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鹤壁市“2 3”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的通知

标 题 鹤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鹤壁市“2 3”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的通知
索引号 F1000-0201-2017-1855766 发文字号 鹤政办〔2017〕29号
发布日期 2017-09-27 成文日期 2017-09-11
标签:
鹤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鹤壁市“2 3”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的通知 鹤政办〔2017〕29号
来源:   发布时间: 2017-09-27 字体大小: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鹤壁市“2 3”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7年8月22日

  
鹤壁市“2 3”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2017—2019年)

  为加快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和《鹤壁市2017年转型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行动计划》(鹤办〔2017〕3号文件)要求,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大力实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2 3”专项行动,通过策划一批活动、培育一批龙头、建设一批项目、开发一批产品、引进一批人才,围绕业态、产业和企业的联动发展,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促进我市现代服务业提速提质提效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规划引导。遵循产业规划、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保规划与社会发展规划“五规合一”原则,加强规划约束力和执行力,统筹现代服务业产业布局和项目建设。

  2.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创业活力。

  3.坚持分类指导。根据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律、区域布局及分类特点,分地域、分类别进行指导,加强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4.坚持创新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高素质人才为支撑,深入实施创新带动战略,营造有利于新技术、新业态发展和推广应用的良好环境。

  5.坚持改革推进。深化行政、社会、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垄断行业、事业单位改革,消除制约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三、发展目标

  未来三年,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目标是:总量进一步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贡献进一步提高,集聚进一步提升,企业进一步壮大,到2019年基本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吻合、与先进制造业相融合、与现代农业相配套、与城镇化进程相协调、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有效改变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使之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就业增长的重要渠道、税收增长的重要来源。

  1.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17—2019年,全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以上。

  2.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到2019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0%以上;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60%以上。

  3.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培育形成一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拥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企业集团、产业集聚区和优势品牌。

  四、重点领域

  (一)休闲旅游产业

  发展目标:到2019年,创建国家4A级以上旅游区3家,其中1家5A级旅游区;创建10家星级饭店,其中1家5星级饭店;创建5个以上国家级旅游品牌,其中淇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浚县农场善堂林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庄园”、大伾山创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淇河生态区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淇河湿地创建“国家湿地公园”,纣王殿、桑园、赵庄等创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培育1家旅游上市公司。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及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速在15%以上,旅游收入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8%以上,打造南太行重要旅游集散地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主要任务:强化“一河一城一群一带”的休闲旅游主题,在做好规划编制、丰富节庆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完善配套设施的同时,重点以浚县古城为龙头,挖掘“三古三教”内涵,与大伾、浮丘两山打捆创建5A级景区;以沿淇河风光带为龙头,整合淇河资源,推进淇河生态旅游度假区、淇河乡村旅游度假区、大赉店遗址公园暨淇河旅游景观带、天赉水街、淇河城区段夜游景观、盘石头水库坝下风景区等项目建设,捆绑湿地公园—金山—天然太极图—淇河沿线其它重点景区联合申报5A级旅游景区;深入挖掘南太行古村落群和美丽乡村旅游带丰富旅游资源,开发特色乡村和传统村落群旅游项目,捆绑创建云梦山—朝阳山—古灵山5A级旅游景区和朝阳山—灵山小镇4A级旅游景区,全面启动鬼谷子文化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加快卫国故城遗址保护项目建设步伐;打造石林红色旅游区,捆绑创建石林—鹤鸣湖—张家大院—李家大院4A级旅游景区。

  牵头单位:市旅游局

  责任单位:市水库建管局、鹤壁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文旅集团,各县区政府

  (二)文化创意产业

  发展目标:到2019年,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进一步壮大,产业布局进一步合理,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达3%以上,培育年产值超5000万元骨干文化企业5个、超千万元文化企业10个,新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3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个,为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奠定坚实基础,使鹤壁成为中原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

  主要任务:以建设华夏文明传承保护创新区为目标,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实施重点规划引领、品牌活动提升、园区基地示范、跨界融合发展、人才培育引进等五大工程,打造浚县古城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民间工艺特产产业园区、朝歌主题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一批省级文化产业园区,抓好牛派艺术文化产业基地、鹤鸣湖影视基地、“鹤壁瓷都”文化产业基地等特色基地建设,推进朝歌里人文小镇、国立光电、华宝动漫、三阳光电裸眼三维(3D)等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亮点。

  牵头单位:市文产办

  责任单位:市文联、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旅游局、文旅集团,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

  (三)健康养老产业

  发展目标:到2019年,健康养老产业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基本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设施齐全、服务完备的鹤壁市健康养老产业体系。

  主要任务:实施“133”产业发展提升行动,即编制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规划,抓好高端健康养老产业园区建设、中等规模健康养老项目建设、基础性养老服务等三个发展重点,推进健康养老与医疗卫生、休闲旅游、互联网等三个产业的融合发展。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鹤壁恒大养生谷项目、淇滨区淇滨中澳养老服务园项目、淇滨区上峪乡鹿厂村养老小镇项目、山城区豫北仁和医疗养老中心续建项目、淇滨区淇林小镇养老项目、鹤山区中医院建设项目、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业集团养老项目的招商、落地、建设和运营,切实增强健康养老产业对相关产业的渗透提升和带动能力。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管理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体育局、旅游局,各县区政府、宝山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管委、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

  (四)新型物流产业

  发展目标:到2019年,新型物流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5%以上,公路货物周转量年均增速保持在9%以上,物流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初步构建完整的新型物流产业链条,努力打造豫北重要物流节点城市。

  主要任务:以物流载体建设工程、龙头企业培育工程、专业物流培育工程、公共平台搭建工程、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工程、新型物流招商工程为抓手,以冷链物流、保税物流、煤炭物流等专业物流为重点,加快煤炭物流储配加工基地、玖州国际物流园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大用运通物流—保税国际免税店、中煤远大煤炭电商平台、钜桥商贸物流园区、宝山危化品物流项目、浚县豫北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大丰购物广场、山城区农商城、永达现代农业物流园等载体建设,不断提升专业化、现代化、信息化水平,提升新型物流产业服务能力。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交通运输局、工商局、口岸办,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

  (五)网络经济

  发展目标:到2019年,全市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能力明显提升,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25%以上,创建一批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和基地,引领、示范和辐射效应进一步增强,电子商务生态体系基本完善,网络经济产业快速发展。

