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S0001-0205-2016-00247 | 主题分类: | 市政府办公室 |
信息来源: | 发文日期: | 2016年05月30日 | |
名 称: |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市高标准粮田建设督导情况的通报 | ||
文 号: | 驻政办〔2016〕64号 | 关 键 词: |
各县、区人民政府:为加快推进全市高标准粮田建设工作,市政府抽调市委农办、市国土局、市农业局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组成督导组,于4月26日-29日深入各县区,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查看等形式,对全市高标准粮田建设工作进行督导。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从督导情况来看,各县区均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2016年高标准粮田建设规划均已落地,项目已经确定,建设地点已规划好;建设进度快的县已开工建设,其它县区也都进入招投标程序。2016年各县区计划投资共12.25亿元,规划建设高标准粮田111.5万亩。目前,已完成投资0.69亿元,已建成高标准粮田5.33万亩。其中,确山县:将高标准粮田建设列入政府50项重点工程,采取建设竞赛、观摩交流等方法,资金整合到位,规划科学合理。计划投资1.2亿元,在普会寺乡、任店镇、新安店镇,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粮田11.65万亩。目前,已完成投资2000万元,建成高标准粮田1.3万亩。上蔡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联席会、现场会,主要领导靠前指挥,资金整合到位,工作扎实有效。计划投资1.98亿元,集中在齐海、五龙等乡镇连片打造高标准粮田13.2万亩。目前,正在进行招投标。遂平县:把高标准粮田建设列入全县重点工作,组织县高标准粮田建设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到确山、上蔡等县参观学习,借鉴高标准粮田建设的成功经验。主要领导坚持全程参与,分管项目的四大班子领导任务分解到人,明确职责任务,及时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泌阳县:县委县政府在原来建立的联席会议制度和督导分包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实行了高标准粮田建设领导联系示范点制度,县领导每人联系一个高标准示范点,并把高标准粮田建设纳入各乡镇和相关单位的目标考核。二、存在主要问题一是项目整合力度不够。从督导情况看,有些县区部门申报项目仍然不与高标准粮田工作领导小组沟通,未按规划落实,自行安排项目,各自为战,造成投资分散,形不成凝聚力;有些县只做到了一个部门的项目尽量向一个区域整合,但其它部门的项目仍然分散不集中。二是配套工程不完善。有些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但配套的附属工程还未完工,特别是与机井等配套不及时,致使很多设施建成后不能马上发挥作用,甚至因为不能及时使用而遭到损坏。三是后续管理不力。“重建轻管”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项目建成后,基本都是移交当地乡镇政府或村委会代管,不少地方未出台具体的管理办法和措施,由县级财政拿出资金专门用于日常维修、护理的更少。四是个别地方重视不够。有些县区还没有真正建立起高标准粮田建设联席制度,有些单位没有固定专人负责,有些县区对推动高标准粮田建设谋划不多、措施不力,工作没有起色。三、下步工作要求一是进一步推进资金整合。以县区为主体,加强对各项涉农项目的整合,统一规划,集中投入,整体推进。各县区要拿出一部分粮食大县奖励基金用于高标准粮田建设。要加强对涉农项目的申报管理,各有关单位必须按照建设规划来申报项目,并报县区资金整合领导小组把关审核,符合规划要求的方可向上级申报;不符合高标准粮田建设规划的、自行安排项目的要坚决退回重报。二是深化科技支撑。目前,高标准粮田的各种集成技术已研究制定,各个“百千万”亩方也配备了专家和技术人员,下步重点要将各项高产技术措施率先落实在建成的高标准粮田项目区内,尤其是落实统一供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机械化作业、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技术指导等措施,提高产量指标,达到吨粮标准,并带动全市高标准粮田的健康发展。同时,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建设,在已建成的高标准粮田区域内全部建立起区域服务站,尽快落实人员,发挥作用。三是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在高标准粮田建成区内,积极扶持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其进行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加强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帮助其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提高研发水平,加快品牌培育,提升优质服务。依托“农村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平台”,引导高标准粮田区域内的土地流转,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逐步建立起以公益性服务为引导、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主导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良种示范、农机作业、抗旱排涝、沼气维护、病虫害统防统治、产品营销等服务,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带动农民增收。四是建立管护机制。对已进行土地流转的地方,要求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投资主体,按照“谁爱益,谁负担”的原则,负责各承包区的管理工作;对于国家、省、市投资建设的项目,由乡政府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暂时负责后续管理工作,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各县区政府要充实人员,明确专人,按照辖区管理的原则,担负起辖区内高标准粮田的管护工作,县区财政每年要列支一定的专项维修基金,纳入财政预算,专门用于高标准粮田建设的管护。五是完善体制机制。要建立起长效工作机制,各县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必须明确一名负责同志分管此项工作、一名工作人员专职从事此项工作,成员单位要建立起联席会议制度,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研究解决处理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及时将工作进度汇总报省高标准粮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高标准粮田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有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抓好工作落实。要强化工作责任,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紧密配合,步调一致,扎实工作,确保高标准粮田建设规划各项目标如期完成。要强化跟踪监测,抓好高标准粮田建设目标任务的监督检查和验收,并组织成员单位对已建成的高标准粮田是否已达到《高标准粮田建设标准》(河南省地方标准)进行实地验收认定;要每半年由市农业部门牵头、相关单位参与,组成考评组对各县区进行检查验收,年底按照工程完成情况、平时工作、观摩评比和认定结果相结合的原则,对成绩突出的地方给予表彰。 2016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