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鹤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6年鹤壁市加快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 | ||
索引号 | F1000-0201-2016-1469232 | 发文字号 | 鹤政办〔2016〕25号 |
发布日期 | 2016-06-02 | 成文日期 | 2016-05-26 |
鹤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6年鹤壁市加快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 鹤政办〔2016〕25号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16-06-02 字体大小: | |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2016年鹤壁市加快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6年5月26日 2016年鹤壁市加快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 建设专项工作方案 为加快推进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以下简称服务业“两区”)建设工作,提升服务业“两区”支撑承载能力和服务经济转型功能,推动服务业提速和经济结构升级,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把服务业“两区”建设作为服务业提速发展的重要抓手,优化规划布局,突出招大引强,聚焦主导产业,创新业态模式,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培育形成一批业态先进、特色鲜明、支撑带动有力的服务业集群,促进服务业“两区”提质扩容增效发展。 (二)发展目标。2016年全市服务业“两区”完成投资75亿元以上,入驻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30家以上,完成服务业增加值24亿元以上,从业人员1.3万人以上,培育一批产业集聚、产出高效、功能复合的服务业集群。市商务中心区保持全省商务中心区类“十强”“十快”行列,争创省二星级服务业“两区”;特色商业区均达到省服务业“两区”门槛标准,新增1家一星级服务业“两区”。 二、重点任务 (一)规划体系提升工程。优化服务业“两区”规划布局,破解制约发展的空间障碍,探索发展特色专业园区。 1.规划区域调整。对发展潜力大但空间受限的服务业“两区”,所在县区要按照“五规合一”(服务业“两区”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区域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规划)要求,提前研究制定调整方案,待省第二批服务业“两区”调规启动后,积极与省对接报批。(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市发改委) 2.探索“一区多园”。支持将综合实力强、发展前景好的新型物流、网络经济、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专业园区和新型专业市场纳入服务业“两区”,拓宽发展领域,增强发展后劲。(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市发改委) (二)产业集群培育工程。突出市商务中心区生产服务功能,引聚各类商务服务机构,形成支撑区域产业发展的综合服务平台。突出特色商业区生活服务功能,培育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商品交易和特色服务集群。 3.商务集群培育。市商务中心区围绕生产性服务功能,研究制定支持总部经济发展的措施,大力发展商务办公、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主导产业,积极发展会议展览、管理咨询、评估交易、法律服务、认证认可等专业服务,培育商务服务业集群,加快提升商务中心区综合服务功能,力争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责任单位:淇滨区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市商务局) 4.特色产业发展。在特色商业区主导产业培育中,浚县要依托古城风貌、旅游景观、历史文化遗址等独特资源,深入挖掘文化体验、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领域的消费潜力,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影响力;山城区要加快传统商贸街区品质提升,调整业态布局,增强体验功能,推动知名商贸企业集聚,不断满足消费者高层次需求;鹤山区要围绕煤炭物流产业链条,吸引更多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搭建专业市场平台,培育煤炭物流市场发展,增强跨区域集散辐射能力。(责任单位:浚县政府、山城区政府、鹤山区政府) 5.重点项目建设。以完善提升服务功能为核心,优化空间和产业布局,引导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向服务业“两区”集中布局。建立准入机制,严格控制业态配比,突出主导产业项目占比,合理引导住宿餐饮、教育、卫生等配套项目布局建设。将投资千万元以上的服务业“两区”项目纳入县区重点项目管理范围,力争全年39个服务业“两区”在建项目完成投资超65亿元。(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市发改委) 6.企业培育引进。突出招大引强择优,在金融、信息、文化、旅游、商务服务等重点领域,选择性引进龙头型、旗舰型、基地型和总部型项目。完善服务业“两区”配套服务,支持本地企业在服务业“两区”中设立总部或办公场所,不断做大企业规模。力争全市服务业“两区”入驻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达到130家以上。(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 (三)精品街区创建工程。按照提升老街区、建设新街区、创建名街区的思路,整治优化环境、规范提升业态、聚焦锤炼特色,力争培育形成2—3条文化底蕴深厚、建筑风格鲜明、运营管理规范、拉动消费明显的精品商业街。 