  主要任务:以“互联网 ”、电子商务、新业态培育为重点,实施七大工程:重点产业电商应用深化工程、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程、跨境电商产业链构建工程、电子商务载体建设工程、电商专业人才培养工程、电子商务品牌树立工程、网络经济产业招商工程。围绕我市特色产业,持续培育“互联网 农业”“互联网 家居”等行业品牌,重点支持淇滨区呼叫中心、双创园区,农业硅谷、鹤壁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天章电商园区、邮政电商孵化园区、民鑫园区等电商载体建设;推进淇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工作;抓好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示范基地创建。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业局、口岸办、鹤壁海关、鹤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各职业院校,各县区政府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工作体系。建立健全与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相适应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现代服务业工作领导协调机构,市“2 3”现代服务业专项行动工作班子要发挥好统筹协调、督导督查作用,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定期组织工作会议和观摩活动,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各产业小组要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形成合力,主动做好项目谋划、开放招商、企业服务等工作。各县区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推进机制,结合实际制订出台具体工作计划。

  (二)推进重点项目。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拉动现代服务业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坚持招大引强,统筹推进一批具有引领性、支撑性、带动性的现代服务业大项目签约、落地和建设,积极争取一批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进入国家、省产业规划和重大项目计划,加强重大项目跟踪和监测分析,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三)培育优势企业。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引导现代服务业企业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为重点,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促使服务专业化、社会化、品牌化,不断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技术含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壮大企业规模,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和行业龙头集中,推动骨干企业做强做大,鼓励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四)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放宽服务领域市场准入,凡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现代服务业领域,全部向社会资本开放。提高行政效率,进一步简化登记、许可、立项、规划、土地、环保、建设、卫生、消防等审批验收环节和程序,取消不必要的中间流程,压缩审批时限。规范市场秩序,实现政府职能从“重审批”向“重监管”转变,加强对市场主体和经营活动监管。严格执行现代服务业用水、用电、用气与工业同价政策。

  (五)加强人才保障。加大现代服务业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创建各类招才引智平台,多渠道引进国内外高层次、复合型的现代服务业人才。根据市场需要,有计划地开设现代服务业急需的专业,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培养所需人才。完善以知识资本化为核心的激励机制,积极推进技术入股、管理入股、股票期权激励等新型分配方式招揽人才。

  (六)强化统计分析。健全全面反映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加强现代服务业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统计工作,完善对现代服务业重点产业、新兴产业的统计,建立行业统计和运行监测分析季报制度,加强数据分析,完善评价指标,促进统计信息的交流与资源共享。

  附件:1.鹤壁市全域旅游发展提升三年行动方案

  2.鹤壁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升三年行动方案

  3.鹤壁市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提升三年行动方案

  4.鹤壁市新型物流产业发展提升三年行动方案

  5.鹤壁市网络经济发展提升三年行动方案

  
附件1

  鹤壁市全域旅游发展提升三年行动方案

  (2017—2019年)

  为充分整合鹤壁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厚重的文化积淀,加快推进全市“一河一城一群一带”建设步伐,努力实现鹤壁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域策划、总体提升、规划引领、远近结合、创新机制、打造品牌”为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内涵和现实价值,全面进行整合、提升、推介,配合国家“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培育成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支点。

  二、发展目标

  到2019年,新创建国家4A级以上旅游区3家,其中1家5A级旅游区;新创建10家星级饭店,其中1家5星级饭店;新创建5个以上国家级旅游品牌,其中淇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浚县农场善堂林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庄园”、大伾山创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淇河生态区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淇河湿地创建“国家湿地公园”,纣王殿、桑园、赵庄等创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培育1家旅游上市公司。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及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速在15%以上,旅游收入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8%以上,打造南太行重要旅游集散地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三、重点工程和责任分工

  (一)重点规划编制工程

  1.2017年完成《盘石头水库坝后综合利用概念规划》编制工作。(责任单位:市水库建管局)

  2.2017年下半年完成《浚县博物馆布展设计方案》编制和报批工作。2018年上半年完成《大伾山摩崖大佛及石刻保护规划》《浚县古城墙和文治阁保护规划》编制和报批工作。2019年上半年完成《浚县大伾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碧霞宫保护规划》编制和报批工作。(责任单位:浚县政府)

  3.2017年10月前编制完成《淇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朝阳山—灵山小镇创4A提升规划》。(责任单位:淇县政府)

  4.2017年完成《鹤壁淇河乡村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编制和报批工作。(责任单位:淇滨区政府)

  5.2017年编制完成《鹤壁市山城区红色石林片区旅游发展规划(2017—2030年)》。(责任单位:山城区政府)

  6.2017年完成《五岩山旅游区发展详规》编制并通过专家评审;完成《“北斗七星”传统村落群保护性旅游开发建设规划》编制。(责任单位:鹤山区政府)

  (二)重大项目推进工程

  1.浚县古城项目

  以浚县古城为龙头,突出“三古三教”内涵,完善浚县古城基础设施,力创国家5A级旅游区。

  (1)2017年完成浚县古城县衙、西城门楼、端木翰林府布展工作;完成古城建成区旅游标识、导览图、旅游厕所整改提升工作;完成北城门广场、东城门广场、南城门广场、北城门、电影院公厕、李公馆、海棠谷、遏云楼8个项目工作;开工建设南北大街立面改造、东大街修复整治、西大街立面二期改造、古城旅游区停车场4个项目;完成大伾山景区沿路标志牌、垃圾箱和休息设施等改造提升。将浚县古城备案为景区。(责任单位:浚县政府)

  (2)2018年完成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方案设计,西北片区老四合院、遗产中心、备战桥等修复和西岸环境整治工作;完成运河博物馆项目主体建设;大伾山旅游区、浮丘山旅游区建成3处3A级旅游厕所;申报浚县古城(大伾山、浮丘山、姑山、古运河、古粮仓)创国家5A级旅游区。(责任单位:浚县政府)

  (3)2019年完成运河博物馆布展工作;完成古城全部基础设施建设;黎阳仓遗址、运河博物馆各建1处3A旅游厕所;每年重要节假日组织好特色旅游活动。大伾山风景名胜区创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责任单位:浚县政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淇河生态旅游带项目

  (1)淇河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2017年,在淇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规划范围内,按照《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评估评分标准(试行)》和《鹤壁淇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完善提升湿地保护、恢复、科研、宣教和管理等内容,达到国家湿地公园验收标准。推动金山、天然太极图景区市场化运作。2018年,加大淇河湿地公园、金山寺、天然太极图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景区文化内涵,突出生态休闲功能,扩大景区品牌影响力。湿地公园等项目建成运营,并备案为景区。2019年联合淇河沿线重点景区申报国家5A级旅游区。(责任单位:淇滨区政府、淇县政府,市林业局、河南鹤壁国土开发有限公司)

  (2)淇河乡村旅游度假区项目。2017年,开发运营桑园小镇一期项目,重点完成桑园—白龙庙片区的建设运营。桑园小镇创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018年,完善园区内部交通网络体系,完成度假区解说系统、环卫系统建设,扩展休闲类旅游项目,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白龙庙积极创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019年,在提升桑园—白龙庙景区等8个村庄开发建设的基础上,列入淇河沿线重点景区申报国家5A级旅游区。(责任单位:淇滨区政府)

