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鹤壁市教育脱贫等5个专项方案的通知

标 题 鹤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鹤壁市教育脱贫等5个专项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F1000-0201-2016-1562731 发文字号 鹤政办〔2016〕61号
发布日期 2016-11-04 成文日期 2016-11-01
标签:
鹤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鹤壁市教育脱贫等5个专项方案的通知 鹤政办〔2016〕61号
来源:   发布时间: 2016-11-04 字体大小: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中共鹤壁市委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鹤发〔2016〕4号)精神,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市教育局等部门分别制定了《鹤壁市教育脱贫专项方案》《鹤壁市交通运输脱贫专项方案》《鹤壁市医疗卫生脱贫专项方案》《鹤壁市水利脱贫专项方案》《鹤壁市电网脱贫专项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6年11月1日

  
鹤壁市教育脱贫专项方案

  (市教育局  2016年10月23日)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战略思想,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要求,实施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解决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失学和因学致贫问题,阻断家庭贫困代际传递。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农村地区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为确保全市贫困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贡献力量。

  二、基本原则

  ——全面覆盖。普惠到面,教育资源进一步向贫困乡镇、村倾斜,政策、项目覆盖全市4个贫困乡镇、97个贫困行政村及非贫困村镇中建档立卡家庭;特惠到人,学生资助政策全面覆盖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

  ——聚焦精准。准确把握全市脱贫时间节点要求、不同层次教育对象需求,增强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统筹兼顾。整合用好现有政策措施,充分考虑适度、可能的原则,合理设计新政策、新项目,同时考虑新老政策衔接。

  ——标本兼治。既解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又注重提高贫困乡镇、村教育水平,发挥教育扶贫的“造血”功能,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接受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培训,带动提升贫困人口素质。

  三、主要目标

  ——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教育保障和资助政策覆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保证其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

  ——到2017年,乡村教师队伍补充机制得到完善,生活待遇得到提高,教师职业能力得到提升。

  ——到2018年,“两后生”(初、高中毕业后未能继续升学的学生)继续教育机制得到完善。贫困地区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净入学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基本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四、政策措施

  (一)建立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接受教育保障和资助制度。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全面覆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保障和资助政策,确保不让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失学。

  1.学前教育。按照每生每年600元标准补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3—6岁儿童学前教育保教费,并按照每生每年400元标准发放生活补助费。

  2.义务教育。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免除学杂费、教科书费基础上,按照每生每年小学生1000元、初中生1250元标准对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费。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3.普通高中教育。免除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普通高中学费、住宿费,并按照每生每年2000元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

  4.中等职业教育。免除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学费,并按照每生每年2000元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2000元标准发放“雨露计划”扶贫助学补助。

  5.高等教育。对在本市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普通本科学生,按照每生每年4000元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专科学生按照每生每年4000元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并按照每生每年2000元标准发放“雨露计划”扶贫助学补助。从高校事业收入中提取的学生资助经费,优先用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对完成学业仍有经济困难的学生,各高校通过安排勤工助学岗位、发放特殊困难补贴等措施解决。对考入省外高校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优先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鼓励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勤奋学习,争取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

  (二)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鹤山区、淇县教育部门要分别加强鹤山区姬家山乡、淇县黄洞乡两个贫困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

  (三)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1.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加快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岗计划,按照要求适时提高特岗教师工资待遇。落实好省级免费师范生教育就业工作,招聘基础知识宽厚、专业技能扎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胜任多门学科教学的小学全科教师到农村学校、教学点任教。重点解决教师全覆盖问题,确保乡村学校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全面推进县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

  2.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各县区要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及时足额发放乡村教师工资,为乡村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费,保障乡村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乡镇及以下农村学校在编在岗教师纳入乡镇工作补贴实施范围。大力改善乡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满足乡村教师基本需求。在现行制度架构内,做好乡村教师重大疾病救助工作。