7.传统街区改造。浚县特色商业区要改造提升西大街等重点街区,推动由单纯购物消费向体验消费转变,由单一功能向观光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特色餐饮等一站式服务转变。山城区特色商业区要加强业态规整、品牌提升和环境整治,注重大型商业设施与网络化、连锁化、便民化的社区商业网点协调发展,打造符合居民消费升级需求的现代化商业街。(责任单位:浚县政府、山城区政府) 8.新街区建设。加快市商务中心区文化旅游风情街区建设,推进欧式商业街和中式商业街复工建设,注重新业态引导,力争年底前文化旅游风情街区一期、中式和欧式步行街等项目主体封顶。(责任单位:淇滨区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 (四)业态提升和体制创新工程。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培育新业态、发展新模式、搭建新平台、拓展新空间,推动管理机制创新,提升服务业“两区”竞争力。 9.业态模式创新。实施模式创新工程,增量部分注重引入新业态新模式,存量部分注重提升功能和品味,积极发展平台型经济、体验式消费、“互联网 ”等新型业态。推动传统商业企业实现经营业态多样化、线上线下一体化、店铺商品品牌化发展,鼓励发展网络经营、电子商务、直营体验店等商业模式。(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市发改委、商务局) 10.创新创业集聚。把服务业“两区”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平台,引进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设立分支机构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鼓励创客空间、众创咖啡等众创团队向商务楼宇、特色街区集聚,建设服务产业集群的区域创业创新中心。(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市发改委、商务局) 11.楼宇经济发展。市商务中心区要以发展楼宇经济为切入点,加快打造一批定位明晰、功能完备的专业商务楼宇,切实提高企业注册率,提高楼宇税收贡献率,力争培育出千万元税收楼宇3栋以上;吸引金融保险机构、地方投融资平台和商务服务企业集聚发展,支持企业设立区域总部、分支机构和运营中心,力争年底前竣工项目签约率达到80%、入驻率60%以上。(责任单位:淇滨区政府,市商务局) 12.管理体制创新。各县区结合实际,研究理顺特色商业区管理体制,通过委托管理、机构套合等灵活方式,实现与原有行政区划管理体制的顺畅衔接,配足工作人员,专职负责服务业“两区”建设发展、行政服务和运营管理。(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 (五)承载能力提升工程。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公共服务平台,提高节约集约水平,持续提升要素吸附和产业承载能力。 13.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市商务中心区综合服务中心平台功能,在政务服务的基础上,逐步引入信息服务、研发创意、小微企业孵化、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商务服务能力。特色商业区要因地制宜,积极搭建为主导产业服务的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平台,逐步优化服务业“两区”发展软环境。(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 14.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将服务业“两区”基础设施项目优先列入政府专项建设计划,加强供排水、供气、公交等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管理,完善交通集散、信息网络、医疗卫生等综合配套设施,力争全市服务业“两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0亿元以上,为企业、项目入驻和产业集群发展创造好条件。(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 15.提高集聚集约水平。各县区要因地制宜制定服务业“两区”项目准入、退出机制,切实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推动由投资导向向效益导向转变。(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制定服务业“两区”建设发展具体工作计划、时间节点和推进措施。各县区要加强对区域内服务业“两区”功能定位、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的统筹协调,明确牵头单位和年度工作任务,全面完成服务业“两区”建设责任目标。市现代服务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对服务业“两区”规划建设情况进行通报。 (二)加大政策扶持。认真贯彻落实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政策,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确保各项政策在服务业“两区”落到实处。将“两区”重大项目纳入市重点项目管理范围,加大服务业领域专项资金对服务业“两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创新运用补助、贴息、政府采购、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重大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三)加强考核激励。建立完善服务业“两区”统计体系,加强统计监测和季度分析工作。各县区要对服务业“两区”企业纳入统计情况进行认真排查,确保应统尽统。市现代服务业领导小组每年对规模实力强、发展速度快的服务业“两区”进行表彰,对服务业“两区”工作推进不力的县区通报批评。 附件:2016年市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责任目标
附 件 2016年市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责任目标
|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