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S0001-0208-2015-00494 | 主题分类: | 市政府 |
信息来源: | 发文日期: | 2015年12月18日 | |
名 称: | 认真学习贯彻市委三届九次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一 坚持思想建设从严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强保证,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作为党的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全面从严治党体现了治标与治本的统筹兼顾、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的双管齐下。所谓“全面”,主要体现在“八项要求”上,是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的紧密结合、建章立制和执行落实的有机统一,实现立体化、全覆盖,不留死角和空白。所谓“从严”,就是意味着标准要严、教育要严、管理要严、执纪要严、制度要严,从严成为整个党建工作的常态。
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践行“三严三实”,确保全面从严治党见实效,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首先坚持思想建设从严。
思想正确,行动就不会跑偏,行为就不会失范。中国共产党94年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重视思想建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我们党的先进性,根本就在于指导思想先进;我们党有力量,根本就在于思想上有力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以思想建党为根本,把好“总开关”。
人的思想与现实社会是互相影响的。在价值观多元、利益诉求多样、舆论场多音的当下,一些错误思想得以滋生和传播,这既为思想建党制造了很多困难,更凸显思想建党的迫切和必要。对党员干部来说,最严重的病变是思想上的滑坡。把不严思想这个“总开关”,就不能正确处理公私关系。缺乏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一些党员干部任人唯亲、拉帮结派、封官许愿、贪污腐败等行为出现,就在所难免。在一些地方和单位,还存在轻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以为定了制度、有了规章就万事大吉了,有的甚至已经不会或不大习惯于做认真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正是这样的简单化和片面性,使一些本来可以落实的制度得不到落实、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问题不断发生。
坚持思想建设从严,就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前提基础,缺失了正确的理想信念,人就没有了修身立业的压舱石。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接受“四大考验”,远离“四大危险”,做到对党忠诚,就要补足理想信念这一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要切实增进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把握方向、旗帜鲜明、敢于亮剑,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三个自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切实加强党史、国史、法治教育,特别是要突出抓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从根本上解决“信什么、为什么、靠什么、做什么”的问题。
坚持思想建设从严,就要加强党性锤炼。党性的核心是立场问题。对共产党员来说,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主要表现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上。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章,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要深学细照笃行焦裕禄精神,强化党员意识和遵规守纪意识,强化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向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要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党性锤炼活动,把课堂延伸到基层群众中,引导党员干部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锤炼党性,通过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成效,增进服务群众的感情和本领。
坚持思想建设从严,就要提升道德情操。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情操丧一分,为人处事就差一截儿;道德情操越高,拒腐蚀永不沾的力量就越大。在焦裕禄、谷文昌等优秀共产党人身上,我们感受到的是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厚的为民情怀。而反观一些落马腐败官员的人生轨迹,起初的原因莫不与道德缺失有关。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崇德向善的精神境界,对中华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多一分了解、多一分尊重、多一分思考,在固本培元中增强发展凝聚力和道德感召力。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坚持思想建设从严,正本清源、引正纠偏,党员干部就能找准实现新的奋斗目标的基本坐标,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三个自信”,走好群众路线,做到“三严三实”,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