  3.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进一步加强乡村教师培训工作,建立健全以国培计划为引领、以校本研修为基础的国培、省培、市培、县培和校培五级联动机制,到2018年,对全体乡村教师、校(园)长进行不少于360 学时的培训。把乡村教师培训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经费投入,确保乡村教师培训时间和质量。

  (四)积极为贫困家庭、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提供就学和技术支持

  1.办好县区职业学校。加强县区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相关资金重点向县区倾斜,支持县区中等职业学校加强专业、实训基地、“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和信息化建设。

  2.鼓励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县区教育部门会同扶贫部门,鼓励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免费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帮助其完成高中阶段学业,掌握脱贫致富技能。

  3.对“两后生”进行继续教育。县区教育部门会同扶贫部门,搭建“两后生”继续教育平台,充分利用开放大学、职业院校、成人高校等远程教育资源,进行远程教育扶贫,突出面向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村服务业、“互联网 ”等重点发展领域的职业技术、农业实用技术的人才培养。

  4.鼓励市属高校参与脱贫攻坚。鼓励市属高校在人才、科技、咨询等方面发挥优势,根据贫困家庭毕业生的特点,积极进行针对性的就业帮扶指导,坚持“一人一策”,提高其就业创业的成功率。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各县区教育部门成立教育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本地、本单位教育脱贫攻坚工作专项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

  (二)建立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信息库,确保资助对象精准。统一管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全部学生信息,及时更新;根据其所在学段,分别纳入相应教育部门和学校责任范围,增强教育保障与救助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严格督导检查,确保工作落实。把教育脱贫攻坚推进情况作为教育督导重要内容,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就学状况、资助状况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为重点,对各县区教育部门和学校教育扶贫工作进展及成效进行督导评估。采取跟踪督查、随机抽查、定点检查等形式,深入县区、学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检查教育脱贫工作落实情况,对落实不力的要坚决问责。

  
鹤壁市交通运输脱贫专项方案

  (市交通运输局  2016年10月23日)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体要求,转变交通运输扶贫脱贫工作思路,由被动帮扶向主动作为转变,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着力加强贫困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安全保障能力和管理养护效能,确保打赢全市交通运输扶贫脱贫攻坚战,为实现贫困地区与全市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统筹谋划,精准施策。确保与相关规划衔接,加强与非贫困地区衔接,强化多种交通方式间衔接,兼顾现实基础和战略需求;准确把握不同县区的交通需求,因地制宜安排交通项目,合理确定资金分配。

  ——重点突破,普惠到面。在交通发展短板和贫困人口绝对数量多、贫困发生率高的重点乡镇率先突破;逐步消除贫困地区交通运输瓶颈制约,推动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均等化。

  ——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建立健全上下一体、部门协同、内外联动的交通扶贫新机制,强化政府责任,充分发挥县级政府的脱贫攻坚主体作用;发挥市场在交通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增强贫困地区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集约环保,安全高效。在交通建设和运输服务中,坚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注重生态和环境保护,推动贫困地区交通运输绿色发展;强化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管和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主要目标

  到2018年,在贫困地区建成“广覆盖、深通达、提品质”的交通运输网络,实现“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政,运输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区域交通运输发展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一)通村畅乡的农村公路网更加完善。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通畅率100%;山区20户以上和平原区50户以上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所有乡镇通二级及以上公路。

  (二)公路桥梁安全应急水平显著提高。乡道及以上等级公路和通客车、通校车的村道,安全隐患路段基本消除;县乡道现有危桥和村道上的大中危桥基本消除。

  (三)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明显提升。行政村客车通达率100%;行政村通邮率100%;每个县城至少拥有一个设施完好、功能完善的二级公路客运站。

  (四)外通内联的骨干交通网基本形成。积极推进鹤辉高速项目建设完工,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形成,二级及以上普通干线公路比例不低于85%。

  四、重点任务

  (一)建设任务

  1.农村公路。完成总投资约380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每个行政村建成一条路基宽度不低于5.0米、路面宽度不低于4.5米的通村公路,建设里程约150公里;整治乡道及以上等级公路和通客车、通校车的村道安全隐患路段约450公里;改造具有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性质的重要县乡道150公里。

