 611 | 各公交站牌附近及道路交叉口 | 1个 | 10.49 | 市公安局 市住建局 | 2015 | 规划当中 | 中心城区 | |
9 | 中原大道 | 3.75 | 4303 | 各公交站牌附近及道路交叉口 | 3个 | 33.4 | 市公安局 市住建局 | 2015 | 规划当中 | 中心城区 | |
10 | 驿城大道 | 3.75 | 6983 | 各公交站牌附近及道路交叉口 | 4个 | 45.6 | 市公安局 市住建局 | 2016 | 规划当中 | ||
11 | 纬一路 | 3.75 | 913 | 各公交站牌附近及道路交叉口 | 1个 | 10.7 | 市公安局 市住建局 | 2016 | 规划当中 | ||
12 | 铜山大道 | 3.75 | 8016 | 各公交站牌附近及道路交叉口 | 6个 | 66.4 | 市公安局 市住建局 | 2016 | 规划当中 | ||
13 | 雪松路西段 | 3.75 | 1147 | 各公交站牌附近及道路交叉口 | 1个 | 10.9 | 市公安局 市住建局 | 2016 | 规划当中 | ||
14 | 练江路西段 | 3.75 | 1714 | 各公交站牌附近及道路交叉口 | 1个 | 11.4 | 市公安局 市住建局 | 2016 | 规划当中 | ||
15 | 资金合计 | 三年共需建设资金359.09万元 |
注:公交专用道划线费用40元/平方米[线宽20cm×总长度=总平方(单位:m)];监控设置:约10万元/个
附件8
城市公共交通数据资源中心建设及预算
时 间
| 项目内容 | 总金额(万元) | |||
2014—2016 | 具体内容 | 单价(万元) | 数 量 | 投资金额(万元) | 57.9 |
数据库服务器 | 3 | 2 | 6 | ||
通讯服务器 | 2 | 1 | 2 | ||
防火墙 | 1.7 | 1 | 1.7 | ||
核心交换器 | 1.5 | 1 | 1.5 | ||
数据整合管理系统 | 20 | 1 | 20 | ||
光纤交换机 | 1.9 | 1 | 1.9 | ||
ORACLE数据库 | 8.5 | 1 | 8.5 | ||
应急电源 | 7.6 | 1 | 7.6 | ||
服务机柜 | 0.4 | 2 | 0.8 | ||
百兆通讯网络 | 5.4 | 1 | 5.4 | ||
机房改造 | 2.5 | 2.5 |
附件9
城市智能公交系统建设时间、项目、投资预算
时间
| 项 目 内 容 | 资金来源 | 总金额 | ||||
2014 | 新增公交车载电子设备、公共交通触摸屏查询机、建设公共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等。 | 142.14万元 | |||||
项目 | 具体内容 | 单价 (万元) | 数量 | 投资金额 (万元) | |||
公交车载电子设备(新增、改造) | GPS智能调度系统 | 0.86 | 74 | 63.64 | |||
3G实时传输监控设备终端 | |||||||
语言报站器 | |||||||
公交网站 | 网站设计、建设、模块链接部署、服务器搭建 | 5 | 1 | 5 | |||
手机掌上公交系统 | 网站设计、建设、模块链接部署、服务器搭建 | 3.5 | 1 | 9.5 | |||
开发ios和android手机客户端实时查询系统 | 6 | 1 | |||||
站牌实时查询系统 | 电子站牌 | 3.2 | 20 | 64 | |||
2015 | 新增公交车载电子设备、公交场站视频监控系统、公交综合换乘枢纽视频监控系统、行业智能调度监控中心 | ||||||
2016 | 新增公交车载电子设备、公交场站视频监控系统、公交综合换乘枢纽视频监控系统、行业智能调度监控中心,加装公交客流调查器等设备、公共交通运营服务监管服务系统、公共交通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公共交通应急响应系统、城市公共交通骨干网络建设 |
附件10
清洁能源公交车辆年度淘汰、增加、新购计划汇总表
时间
| 淘汰车辆数 (辆) | 新购车辆数 (辆) | 投 资 (万元) | 包 涵 | 资金来源 |
2014年 | 100 | 3500 | GPS智能定位系统、IC卡智能收费系统 | 银企合作贷款,政企分五年还清 | |
2015年 | 130 | 4550 | GPS智能定位系统、IC卡智能收费系统 | 银企合作贷款,政企分五年还清 | |
2016年 | 160 | 5600 | GPS智能定位系统、IC卡智能收费系统 | 银企合作贷款,政企分五年还清 | |
合 计 | 390 | 13650万元 |
新购置的清洁能源车辆按照最常见车辆9米计算,1辆车按年运营5万公里计算,390辆车运营一年可消耗天然气7628400方,若采用同车型柴油车,450台车运营一年可消耗柴油约7404150 升,计算情况如下:
车 型
| 车辆数 | 气 耗 (方/100Km) | 年运营公里 (Km) | 年消耗量 (方) | 同车型柴油车油耗 (L/100Km) | 年消耗量 (L) |
9米 | 390 | 39.12 | 19500000 | 7628400 | 37.97 | 7404150 |
天然气排放二氧化碳量计算:7628400方天然气排放二氧化碳排放量7628400×1.964=14982177.6Kg。
柴油排放二氧化碳量计算:7404150柴油排放二氧化碳7404150×2.63=19805872.5Kg。
450辆清洁能源公交车运营运营一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23.7吨。
购车款项采取银企合作贷款,政企分五年还清,第一年还款30%,银行利率按6.4%计算。
( 依据驻政〔2017〕59号《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决定》该文件已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