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S0001-0205-2015-00251 | 主题分类: | 市政府办公室 |
信息来源: | 发文日期: | 2015年05月27日 | |
名 称: |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驻马店市参加豫沪产业转移合作系列对接活动筹备工作方案的通知 | ||
文 号: | 驻政办〔2015〕60号 | 关 键 词: |
各县、区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驻马店市参加豫沪产业转移合作系列对接活动筹备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5年5月26日 驻马店市参加豫沪产业转移合作系列对接活动筹备工作方案 为深化区域合作,加快承接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省政府定于2015年6月下旬在上海举办豫沪产业合作暨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专题对接活动,根据《河南省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2015年行动计划》(豫政办〔2015〕23号),为切实做好我市参会各项筹备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新常态、新战略、新合作、新发展”为主题,以承接先进制造业转移为重点,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主动融入“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规划建设,着力搭建豫沪产业对接合作平台,大力促进驻马店与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加强产业、技术、资本、资源合作,加快全市工业经济规模扩张和转型升级双跨越。二、活动总体安排活动名称:豫沪产业转移合作系列对接活动举办时间:2015年6月下旬举办地点:上海市主办单位:河南省人民政府支持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医药协会等国家有关行业协会。承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有关省辖市政府。协办单位:上海市有关部门和单位、上海河南商会、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知名商会、协会等。活动规模:预计全省赴长三角地区开展产业对接人员2000人左右,长三角地区参会客商1000人左右。(一)河南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专题对接活动。重点围绕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及物联网、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产业,以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为主体,分期分批组织开展小规模、专业化、重实效的专题洽谈对接,促成一批合作项目;以产业集聚区为主体开展与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产业园区一对一、点对点对接,形成一批合作共建示范园区。(二)豫沪深化战略合作恳谈会。两省市政府围绕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新战略、深化战略合作进行座谈交流,共同探讨豫沪合作新机遇、新领域、新成果。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及上海市合作交流办、经济和信息化委承办。(三)跨国公司冷餐酒会。邀请驻上海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境外金融机构高管餐叙,推介我省发展战略规划,交流探讨合作发展愿景。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政府金融办、驻上海办事处承办。(四)“共赢新战略、共商新合作”——豫沪产业转移合作推介会暨集中签约仪式。介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推介承接产业转移优势和规划;举行豫沪合作集中签约仪式,主要包括两省市政府深化豫沪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豫沪区域产业合作协议、豫沪金融合作协议,豫沪地方政府、产业园区、重点企业定向合作系列协议,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与上海自由贸易区合作协议、重点合作项目签约等。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及上海市合作交流办、经济和信息化委承办。(五)媒体见面会。邀请驻上海媒体记者、国家产业转移网站记者、我省媒体记者参会,介绍豫沪深化战略合作情况,发布豫沪产业转移合作系列对接活动成果。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委外宣办承办。(六)专题对接活动。设智能装备及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及物联网、精细化工等4个专场,组织我省有关省辖市、县(市、区)、产业集聚区和相关企业与参会客商进行自由洽谈对接。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委承办。(七)考察活动。组织我省方面代表,参观考察上海等地的相关产业园区和企业。由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省工业和信息化委承办。(八)专场活动。有关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和产业集聚区举办各自专场对接活动。由相关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承办。三、组织机构为加强我市豫沪产业转移合作系列对接活动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筹备工作顺利进行,成立豫沪产业转移合作系列对接活动筹备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筹委会)。筹委会组成人员名单如下:主 任:陈 星 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副 主 任:张 昕 市委常委、副市长秘 书 长:黄卫华 市政府秘书长副秘书长:李保刚 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李新奇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主任刘明放 市发改委主任于明标 市商务局局长黄庆伟 市金融办主任筹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筹备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委,李新奇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四、工作分工(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1.