  2.普通干线公路。重点谋划普通干线公路新改建项目4个,建设规模118公里,总投资约98291万元。

  3.城乡客运。调整、新增农村客运班线10条,通过开通假日班、赶集班、学生班、预约班等定制班车,解决贫困村群众出行问题。

  (二)年度实施计划

  2016年,投资12750万元,完成农村公路105公里、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90公里,调整、新增农村客运班线2条。27个贫困村实现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政的交通运输脱贫目标。

  2017年,投资96101万元,完成农村公路90公里、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80公里、开工建设普通干线公路105公里,调整、新增农村客运班线4条。26个贫困村实现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政的交通运输脱贫目标。

  2018年,投资27690万元,完成农村公路105公里、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80公里、开工建设普通干线公路13公里,调整、新增农村客运班线4条。23个贫困村实现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政的交通运输脱贫目标。

  通过三年努力,确保打赢全市交通运输扶贫脱贫攻坚战。

  五、政策措施

  (一)拓展交通扶贫投融资渠道。健全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长效机制。在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资金对交通运输扶贫脱贫项目的投入力度。本方案中凡涉及纳入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范围的专项,依据《河南省开展统筹整合使用涉农资金管理办法》要求,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规划跟着脱贫目标走、目标跟着脱贫对象走”的原则,围绕脱贫攻坚规划统筹安排使用。加强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合作,积极利用抵押补充贷款。推广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发挥“以奖代补”“以工代赈”“一事一议”等机制作用。大力倡导社会扶贫,鼓励企业、个人对交通运输扶贫脱贫项目捐资、捐助。

  (二)严格执行新标准。“十三五”期间,全省农村公路、普通干线公路、公路运输场站、水运等建设项目补助标准普遍提高,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省定贫困村的交通运输扶贫脱贫建设项目补助标准。重点选择四个涉及群众安全出行的建设专项,实行省级全额补助政策。

  1.农村公路。行政村村道改造由30万元/公里提高到35万元/公里;行政村村道路面3.5米加宽至4.5米,由8万元/公里提高到11万元/公里;自然村村道由20万元/公里提高到25万元/公里;危桥改造由3000元/平方米提高到3500元/平方米;县乡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5万元/公里,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1万元/公里;县乡道二级由120万元/公里提高到160万元/公里,县乡道三级由90万元/公里提高到130万元/公里。

  2.普通干线公路。低等级升二级公路350万元/公里;二级公路原级改造200万元/公里;新建三级公路210万元/公里;特大桥改造3500元/平方米。

  3.公路运输场站。二级客运站改造由400万元/站提高到500万元/站;新改建乡镇客货邮综合服务平台由60万元/个提高到100万元/个。

  4.内河水运。四级航道建设按总投资的80%补助。

  5.四个省级全额补助建设专项。

  (1)每个行政村建成一条路基宽度不低于5米、路面宽度不低于4.5米通村公路的路面改造费用,由省全额补助;路基加宽等费用由市县负责。

  (2)乡道及以上等级公路和通客车、通校车的村道安全隐患路段的护栏、标志标线、标牌等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所需费用,由省全额补助。

  (3)县乡道现有危桥和村道上的大中危桥,渡改桥改造的桥梁主体工程费用,由省全额补助。

  (4)县级客运站和乡镇综合服务平台中具有公共服务功能的停车场、候车厅(亭)、售票厅等基础设施的建安费,由省全额补助。

  (三)创新土地利用模式。在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时,向脱贫攻坚重点区域倾斜,优先保障交通扶贫项目建设用地需求。科学安排交通扶贫项目,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

  (四)加强养护管理。建养并重,加强贫困乡镇公路养护管理,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逐步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健全公路养护长效机制,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增强安全保障和服务能力。