  (3)大赉店遗址公园暨淇河旅游景观带项目。2017年,完成项目规划方案的编制和申报,完成大赉店村剩余民房的拆迁清理,为遗址保护利用创造条件。2018年,实施国家文物局批复后的规划方案,提升完善淇水诗苑和淇水乐园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建立场馆陈列展台,配套文化旅游设施,建成大赉店遗址公园,列入淇河沿线重点景区申报国家5A级旅游区。(责任单位:淇滨区政府)

  (4)天赉水街项目。2017年,将天赉水街项目纳入到海绵城市水系治理项目,开工建设其配套服务设施。2018年,依托城市景观渠,在天赉渠规划建设“生态休闲一条街”,以河道为空间主轴,建设休闲酒吧文化区、亲水观水区等片区。2019年,建成集休闲、旅游、娱乐于一体的特色城市滨水风貌街区,列入淇河沿线重点景区申报国家5A级旅游区。(责任单位:淇滨区政府)

  (5)淇河城区段旅游项目。2017年,依托朝歌文化园等景点,围绕水上旅游和夜游景观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完善服务措施,初步具备接待条件。2018年,挖掘殷商历史文化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规划建设淇水关小镇。2019年,将淇河城市段打造成集观光、游览、娱乐为一体的城市观光带,列入淇河沿线重点景区申报国家5A级旅游区。(责任单位: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市国资局)

  (6)盘石头水库坝下风景区项目。2017年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开工建设景区大门、生态停车场、水上乐园等一期项目。2018年以水上漂流、水上乐园、冰雪世界、休闲养老等互动参与性项目和餐饮住宿为主,主要建设“四区、四带、一中心”。2019年融合自然观光、生态体验、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四大主题,列入淇河沿线重点景区申报国家5A级旅游区。(责任单位:市水库建管局、国资局,淇滨区政府)

  3.“一群一带”乡村旅游项目

  (1)2017年,打造“云梦山 古灵山 摘星台”“油城 凉水泉 灵山小镇 石老公 纣王殿”“云梦山 摘星台 荆轲冢 秦街”旅游线路,纣王殿村力创“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018年结合各自优势,突出当地特色,搞好民俗秦街、花海油城、艺术东掌、水美纣王殿、情义石老公、凉水泉石头城、灵山小镇音乐文化节以及赵庄村荷塘月色、赵庄味道等特色旅游品牌建设,形成乡村旅游品牌和亮点。赵庄村创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纣王殿景区启动创建国家3A级旅游区。2019年,秦街村创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责任单位:淇县政府)

  (2)“北斗七星”传统村落群。2017年,完成《“北斗七星”传统村落群保护性旅游开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完成黄庙沟村至东齐村、静居寺段道路建设;完成施家沟村、黄庙沟村、西顶村、东齐村停车场和旅游厕所、村内石板路修复、戏台整修等建设项目;完成王家辿农耕文化博物馆建设项目;启动张家沟村、西顶小镇发展规划编制。2018年,完成东齐村大石楼回到旧时光风貌展项目设计,完成张家沟村、西顶小镇发展规划编制;提升西顶民宿基础设施建设,营造高端休闲旅游氛围;佛头山农庄基本建成设施完备、功能齐全、项目丰富、旅游链条完整的特色农业休闲区。2019年,完成黄庙沟游客接待中心建设项目、张家沟民居石屋整修项目;“北斗七星”传统村落群七个村落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厕所、游览道路建设完成,“北斗七星”形成系统,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实现配套;搞好西杨邑特色古村落建设,力创“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责任单位:鹤山区政府)

  4.南太行旅游区项目

  (1)2017年云梦山旅游区打井一眼解决水源问题,使主景区瀑布、水帘洞入口瀑布、大草原八卦城南侧水系景观建成开放。2018年,对云梦山入口区停车场进行扩建,规划建设新山门、售票中心、游客服务中心,完成3处旅游厕所的改造升级,新建3A级旅游厕所1处。2019年,与朝阳山—古灵山景区捆绑联创5A级旅游区。(责任单位:淇县政府)

  (2)2017年,完成古灵山景区2处旅游厕所的改造升级。2018年按照《古灵山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做好景区索道、水系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凉水泉村石头村落高端民俗休闲区打造。(责任单位:淇县政府)

  (3)2017年朝阳山—灵山小镇联合争创4A工作。高标准完成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山门、垃圾环卫、3A级旅游厕所、导引标识、游客步道、安全护栏、新景点打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景区旅游线路打造、导游词编撰、景区软件资料编写整理等工作。(责任单位:淇县政府)

  (4)朝歌文化内涵提升工程。2017年朝歌博物馆项目按照国家标准对政府划定的3100平方米馆舍进行施工建设,搞好安防技防的设备安装工作,力争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风险单位和博物馆开放条件;全面启动鬼谷子文化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力争2019年申遗成功。(责任单位:淇县政府)

  (5)卫国故城遗址保护项目。2017年,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完成项目用地附作物普查、林地排查、涉及农户调查、项目用电等前期工作。2018年,与全县“一带两廊五公园”同步推进,力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责任单位:淇县政府)

  (6)五岩山景区提升工程。2017年,完善五岩山旅游景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标识标牌系统;增植药草、药树,建立艾草药材种植基地和加工基地;开设艾灸堂和药膳堂特色餐饮项目。2018年,举办孙思邈养生文化研讨会,开办中医讲堂,增设中医药文化景观5处,建设停车场2处,进一步彰显药王文化特色。2019年,建设五岩山至枫树林、佛头山的游览步道,延伸旅游线路。(责任单位:鹤山区政府)

  5.石林红色旅游区项目

  (1)石林红色旅游区建设。2017年启动石林会议旧址道路、路灯、绿化等工程建设,全面推进石林会议旧址、刘邓指挥部的修复建设工程。2018年开始对古柏街、旧民居、将军岗进行复建;完成景区的地下电线铺设改造。中石林村争创“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019年,将石林会议旧址打造成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红色旅游胜地,争创国家4A级旅游区。(责任单位:山城区政府)

  (2)鹤鸣湖旅游区建设。2017年,开工建设汤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河道综合整治、流域内污染整治、水环境生态修复、沿岸生态景观建设等工程,编制《鹤鸣湖整体规划》。2018年对现有硬质护岸进行生态化改造,加强沿岸景观带建设,构建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道景观。2019年建成碧湖旭日、秋岛拾金、木屋观鸟、翠岗晚霞、画舫凌波、郑店花海、荷塘揽月、星夜霓虹“鹤鸣湖八景”,打造“五彩石林、乐水小镇”品牌,与石林红色景区捆绑争创国家4A级旅游区。(责任单位:山城区政府)