统筹活动筹备、协调、组织、实施。2.负责与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的沟通衔接。3.加强与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的沟通联络,负责豫沪产业合作驻马店市方面的沟通协调工作。4.审查、统计签约项目并统一对外发布。5.征集、发布重点对外合作项目并配合有关县(区)做好前期对接工作。6.统筹组织邀商工作。7.编制活动经费预算。8.负责筹委会各项日常工作。(二)市商务局提供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发布项目,提前做好与我市合作项目的对接工作,提供相关政策咨询。(三)市发展改革委提供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发布项目,提前做好与我市合作项目的对接工作,提供相关产业政策咨询。(四)市外宣办负责协调组织新闻宣传报道工作。(五)市财政局负责活动经费预算审核、拨付及监督使用。按照筹备工作进度,拨付前期费用,确保筹备工作顺利进行。(六)各县(区)政府1.中心城区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优势,驿城区以智能装备制造为主,开发区以电子信息为主,市产业集聚区以化工医药为主分别同上海方面进行对接,组织本地企业和人员前期赴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开展驻地招商和项目对接,要借助以往签约企业的信息渠道、商务渠道、人脉资源,重点开展以商招商。市产业集聚区要筹备在本次活动中举办以医药化工为专题的推介会。其他县区要以主导产业为依托,主动沟通衔接,组织本地企业和人员前期赴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开展驻地招商和项目对接,重点做好项目的洽谈和签约准备,要选准突破口,瞄准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大力引进资源深加工型项目,瞄准高端高质,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高技术项目。2.收集、整理、上报本地对外发布重点合作项目,推荐总投资亿元以上的合作项目参加重点项目签约仪式(项目表参见附件1)。3.围绕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邀请有签约任务和合作意向的客商2名以上,并做好接待工作(邀商表参见附件2)。4.利用本次活动平台,自行谋划举办本地产业推介对接活动,统一纳入豫沪产业转移合作系列对接活动总体安排,活动成果及时报送筹委会办公室。5.组织本地相关产业集聚区和企业参会(参会人员表参见附件3)。6.完成筹委会交办的其他任务。五、时间节点各县区和有关单位要认真把握工作时限,按时间节点完成各项参会任务。(一)5月28日前,各县(区)要分别成立筹备工作委员会,县(区)主要领导任主任,筹委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各县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二)各县(区)要绘制产业链图谱,精心谋划对外发布项目,抓紧启动客商邀请和项目对接工作,组织相关产业集聚区和企业赴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开展洽谈对接工作。(三)6月12日前,推荐上报拟上会签约项目统计表、客商邀请情况统计表和本地政府团参会人员名单。六、工作要求(一)高度重视,齐心协力。举办豫沪产业合作及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专题对接活动是我市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抢抓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对促进全市加强区域合作、扩大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各县(区)政府和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按照本方案要求,明确职责分工,认真筹备,积极主动推进,齐心协力将活动办出水平、特色和实效。(二)紧扣主题,力求实效。各县(区)政府和有关单位要紧紧围绕项目这个核心,牢牢把握承接产业转移这条主线,整合各类资源,发挥各自优势,调动各方积极因素,进一步扩大开放,努力承接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重大项目。要把招商、邀商和项目洽谈、对接作为活动筹备工作的重中之重,主动出击,力求实效。(三)精心谋划,扎实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扎实细致开展各项筹备工作。发挥支持、承办、协办单位的优势,以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为依托,切实做好客商特别是重要客商的邀请工作。发布项目质量要高,对接项目工作要扎实,拟上会签约的项目要注重跟踪落实。(四)节俭办事,务实高效。要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转变工作作风20条意见精神,突出活动创意,简化活动形式,优化活动流程,注重搭建平台,做好推介洽谈工作,节俭、务实办会,严禁铺张浪费。 附件:1.豫沪产业转移合作系列对接活动签约项目统计表2.豫沪产业转移合作系列对接活动邀请客商统计表3.豫沪产业转移合作系列对接活动参会人员统计表
序 号 | 省 辖 市 | 合作项目(园区)名称 | 签约双方单位 (全称) | 投资情况(亿元) | 签约双方代表姓名、职务 及联系方式 | 合作 方式 | 行业 分类 | 转出方所在省市 | 是否在省产业集聚区 | ||||
省内 | 省外 | 总投资 | 省内 | 省外 | 省内 | 省外 | |||||||
总 计 | |||||||||||||
填报说明:1.签约单位必须填全称;2.合作方式填合资、合作、独资之一;3.行业分类填::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智能装备单独标出)、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单独标出)、食品、现代家居、服装服饰、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冶金、建材、化工(精细化工单独标出)、轻纺、物联网(含大数据、云计算)、生产性服务业等、;4.转出方所在省市如填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等;5.是否在省产业集聚区填是或否。 |
序号 | 客商姓名 | 单位名称 | 职务 | 性别 | 民族 | 联系方式 | 是否500强 |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单 位(企业) | 职务 | 联系电话 | 邮箱 |
1 | ||||||
2 | ||||||
3 | ||||||
4 | ||||||
5 |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