  六、组织实施

  (一)落实主体责任,明确职责分工。各县区人民政府是本区域交通运输扶贫脱贫的责任主体,要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加大投入力度。市发改委负责牵头协调解决重大事项,做好项目审批和投资计划下达。市财政局负责及时下达建设补助资金,督促指导县级财政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市交通运输局负责行业指导和监督管理,做好目标分解。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做好用地保障,优先保障交通扶贫脱贫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市城乡规划管理局负责做好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工作。市环保局负责加快建设项目环评手续办理,并做好指导和协调工作。市审计局负责做好扶贫脱贫资金审计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合力推动交通运输扶贫脱贫项目实施。

  (二)科学编制方案,项目滚动管理。依据本方案,在摸清本区域交通运输状况的基础上,由县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牵头,会同发展改革、财政、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编制本区域交通运输脱贫专项方案。交通运输扶贫脱贫建设项目实行项目库管理。按照“政策支持、依据充分、支撑具体、滚动管理”的原则,由县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商同级发展改革、财政部门,根据本地脱贫专项方案和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提出建设需求,公示后逐级上报省交通、发改、财政部门审核,纳入省交通运输扶贫脱贫建设项目库。

  (三)落实简政放权,激发发展活力。进一步下放公路水路建设项目审批权限。根据《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改进和加强普通干线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豫发改基础〔2016〕755号),三级及以下农村公路和中小桥项目,审批权限下放至县级相关部门;非跨省辖市的内河水运项目,审批权限下放至省辖市相关部门。

  用地预审、规划选址、环境影响评价等前置性要件原则上同步下放,由同级相关部门审批;确因管理权限等问题需省或省以上部门审批的,由项目所在地报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协商办理。对利用原路改造的农村公路项目和在原址改造的客运站项目,不再办理土地、环评等有关前期要件。

  (四)加强资金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各类交通运输扶贫脱贫建设项目要严格执行工程基本建设程序,认真落实项目法人、招投标、工程监理和交竣工验收等各项制度,加强工程质量监管,质量安全责任到人,确保建设项目按照合理工期高质量建成投用。项目建成后,根据项目审批权限,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实行“五不”验收制度:未经设计不验收、质量不达标不验收、不按设计修建不验收、没有完成工程任务不验收、安保措施未落实不验收。要按照《鹤壁市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严格交通运输扶贫脱贫资金使用管理,加强廉政建设,确保建成廉洁工程、阳光工程。

  (五)加大治超力度,巩固建设成果。落实县级政府治超主体责任,强化源头治超监管,加大信息化手段应用,推进公安、交通运输部门联合执法,完善交通管理设施建设,建立货运企业及驾驶员信用管理体系,严厉打击车辆超限超载违法运输行为。坚持建养管并重,推进干线公路建设养护管理一体化改革,健全公路养护长效机制,切实巩固公路建设成果。

  (六)加强社会监督,健全考评机制。交通运输扶贫脱贫建设项目实行公开建设计划、公开补助政策、公开招投标、公开施工管理、公开质量监管、公开资金使用、公开工程验收的“七公开”社会监督制度。健全交通运输扶贫脱贫考核评价机制,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交通运输扶贫脱贫目标任务、实施效果等情况开展第三方独立评价。

  鹤壁市医疗卫生脱贫专项方案

  (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6年10月23日)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央、省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难题,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医疗卫生工作方针,精准实施医疗卫生脱贫攻坚工程,大幅减轻困难群众医疗费用负担,全面提高贫困人口健康水平和贫困地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确保到2018年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平等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基本原则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把医疗卫生脱贫攻坚纳入《鹤壁市“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结合,与推进健康鹤壁建设相融合,多措并举,统筹兼顾,坚持疾病救治与预防控制协同并进,贫困人口与非贫困人口互助共济,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协调发展。

  ——夯实基础,创新机制。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既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普惠制度,又要精准识别、精准施策,探索建立针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特惠制度。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要结合当前因病致贫、返贫突出问题,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使贫困人口大病医治得到有效保障,又要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满足贫困人口不断增长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