  (3)张家大院、李家大院修复建设。2017年对建筑本体进行修复,编制完成《张家大院文物修缮保护方案》《鹤壁市李家大院文物修缮一期工程方案》,对李尚书府进行维护整修,旅游路线基本成形;投资300万元对肥泉村环境进行整治。2018年对张家大院进行全面修缮,建成具有中原特色和地区知名度的传统村落;对沿大胡村汤河河道进行综合治理。2019年进一步完善汤河河道的综合治理,扩大李家大院规模,完善张家大院基础设施,逐步彰显汤河文化价值;依托汤河建设一个融合商业服务、休闲旅游、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特色小镇;与石林红色景区捆绑争创国家4A级旅游区。(责任单位:山城区政府)

  (三)文化旅游宣传提升工作

  1.与中央省级新闻媒体对接,力争每年在中央级新闻媒体播发文化旅游相关稿件10篇(条)以上,在省级新闻媒体播发文化旅游相关稿件60篇(条)以上。每年在中央电视台至少投放1个常年广告,播出1个以上专题片。(责任单位:市委外宣办、市广播电视台、旅游局)

  2.每年开办专栏,及时报道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和项目建设进度;开展鹤壁旅游摄影采风活动。(责任单位:鹤壁日报社)

  3.电视宣传。规划期内开设专栏,拍摄专题片,宣传我市旅游资源。(责任单位:市广播电视台)

  4.网络宣传。2017年,全市4A级景区实现WIFI全覆盖,开办微信公众号。2018年,推进市、县区和各旅游行业单位的网站建设,完善和开通政务版、资讯版、手机版、商务版,有效发挥旅游网络远程推介促销作用。2019年全市4A级旅游区逐步实现智慧旅游。(责任单位:市旅游局,各县区政府)

  5.2017年下半年开始,设置户外广告牌,宣传我市文化旅游景观,每半年更换一次。(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

  6.在我市和北京、郑州等地的高铁站、火车站和高速、机场、地铁以及城市核心区等设立旅游户外广告。(责任单位:市旅游局)

  7.以“四季游鹤壁”为主线,举办特色文化旅游活动。全市形成民俗文化节、中原文博会、中国诗河、樱花节、泼水节、云梦草原风情节等30个以上节会活动。浚县、淇县各至少有10项文化旅游节会活动,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各至少有5项文化旅游节会活动。(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市旅游局)

  (四)产业配套完善工程

  1.资源整合工程。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等途径,将有发展潜力的景区、饭店以及旅游商品、文化娱乐等企业有效整合,通过股份介入、融资兼并等方式,扩大资源存量、增加资本实力,多元化经营,培育1家上市企业。(责任单位:市国资局、旅游局)

  2.南太行旅游集散地。加快鹤壁旅游综合体建设,完善旅游咨询、游客集散、票务代理、特产展销、人才培训、自驾车旅游服务等功能,逐步建成南太行区域重要的游客集散地,力争2019年实现全域旅游服务功能。(责任单位:市国资局、旅游局)

  3.旅游交通设施。提升通往各旅游区以及旅游区之间公路主干线的等级标准,建设旅游景观道路,统一设计安装旅游引导标识,并开通旅游观光巴士。(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市交通运输局)

  4.旅游接待设施。推进以星级饭店、农家乐、自驾车营地为主的接待设施建设。引导各县区每年新增2—3家星级饭店和30—50家农家乐。2019年,力争新增1家五星级饭店。(责任单位:市旅游局)

  5.特色商品开发项目。增强现代旅游商品研发,不断进行改造提升,扩大种类,开拓市场,形成产业,各县区各培育10种以上旅游产品。2019年,全市力争10种以上旅游产品获得区域性乃至全国品牌。(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市旅游局)

  6.“人才强旅”计划。全市旅游行业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每年轮训一遍,不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技能。每年各县区引进各类旅游专业人才分别不少于10名,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市旅游局)

  四、工作要求

  各县区、各责任单位要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为总抓手,以深入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擎,以积极推进旅游大项目和品牌建设为载体,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市场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全力打造河南省特色旅游亮点和培育全国知名休闲度假目的地。重点抓好“七大行动”:

  (一)实施全域旅游行动。全域旅游是全国旅游发展的总体战略,是将一个区域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打造的工作目标。一是按照国家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有关精神,以“一河一城一群一带”为重点,搞好大伾山、云梦山等景区的功能提升,发挥旅游综合体、淇河生态区、浚县古城等重点项目的综合配套功能,形成全市“一区两带四板块”齐头并进的总体发展格局,努力打造河南一流、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南太行及周边地区旅游集散地。二是扎实开展淇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工作,为全市做好表率。

  (二)全市景区提升行动。旅游区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和支撑,也是推进全域旅游的重要抓手。一是按照国家旅游景区A级标准全面整改到位。二是全力支持提升景区品牌。指导朝阳山—灵山小镇、石林—鹤鸣湖—李家大院—张家大院等分别捆绑争创国家4A级旅游区,浚县古城—大伾山—浮丘山—姑山—古运河—古粮仓、淇河生态旅游带创建国家5A级旅游区;积极支持创建国家级旅游品牌。

  (三)打造鹤壁旅游品牌行动。一是加大媒体宣传力度,积极组团参加全国性和区域性旅交会,全力做好户外广告宣传,认真搞好网络远程促销。二是加大国内客源市场开发深度,大力举办“四季游鹤壁”系列宣传营销活动,精选山水游、乡村游、文化游、红色游等多条旅游线路统一对外推介。三是加大境外客源市场拓展广度,抓住国家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机遇,面向东南亚和欧美等国外旅游市场宣传推介。

  (四)深化旅游厕所革命行动。落实《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和河南省有关旅游厕所建设管理要求,三年全面完成新建改建目标任务,特别是全力推动第三卫生间建设。

  (五)乡村旅游扶贫行动。重点推动提升乡村旅游升级发展,打好旅游扶贫攻坚战。一是围绕“一群一带”加快南太行传统古村落群开发建设。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和国家扶贫政策,积极整合旅游扶贫重点村旅游资源,进一步完善村内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二是打造淇河乡村旅游度假区。积极做好督促、引导和服务沿淇各村落的乡村旅游发展工作,引导沿淇相关单位做好古村落保护、旅游开发、项目设计、规划编制、资金争取等各方面工作。三是加大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组织举办各类专业技能培训班,扩大就业扶贫门路。

  (六)提升公共服务体系行动。一是旅游集散和咨询服务体系,做好现有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咨询热线、旅游网站、微博微信等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营管理,加快推进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设。二是旅游标识体系,协调交通运输部门,尽快完善3A以上景区在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城市道路沿线、“最后一公里”通道的旅游交通标识建设,指导提升星级饭店、旅游购物店等中外文引导标识设置水平。三是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加强旅游与统计、公安、工商、外事、交通运输等部门和互联网、通讯、大数据等企业的协作,推进景区无线网络(WIFI)全覆盖,建设景区智能监控、电子门票、自助导游、景区流量发布系统,提高景区管理服务和网络营销水平。启动建设鹤壁旅游数据中心,各县区也要建设数据中心。