  ——县级主体,多方联动。围绕市政府扶贫开发总体目标,明确县级政府主体责任,发挥县级政府在医疗卫生脱贫攻坚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卫生计生、发展改革、财政、民政、扶贫等多部门沟通联动机制,强化行业指导,整合资金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努力形成政府强力主导、部门有效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医疗卫生脱贫攻坚合力。

  三、主要目标

  到2018年力争实现三大目标:一是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贫困人口看病就医有保障。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和保障,个人就医费用负担大幅减轻。二是贫困地区医疗服务条件明显改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综合服务能力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基本满足群众就地就近看病就医需求。三是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加强,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贫困地区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人均期望寿命等主要健康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四、重点任务

  (一)着力提升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1.积极推进贫困乡镇、贫困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优先为贫困地区争取中央投资的卫生项目,确保每个贫困乡镇有1所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1个标准化的村卫生室。优先为贫困地区医疗机构争取中医馆项目,优先配备医疗设备。

  2.加强贫困乡镇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培养。大力支持贫困乡镇实施“369基层卫生人才工程”,为贫困乡镇医疗卫生机构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类本专科学生,支持贫困乡镇实施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短缺问题。指导县区制定符合基层实际的人才招聘引进办法。支持和引导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乡村医生按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加大对贫困乡镇医疗机构的对口帮扶力度,落实各项帮扶任务,定期派出医疗队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分类救治、集中诊疗服务。

  3.加快贫困乡镇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为贫困乡镇人口建立可动态更新的居民健康档案,优先发放居民健康卡。积极促进远程医疗诊治和保健咨询服务向贫困地区延伸,通过远程医疗服务提高贫困地区医疗服务水平和可及性。

  (二)着力提高贫困地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1.健全贫困地区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服务体系。以疾病控制、妇幼健康、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服务为重点,加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加强贫困地区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等防治工作。

  2.提升妇幼健康服务水平。全面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等项目,免费提供全过程的孕产期保健服务,落实婚前医学检查延长婚假制度,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

  3.推进贫困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水平。以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和慢性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为重点,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先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签约服务。

  4.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推动贫困地区开展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广泛宣传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贫困地区群众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三)着力推动贫困地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和计生服务管理改革

  1.完善公立医院和基层运行新机制。推动贫困乡镇逐步扩大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优化绩效工资结构,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完善收入分配机制,稳定贫困地区卫生人才队伍。落实医疗卫生机构用人自主权。

  2.加快贫困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建立完善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和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制度,支持贫困计划生育家庭发展。加强贫困地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减少意外妊娠,控制政策外生育多孩。

  五、组织实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实施医疗卫生脱贫是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目标的重大举措。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将医疗卫生脱贫攻坚纳入卫生计生整体工作部署,明确责任分工,精心组织实施。发展改革部门负责争取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支持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财政部门负责按照政府卫生投入和医疗卫生脱贫政策统筹安排相关经费,落实医疗卫生脱贫项目资金;民政部门负责制定和落实医疗救助政策。各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合力推动医疗卫生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二)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加大对医疗卫生脱贫攻坚工作的宣传力度,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及宣传栏、咨询热线,采取进村入户等多种方式,使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村贫困人口充分了解医疗卫生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大意义、主要政策,了解防病治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自觉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充分调动贫困人口主动参与、社会各界共同支持医疗卫生脱贫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医疗卫生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三)强化监管,定期督导考核。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加大对医疗卫生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力度,加强督促检查,定期考核评估,狠抓任务落实;准确掌握医疗卫生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效果,认真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研究解决对策,不断完善推进医疗卫生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确保医疗卫生脱贫攻坚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鹤壁市水利脱贫专项方案

  (市水利局  2016年10月23日)

  一、指导思想

  按照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部署,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把提高贫困地区水利服务与保障能力作为主要目标,把保障贫困地区民生改善作为水利扶贫的重要任务,努力提升贫困地区水利发展能力,着力加强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水利支撑与保障。