  (七)优化旅游市场环境行动。一是加强诚信建设。在旅游行业推行“诚信经营、优质服务”,使“诚信立业”成为旅行社、饭店等旅游行业共同遵守的一条基本服务准则。二是加强市场监管。坚持依法治旅,强化旅游联合执法,净化旅游市场环境。三是加强旅游安全保障,以安全保发展、促发展。四是加强旅游志愿者服务。以县区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重点旅游区、重点星级饭店为主,建设20个旅游志愿服务站、志愿服务岗和流动志愿服务站;评选树立一批“先锋队伍”进行表彰和宣传。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充分发挥各级旅游发展协调机构作用,抽调得力人员组成工作班子,形成政府主导、主管部门专抓、相关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工作体系。

  (二)整合资源,规划先行。我市文化旅游资源点多面广,要按照“优势互补、差异发展,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文化旅游资源普查、分析和论证,推动资金、资源、人才、技术向优势景区、优势项目集中,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开发。

  (三)创新机制,激发活力。一要创新管理体制,政府部门要做好战略规划者、环境营造者、服务提供者和市场监管者。二要创新经营机制。探索景区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效益。要拉长产业链条,做大做强综合型文化旅游产业。三要创新自律机制。推进相关协会建设,引导景点、饭店和旅行社之间的横向联系,增强行业凝聚力。

  (四)开放招商,借力发展。要将开放招商作为旅游产业借力发展的关键,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一要扩大开放。各级各部门要打破地域界限和行业壁垒,在交通网络、市场营销、整体推介、景区联动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二要强力招商。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大型旅游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到我市投资文化旅游产业。三要务求实效。积极开展针对性招商活动,努力促进项目落地。

  (五)加强督查,确保落实。为强化责任落实、工作落实和效果落实,市文化创意和休闲旅游产业组要加大督查力度,对重点工作推进快、成效显著的,及时通报表扬;对工作抓得不紧、落实不力、任务欠账大的,随时通报批评。通过强有力的督促检查,努力形成比进度、比质量、比效果,全力以赴攻难点、集中精力抓突破的工作氛围。

  
附件2

  鹤壁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升三年行动方案

  (2017—2019年)

  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动中央要求的文化产业2020年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目标在我市加快实现,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大力实施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战略部署,以建设华夏文明传承保护创新区为目标,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坚持传统文化产业与新兴文化产业并重、国有文化产业与民营文化产业并进、规模扩张与产业升级并举,优化布局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路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我市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9年,建成一批先导性、战略性、支撑性作用强的文化产业园区,扶持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骨干文化企业和市场前景好、效益好的中小型文化企业,培育一批创意新颖、跨界融合的新兴文化业态,打造一批与旅游文物、人文历史等深度融合的重点项目,文化产业初具规模,市场体系得到完善,产业综合实力、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基本形成地域特色鲜明、主导产业突出、布局结构合理、市场繁荣有序、机制富有活力、创新能力较强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使鹤壁成为中原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

  (二)具体目标

  ——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提高,到2019年达到3%以上,为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打下坚实基础。

  ——市场主体进一步壮大。资源整合和招商引资取得新的进展,形成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原创品牌、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培育年产值超5000万元骨干文化企业5个,年产值超千万元文化企业10个。

  ——产业布局进一步合理。根据各县区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整合资源,差异化发展,协调推进,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功能区域,产业布局更趋合理。到2019年新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3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个。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手工艺品、演艺娱乐和旅游等传统业态得到提升,信息、传媒、创意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以产业集群为平台、主导产业优势突出、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结构体系。

  ——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信息、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实现合理流动,生产、流通、消费等链条得到拓展完善,基本形成要素完备、门类齐全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消费市场。

  ——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广泛运用数字、网络和软件技术,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初步形成,文化企业的装备水平和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幅提高,原创能力和研发能力明显提升。

  ——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产业扶持政策更加完善,发展环境得到优化,文化招商和引进品牌文化企业成为招商工作的重要内容,民营文化企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三、重点工作和责任分工

  (一)重点规划引领工程

  1.2017年编制完成《鹤壁市“十三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责任单位:市文产办)

  2.2018年至2019年完成各县区文化创意产业规划编制工作。(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

  3.编制重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规划。2018年至2019年纳入创建计划的“三园区三基地”的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完成。(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

  (二)品牌活动提升工程

  4.继续抓好中原(鹤壁)文博会、中国诗河·鹤壁诗歌文化节、樱花文化节等系列活动,不断增加文化创意元素,提升办会质量和层次,在中部地区打造系列节会品牌。(责任单位:市文产办、文联,浚县政府、淇滨区政府)

  5.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举办首届中国鹤壁创意设计大赛,以后每两年举办一次,逐渐使之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创意活动品牌。(责任单位:市文产办)

  (三)园区基地示范工程

  6.以“三古三教一文化”(古运河、古城墙、古粮仓、道教、佛教、儒教、民俗文化)为重点,做好文化资源发掘和创意产品打造,创建省级浚县古城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017年明确运营主体,制定创建计划,整理基础资料。2018年完善基础设施,达到申报条件。2019年通过省级验收。(责任单位:浚县政府)

  7.依托泥塑、石雕等民间特色工艺,以屯子镇石雕城和杨玘屯泥塑等现有重点企业为基础,整合资源,完善设施,拉长产业链条,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要素较为齐全的民间工艺特色文化产业园区。2017年完成资源整合与资料准备,2018年完成申报,并通过省级验收。(责任单位:浚县政府)

  8.以朝歌文化园、文化风情街为依托,以中原(鹤壁)文博会为载体,融合特色演艺、工艺美术、民俗文化、动漫创意等新型业态,打造朝歌主题文化创意产业园区。2017年组建创建机构,制定创建方案,启动创建工作。2018年完善基础设施,充实文化元素,形成文化特色。2019年完成申报,并通过省级验收。(责任单位:市文产办,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

  9.以牛派艺术为依托,以戏曲表演、影视拍摄、卡通形象等系列产品为支撑,从作品生产、人才培养、舞台与影视融合、衍生产品打造等入手,进行全产业链包装,用3至5年时间建成牛派艺术文化产业基地。2017年至2018年做好前期工作和规划,2019年启动创建工作。(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10.利用山城区现有基础,抓好鹤鸣湖基础设施和五彩石林配套建设,促进影视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快速发展,努力打造在全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影视产业特色基地。2017年启动创建工作,2018年完善各种条件,达到创建标准,2019年完成申报,并通过省级验收。(责任单位:山城区政府)

  11.抓好鹤壁窑的文化发掘和产品研制,扶持企业搞好开发和经营,建设“鹤壁瓷都”文化产业基地。2017年成立鹤壁瓷文化研究会,做好文化整理、研究和传播工作。2018年依托鹤壁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做好市级“大师”评选,并培育推荐一批省级和国家级“大师”,提高鹤壁瓷的美誉度和市场价值。2019年做好鹤壁瓷的包装和推广工作,并规划建设鹤壁瓷文化产业基地。(责任单位:鹤山区政府)

  (四)跨界融合发展工程

  12.实施“文化 旅游”工程。围绕淇河文化、民俗文化、朝歌文化、牛派艺术、古村落文化等,推出一批新的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到2019年,全市特色文化旅游线路达到5条,二日游、三日游和度假体验游成为旅游主体。(责任单位:市旅游局)

  13.实施“文化 城建”工程。以朝歌里人文小镇、灵山小镇、淇林小镇为基础,进一步推动文化创意与城市建设融合,实现城建、商业和文化的共赢发展。到2019年,3个小镇成为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中心。(责任单位:淇县政府、淇滨区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

  14.实施“文化 制造”工程。推动文化创意渗透到智能家居、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等更多制造业的产品设计、研发、销售流通、宣传推广等过程,提升文化创意和设计创新与工业产品融合度。重点扶持国立光电、华宝动漫等文化创意企业发展。到2019年,国立光电文化创意产品总产值达到1.2亿元。(责任单位:淇滨区政府)

  15.实施“文化 科技”工程。加大文化与科技融合力度,提升创意产品市场化能力。重点抓好三阳光电裸眼3D等创意产品开发,提高产品数字化水平,扩大产业规模,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亮点。到2019年,三阳光电文化创意产品年产值达到1亿元。(责任单位:开发区管委)

  16.实施“文化 农业”工程。以文化扶贫为契机,引导社会资本建设农业推广平台,组织开展农业创意活动,促进农民增收。动员并协调市文化产业协会、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文创有限公司、秋天童话商贸公司等行业组织和企业,搭建销售平台,培训农民艺人,包装农副产品,建设农创基地等,为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到2019年秋天童话农业创意基地、清风小镇文化创意园区等带动农民就业达到2000人以上,帮助山区500至1000人脱贫。(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

  (五)人才培育引进工程

  17.将文化产业纳入市内高校及各级党校干部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对文化产业的认知和重视程度。(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委党校)

  18.支持鹤壁职业技术学院、鹤壁汽车工程学院等院校和各种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开设分院和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培养各类文化产业人才。(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19.树立新的人才使用观,在用足用好本市人才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引进文化创意人才和文化经营人才等文化创意产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服务。(责任单位:市人才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立党政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

  (二)政策倾斜。发展改革、财税、金融、国土资源等部门要加强协调对接,在项目审批、金融支持、税收减免、用地保障、人才引进等方面用足用好优惠政策,用政策“洼地”构筑文化创意产业的“高地”。用好省级高成长服务业专项引导资金、市级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积极引导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及各类投资机构投资文化领域。根据文化产业发展需要,逐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大力培育和扶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重点文化企业。

  (三)加强督导。建立奖励和问责机制,定期考核并予以奖惩。市文产办要加强任务分解,建立工作台账,按时间节点进行督导。各县区要把工作细化、量化、具体化,重点项目要明确专人跟踪服务。

  
附件3

  鹤壁市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提升三年行动方案

  (2017—2019年)

  为加快推进全市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根据《鹤壁市2017年转型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行动计划》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培育壮大健康养老产业为主线,以扶持健康养老产业骨干企业、实施重大健康养老产业项目、建设健康养老产业园区为重点,着力推进资源整合融合,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布局,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切实增强健康养老产业对相关产业的渗透提升和带动能力,努力把健康养老产业培育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工作目标

  实施“133”产业发展提升行动,即编制一个规划,抓好健康养老产业三个发展重点,推进健康养老与三个重点产业融合。2017年为产业发展阶段,编制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规划,签约1—2个高端产业园区,规划建成一批中等投资规模产业项目,做好基础性养老服务。2018年为产业提升阶段,重点推进健康养老与医疗卫生、休闲旅游、互联网融合发展。2019年,健康养老产业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基本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设施齐全、服务完备的健康养老产业体系。

  三、工作任务

  (一)编制一个规划

  编制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规划。组织专家对我市健康养老产业进行研讨,把准产业定位,研究产业政策,谋划产业项目,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市及各县区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定位、项目选址、项目规模及工作计划,把医疗卫生、休闲旅游、文化体育融于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规划。2017年完成规划编制。(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民政局、城乡规划管理局、国土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体育局、旅游局,各县区政府)

  (二)抓好健康养老产业三个发展重点

  1.积极引进高端健康养老产业园区。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来客商投资我市健康养老产业,建设集老年产品用品研发、高端养老机构、医疗机构、老年大学、文体中心于一体的养老产业园区,既为我市高收入老年群体提供多样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养老服务,又辐射周边地市,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我市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休闲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引进健康养老养生产业服务机构,引导房地产企业采取引进合作伙伴、房产返租等形式,完善健康养老养生配套服务设施,打造健康养老养生型社区。2017年重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鹤壁恒大养生谷、淇滨区淇滨中澳养老服务园和淇滨区上峪乡鹿厂村养老小镇项目招商,力争年内鹤壁恒大养生谷项目落地开工,打造鹤壁“健康养老 休闲旅游 医疗服务”的高端健康养老产业品牌。(牵头单位: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淇滨区政府,配合单位:市商务局、城乡规划管理局、旅游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体育局、民政局)

  2.发展一批中等规模健康养老项目。鼓励中小型养老服务企业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形成一批品牌知名、竞争力较强、服务功能完备、覆盖面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养老服务企业;鼓励中小型养老服务企业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支持其连片辐射、连锁经营、统一管理,打造特色品牌;鼓励专业养老服务企业、家政企业、物业企业及各类社会组织等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紧急救助等服务。加强300张床位以下特别是医护型、养护型、临终关怀型养老机构建设。2017年每个县区都要规划2—3个此类项目,重点推进山城区豫北仁和医疗养老中心续建项目、山城区福苑老年公寓新建项目和山城区爱心老年公寓改建项目,确保3个项目年内投入使用。市老年公寓将完备的标准化管理与运营经验做为行业优势资源向省内外输出,打造鹤壁养老服务标准化品牌。协调推进浚县老年公寓项目、淇滨区淇林小镇养老项目、鹤山区中医院建设项目、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业集团养老项目,2019年达到80%以上项目建成投用。(牵头单位: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各县区政府)