  二、基本原则

  ——整体推进、精准发力。根据贫困地区水利发展现状和因水致贫的主要问题,在整体提升贫困地区水利支撑和保障能力的基础上,依据国家级、省级综合规划、专项规划,科学确定水利脱贫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做到项目安排精准、资金投向精准、效益发挥精准。

  ——突出重点、分类施策。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要求,分类解决水灾害、水短缺、水环境、水生态问题,突出重大水利工程对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支撑保障作用,突出民生水利建设对精准扶贫脱贫的定向直接作用。

  ——保护生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现水利脱贫攻坚与生态建设双赢。

  ——多措并举、注重实效。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差别化支持的要求,坚持工程措施、技术措施和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提高扶贫实效,增强贫困地区共享水利改革发展成果的获得感。

  ——权责一致、形成合力。落实责任主体,理清责权范围,建立责权对称、层级清晰的责任体系。坚持财权与事权相统一,坚持输血与造血相配合,激发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上下联动,助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三、主要目标

  2018年完成9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如期完成全市347户974人水库贫困移民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确保水库贫困移民同全市贫困人口同步实现脱贫目标,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或超过当地农民平均收入水平。到2020年,防洪减灾能力显著增强,实现骨干河道防洪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除涝标准达到2~3年一遇;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6平方公里。

  四、重点任务

  根据全省水利脱贫攻坚目标,结合我市实际和水利工程特点,着重建设保民生、补短板、促发展的水利基础设施,构建水利保障体系,实施差别化政策,持续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一)防洪减灾工程。建设河南省漳卫河系卫河坡洼浚县柳围坡、淇县良相坡滞洪区,争取2020年前完成河南省漳卫河系卫河坡洼浚县长虹渠、白寺坡、共渠西蓄滞洪区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并争取尽早开工建设。改善浚县、淇县滞洪区内群众安全应急避险条件。

  (二)农田水利工程。2017年前完成淇县夺丰水库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建设,提高我市灌区农业灌溉保障程度及水资源利用效率。争取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以恢复改善贫困乡村农田灌溉条件。

  (三)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采取管网延伸、水源保护、水质监测等措施,配合有关县区到2018年全面完成9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障程度。

  (四)水资源节约保护工程。积极化解山丘区因水产生的矛盾,努力推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配置,充分利用省拨付水资源费和地方返还的水资源费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兴建小型蓄水、节水工程。

  (五)水土保持工程。推进贫困地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6平方公里。

  (六)水库移民脱贫攻坚。2016年至2018年,通过发放直补资金、加快贫困村美丽家园建设、发展贫困村种植养殖及旅游等产业、与邮政储蓄银行开展移民贷款、加大实用性劳动技能培训等措施,解决974人建档立卡水库贫困移民的脱贫增收问题。

  (七)着力推进水利体制机制改革。鼓励在贫困地区采取村民自建的方式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并取得劳动报酬。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在贫困地区建设的水利工程,政府对工程维修养护和管护经费等给予适当补贴。

  五、政策措施

  (一)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市、县区财政要调整本级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主体作用。对于兼有公益性和经营性项目,在发挥各级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的同时,各县区要充分利用开发性金融支持水利建设的优惠政策,用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水利的专项建设基金、抵押补充贷款和过桥贷款等,为实施脱贫攻坚水利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要积极吸收社会资本用于水利项目,利用PPP等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

  (二)加大水利脱贫工程建设用地保障力度。支持贫困地区水利脱贫工程建设,将项目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在年度用地计划中予以保障。项目用地报批时,水库水面按建设用地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手续。涉及农用地转用的,不占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和年度用地计划指标;涉及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建设单位应履行耕地占补平衡义务,当地政府要足额补划基本农田。