  3.扎实做好基础性养老服务。一是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进一步开发和完善服务内容和项目。2017年扶持成立3—5个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二是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高设施覆盖率。2017年建设12个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80个农村幸福院,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50%和40%以上。到2019年,社区养老、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服务设施覆盖90%以上的城市社区、8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三是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市、县区民政部门每年对老龄工作人员不少于1次业务培训,市民政部门每年对全市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不少于2次业务培训,各县区民政部门对辖区内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不少于1次业务培训。四是落实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投融资及金融、信贷、保险部门扶持、项目规划审批、土地使用、税费减免、政府补贴、培训和用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等优惠扶持政策,加快推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牵头单位: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各县区政府)

  (三)推进健康养老与三个重点产业融合发展

  1.健康养老与医疗卫生融合发展。统筹全市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各方资源,创新体制机制,加强部门协同配合,打通医养结合政策通道,加快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衔接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功能互补。2017年确定淇滨区、淇县为医养结合试点县区,市老年公寓、市老年康复医院为医养结合试点项目,开展医养结合相关工作。医养结合政策体系、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初步建立,符合需求的专业化医养结合人才培养制度基本形成,建成一批兼具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质、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逐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能力。全市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导诊、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60%以上的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的比例达到10%以上。2019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具备为入住养老机构(含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能力,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功能更加完善,与医疗机构合作更加紧密,医养结合模式更加成熟。(牵头单位: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配合单位:市民政局,各县区政府)

  2.健康养老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充分利用我市丰富旅游资源,积极开发山水观光型、休闲度假型、生态旅游型、温泉养生型旅游线路,筹划、建设一批适合老年人的旅游路线供其观光、休闲、康复。规划建设一批集自然景观、体育活动和生态健身为一体的休闲运动设施和主题公园。加快发展徒步、登山、野外拓展等户外健身运动,规划建设一批户外运动通道、设施,提供较为完备的户外健身运动服务。重点推进浚县古城、淇河生态旅游带、南太行特色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休闲区项目建设,完善交通、接待、特色商品开发等产业配套工程。2017年市老年公寓在海南文昌投资的养老机构建成投用,同时与无锡伾州、山东泰安、湖南长沙等多家养老机构联盟,进一步拓展旅居养老、候鸟式养老等多种养老形式。(牵头单位:市旅游局,配合单位:市城乡规划管理局、国土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体育局、民政局,各县区政府)

  3.健康养老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一是依托12349居家养老信息平台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援、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综合性养老服务。通过“中国鹤壁”智慧城市平台上的“互联网 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助医助药、助餐助浴、生活代办等服务。借助健康智能终端,利用健康数据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和老年人健康管理。2017年以淇滨区为试点,向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发放健康智能终端,活动惠及3000名老年人,2018年全面实施。二是搭建老年产品用品信息化网络平台。2017年从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中筛选30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10家服装生产加工企业,组成产业联盟,开展老年产品用品研发,搭建信息化网络平台,通过平台展示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2018年产品生产和网络平台建设初步形成规模,2019年打造产业品牌。三是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信息化发展。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加大我市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特色优势推介力度,提升我市中医药健康产业知名度。2017年开展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建立艾草药材种植基地和加工基地,开设艾灸堂和药膳堂特色餐饮项目。2018年举办孙思邈养生文化研讨会,开办中医讲堂,增设中医药文化景观,进一步彰显药王文化特色。(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民政局、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各县区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综合协调。市健康养老产业组统筹协调全市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工作,重点抓好产业规划制定、重大项目落地、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的工作。各县区要因地制宜,建立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协调推进机制,统筹协调推进本地区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与项目建设。

  (二)强化政策扶持。认真落实国家、省、市鼓励支持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进一步研究制定符合我市健康养老产业规律的政策措施,有效整合各项政策和资金,努力构建多元互补、融合共进的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格局。

  (三)建立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周碰头、月例会、季总结制度,定期梳理工作情况。各县区各部门要明确责任领导、联络人,建立工作台账,及时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具体工作推进中遇到重大事项要及时向组长或副组长汇报。

  (四)加强交流合作。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邀请专家来我市就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把脉会诊,提出意见建议。定期组织我市健康养老企业到先进地区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附件4

  鹤壁市新型物流产业发展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年)

  新型物流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为加快推进全市新型物流产业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市委九届二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市新型物流产业发展需要,以冷链物流、保税物流、煤炭物流等专业物流为重点,搭建“互联网 高效物流”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不断提升专业化、现代化、信息化水平,提升新型物流产业服务能力,做大产业规模,努力打造豫北重要物流节点城市。

  (二)发展目标。2017—2019年,全市新型物流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5%以上;公路货物周转量不断增加,年均增速保持在9%以上。到2019年,全市新型物流产业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初步构建完整的新型物流产业链条。

  二、重点工作和责任分工

  (一)物流载体建设工程

  1.钜桥商贸物流园区。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快递物流园规划建设,力争2017年9月底前编制完成概念性规划并做好项目策划包装,年底前启动建设;2018年年底前建成投用;2019年入驻快递物流企业10家以上,园区建设初具规模。(责任单位:淇滨区政府)

  2.煤炭物流储配加工基地。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力争2017年9月底具备储配煤条件,年底前铁路专用线具备运营条件,管带工程具备运营条件;煤炭运销量不断增长,2018年全年实现1000万吨规模;2019年发展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现代化煤炭洗选、仓储物流交易和省煤炭战略储备基地。(责任单位:鹤山区政府)

  3.玖州国际电商物流园。项目建设全面提速,2017年完成仓库、电商小总部等建设,商家开始入驻;2018年完成中原农贸城、冷链仓库及总部办公中心建设;2019年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园区全面投入使用。(责任单位:淇县政府)

  4.宝山危化品物流项目。积极整合宝山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危化品物流资源,2017年重点推进危化品智慧物流平台谋划招商,力争年底前达成初步合作意向;2018年启动危化品智慧物流平台建设,2019年平台上线运营。(责任单位:宝山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管委)

  5.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升级改造传统农贸市场,加快推进浚县豫北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大丰购物广场、山城区农商城等一批重点项目。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或冷链物流企业开展城市生鲜配送或蔬菜直通车业务,降低生鲜产品流通成本。(责任单位:市商务局,浚县政府、山城区政府)

  (二)龙头企业培育工程

  6.重点物流项目盘活。加大新大陆绿色农产品物流港招商工作,尽快确定项目投资主体,确保2017年年内重启项目建设,2018年项目建成投用。采用委托管理、物业租赁等多种方式,积极盘活宏昌物流园区,力争2017年委托管理公司全面入驻;2018年园区盘活取得成效,入驻企业达到20家以上。(责任单位:浚县政府、山城区政府)