  (三)拓展水库移民脱贫致富渠道。坚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与脱贫增收紧密结合,加大对水库贫困移民扶持力度,采取发放直补、项目建设双重措施,拓展水库移民增收脱贫致富渠道。2016年至2018年,为贫困移民发放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310万元;项目扶持资金2000余万元,倾斜用于水库贫困移民村。坚持“扶持资金项目化、项目资产集体化、集体收益全民化”的资金投放原则,重点扶持山城区汤河水库集中移民村林果蔬菜、淇县花营村果园花卉等种植项目990余万元;山城区店庄、郑沟村畜牧养殖项目100余万元;淇县花营村石材艺术品加工业项目200余万元。围绕汤河影视基地投资640余万元打造山城区汤河影视文化及人文自然景观旅游,主要建设内容为休闲农家乐、恢复部分村庄历史文化古迹、修建小型水上游乐园等。充分利用国家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移民贷等各类资金筹措渠道,投向产业发展项目形成的经营性资产,具备条件的产权归移民村集体所有,也可折股量化给移民户,赋予水库贫困移民按股分红的权利,拓宽贫困移民增收渠道,促进其尽快脱贫解困。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政府要将水利脱贫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大力营造社会氛围,凝聚社会扶贫力量,确保贫困地区水利建设顺利推进。

  (二)明确责任主体。按照事权划分和项目隶属关系,落实责任主体。县区政府在编制脱贫攻坚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本专项方案有关要求,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任务、财政状况,项目轻重缓急等统筹安排相应项目。

  (三)强化配合联动。市直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多点发力、各方出力、共同给力的扶贫大合力。市发改委负责项目报批或审批,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基建资金。市财政局会同市水利局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负责按照政府水利投入和水利脱贫政策统筹安排相关经费。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保障项目建设用地,指导和督导做好用地相关工作。市环保、住房城乡建设、农业、林业等部门要依据各自职责,全力支持贫困地区水利建设项目,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尽早发挥效益。

  (四)规范项目管理。严格遵循国家规定的程序和规范,创新建管模式,细化施工方案,落实安全措施。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理念,加强质量监控,确保工程质量。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合理、高效、安全使用。明晰工程产权,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理责任,确保工程安全有效运行,长期发挥效益。

  (五)严格监督检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作用,建立考核问责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着力强化廉政风险防控,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生产安全。

  
鹤壁市电网脱贫专项方案

  (鹤壁供电公司  2016年10月23日)

  一、指导思想

  围绕市委市政府2018年全面脱贫、2019年扫尾巩固,决不落下一个贫困村庄,决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的目标,抢抓国家实施“十三五”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的重大机遇,以提高贫困地区供电保障能力和供电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目标,聚焦我市贫困乡、贫困村,统筹电网各级资源,精准识别、精准投资、精准协同、精准实施、精准管控贫困地区电网建设,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如期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和基础保障。

  二、基本原则

  ——科学规划,精准投入。围绕脱贫攻坚目标,编制贫困地区电网改造升级规划,做到与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示范区规划、特色产业集聚区规划等相关规划的紧密衔接;明确电网帮扶贫困地区目标、项目和建设时序,以规划引领投资。

  ——同等优先,重点倾斜。同等条件下,优先实施贫困地区电网改造升级;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贫困地区电网投资占比高于其用电量在县域占比,贫困地区电网投资增幅高于县域电网投资的平均增幅。

  ——安全可靠,坚固耐用。合理设定贫困地区电网建设标准,强化电网结构,优化设备选型,确保安全可靠供电;严格贯彻设备全寿命周期理念,主要供电设备容量、导线截面选型做到“一步到位”,避免重复建设改造。

  ——严格监督,保证质量。坚持闭环管理,加强监督和跟踪;坚持速度与质量相统一,持续加快贫困地区电网建设进度,持续推广电网脱贫“精品工程”,确保建设成效。

  三、主要目标

  2016年至2018年,集中三年时间全力解决贫困地区供电能力不足、可靠性低、不通动力电等问题,提升贫困地区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满足贫困地区用电需要。通过三年努力,使鹤壁贫困地区整体供电能力达到全省县域平均水平,220千伏变电站覆盖所有县,110千伏变电站覆盖所有产业集聚区,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覆盖所有乡镇,10千伏配变覆盖到所有自然村。县级供电区110千伏平均容载比达到1.8以上,35千伏平均容载比达到1.8左右,贫困村10千伏户均配变容量达到2千伏安以上。

  四、重点任务

  围绕市委市政府确立的主要脱贫途径和脱贫举措,积极筹措资金,优化资源配置,加快贫困地区电网建设改造,重点抓好以下几项任务:

  (一)服务城镇转移就业脱贫。聚焦全市县城、产业集聚区等县域经济发展载体,在“十三五”期间共投入资金11.6亿元,加快110千伏变电站布点,完善10千伏网架结构。根据两县“十三五”农网规划,新(扩)建110千伏变电站11座、线路158千米;10千伏配电台区1289个、10千伏及以下线路609千米,实现110千伏变电站覆盖所有产业集聚区,10千伏主干线路互联率达到80%以上,全面提升城镇、产业集聚区等对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以及贫困人口转移就业的承接保障能力。

  (二)服务特色优势产业脱贫。以南太行古村落群和淇河沿岸美丽乡村示范带为重点,加快“四带一区(群)”美丽乡村电网升级改造进度,为培育一批山水风光型、生态田园型、休闲旅游型、文化创意型等特色乡村做好电力优质服务工作。聚焦鹤壁市4个贫困乡、97个贫困村,实施贫困村“村村通动力电”工程,安排资金5614万元,新建改造10千伏配电台区268个、新增容量50.2兆伏安,新建10千伏及以下线路257千米,力争2017年底前解决全部贫困村不通动力电问题和动力电不足问题,实现贫困村中每个自然村通动力电,提升特色产业发展能力,有效促进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加工业等特色优势产业,满足特色产业基地用电需求。

  (三)服务高标准粮田建设。加快实施农田机井通电,安排资金5498.6万元,完成贫困地区4115眼农田机井通电设施建设和改造任务,新建10千伏线路180.8公里,新建改造台区691个,新增变电容量69.1兆伏安。到2017年底实现贫困地区农田机井通电全覆盖,受益农田面积21.1万亩左右,服务贫困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贫困地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减负。

  五、政策措施

  (一)强化电网脱贫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衔接。各县区政府要将贫困地区电网规划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提前预留和保护电网项目站址廊道资源,加大工程中民事问题协调力度,保障电网脱贫项目落地;简化贫困地区电网项目管理程序,加快用地、规划、环评、林木等相关手续办理。

  (二)整合资金协同推进农田机井通电工程建设。各县区政府负责整合资金做好农田机井通电配变低压母线侧(含配电房土建)至机井井口配套建设,电网企业负责投资建设10千伏配变低压母线侧及以上电网工程,确保高低压供电设施同步建设,一体化投运。

  (三)继续落实促进电网持续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上级主管单位低成本融资等方面支持,变电站项目用地无偿或者按照土地成本价格提供,电力设施拆迁坚持“谁提出,谁承担”原则。

  六、组织实施

  (一)确保精准识别。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摸清贫困地区电网薄弱情况,针对贫困村逐一进行分析研判,科学制定每个贫困乡电网改造升级方案,做到“一乡一清册、一村一方案”。

  (二)确保精准协同。全面掌握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将电网脱贫攻坚工程纳入当地重点工程,建立健全电网脱贫工作协调机制。

  (三)确保精准实施。大力推进贫困地区配电网标准化建设,选用指标先进、经久耐用电网设备,导线截面一次选定、廊道一次到位、土建一次建设;全面推广应用通用设计、通用设备、通用造价和标准工艺,切实做到工程建设设备选型“一步到位”,建设工艺“一模一样”,确保将贫困地区农网建成精品工程。

  (四)确保精准管控。强化安全管理,健全工程施工安全保障体系和监督体系,规范施工队伍管理,深入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确保工程建设安全。强化进度管理,科学制定工程里程碑计划,倒排工期,加强督导,强化项目审查、计划下达、工程设计、物资招标、施工监理等环节管控,确保工程有序推进。强化考核管理,将电网脱贫攻坚工程成效纳入供电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体系,实现压力传递,保证责任到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