  7.第三方物流企业培育。加大第三方物流企业培育和引进力度,降低制造业企业物流成本。力争到2019年,每个县区新增2家以上A级物流企业。(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

  8.强化政策资金扶持。利用政企沟通平台,定期向重点物流企业推送最新的政策信息,引导企业积极争取省级重点项目、专项基金和上级财政资金支持,努力提升本土物流企业的竞争力。(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发改委、交通运输局)

  (三)专业物流培育工程

  9.发展冷链物流。依托冷链食品龙头企业,加快推进永达现代农业物流园等项目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大型冷库、低温配送处理中心、检验检疫中心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鼓励浚县善堂、王庄等特色蔬菜及农副产品产地推进产地预冷、初加工、冷藏保鲜、冷链运输等设施建设,建立跨区域长途调运的冷链物流体系,到2019年初步形成专业化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责任单位:市商务局,浚县政府、淇县政府)

  10.发展保税物流。积极培育跨境电子商务,支持我市企业与河南航投、保税国际及郑欧班列合作,重点推进鹤壁跨境电商产业园、大用运通物流—保税国际免税店等项目建设,培育和引进一批跨境电商经营主体,形成进口商品体验集散分拨中心,到2019年,鹤壁市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全面建成投用。(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口岸办,开发区管委)

  11.发展煤炭物流。全力支持河南煤炭储配交易中心做大做强,利用三年时间将交易中心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煤炭交易中心,利用交易平台大数据,筹划编制区域煤炭价格指数,建立煤炭交易商征信体系、物流商征信体系,并逐步过渡为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责任单位:鹤山区政府)

  (四)公共平台搭建工程

  12.培育“互联网 高效物流”。发挥信息化在物流产业中的引领作用,加快推进中煤远大煤炭电商平台、大用运通物流公司信息交易平台等项目,力争中煤远大煤炭电商平台2017年投入使用,大用运通物流公司信息交易平台2018年完成信息楼建设、2019年平台建成投用。(责任单位:山城区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

  13.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强与物流领域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力争到2019年,在我市建立1—2个物流专业实训基地、人才交流基地或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为物流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五)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工程

  14.物流资源整合。加快建设各产业集聚区和工业园区的物流服务体系,确保2019年年底前各产业集聚区和工业园区均设有配套物流中心或转运中心,服务能力大幅提高。大力发展速递物流产业,规划建设浚县邮政邮件处理和仓储中心、集合式快递电商物流园。(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

  15.制造业物流分离。鼓励制造企业整合优化业务流程,分离物流业务,逐步将整合后的部分或全部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物流企业,2017年有关县区制定推进方案,2018年启动剥离试点工作。(责任单位:浚县政府、淇县政府、开发区管委)

  (六)新型物流招商工程

  16.招商项目谋划储备。围绕我市新型物流产业发展重点,依托各物流产业园区建设,从国内外市场需求出发,瞄准上下游产业链条,分级建立招商项目储备库,2017—2019年,每个县区要确保有2个亿元以上物流项目进入市年度招商项目库。(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区政府)

  17.签约项目跟踪落实。强化重点物流招商项目动态跟踪和协调服务,建立签约项目跟踪落实责任制,2017—2019年,每个县区要确保每年签约2个以上物流项目、落地1个物流项目。(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

  18.新型业态优先引进。突出新业态招商,加大知名物流企业和电商企业引进力度,力争引进一批智能公路港、电商产业园、电商孵化园等业态;加强与龙头企业对接,2017—2019年,力争每年新落地1个新业态物流项目。(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区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重点工作督导。新型物流产业组各成员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实施推进方案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对推进方案中所列的重点物流项目、重点企业和开放招商项目,所在县区要纳入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简化程序、缩短时限、联审联检,提供一站式服务。

  (二)建立工作推进机制。严格落实周碰头、月总结和季分析制度,具体工作推进中的重大事项及进展要向组长或副组长及时汇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等小组成员单位要定期向联络员反馈工作开展情况以及收集的问题,联络员要及时进行细化分解,建立工作台账。

  (三)建立市县衔接机制。各县区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对市新型物流产业组交办的事项,各县区要及时承接实施,明确责任领导、联系人,市产业推进组负责督导问题的解决进度,做到市、县区无缝衔接、各方齐抓共管、保证求实求效。

  (四)加强开放交流合作。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定期到外地拜访客商、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引入先进发展模式和新型业态。邀请行业专家和知名企业家到我市交流授课,不断提高我市物流企业家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

  
附件5

  鹤壁市网络经济发展提升三年行动方案

  (2017—2019年)

  网络经济是国家大力培育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战略举措。为加快全市网络经济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九届二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互联网 ”、电子商务、新业态培育为重点,加大电子商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的速度和力度,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拉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加快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坚持引进与培育相结合,加强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培育电商龙头企业,完善网络经济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电子商务服务能力、发展能力、应用能力,打造发展迅速、效益显著、特色鲜明的电子商务集聚中心、区域物流快递配送中心,形成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发展目标

  2017年,推动发展阶段。电子商务应用普及深化,营造氛围,培育“互联网 农业”“互联网 家居”等一批电商行业品牌,着重发展培育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加快电子商务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网络经济集聚发展,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20%以上。

  2018年,提升发展阶段。加强电子商务生态完善,打造与地方经济特色紧密结合、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网络品牌,加强电子商务应用、交易、法制等生态环境建设,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体系初步形成,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22%以上。

  2019年,全面推进跨越发展阶段。全市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能力明显提升,引领、示范和辐射效应进一步增强,电子商务生态体系基本完善,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25%以上,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三、重点工作和责任分工

  (一)重点产业电商应用深化工程

  1.加大工业重点产业电子商务应用。推进我市“3 2”工业重点产业,与中国网库、阿里巴巴、慧聪网、环球资源、世界工厂网等国内知名B2B(企业对企业)电商平台合作,扩大营销渠道;支持优势企业电子商务网站向行业电子商务平台转化,培育打造行业垂直电商平台;鼓励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增强产、供、销协同能力,开展产品网络化定制服务。重点支持清洁能源与新材料、绿色食品、汽车零部件与电子电器、镁精深加工、现代家居等重点产业垂直平台网站建设;鼓励传统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在采购、销售等环节开展电子商务应用,逐步向产品研发、品牌孵化等领域升级,开展产品网络化定制服务。(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商务局,各县区政府)

  2.加快商业互联网创新模式应用。推动商贸流通业电商化,提高流通效率,扩展流通渠道和市场空间。鼓励建设智能化家庭服务社区项目,推进电子商务进社区,推动旅游产业网上营销。2017年,支持全息实景城市项目、生鲜食品O2O(线上到线下)社区电商平台等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项目建设;引导浚县大伾山、浚县古城、淇县云梦山、淇滨区沿淇景点等旅游景区与猪八戒网、去哪儿网等国内知名旅游电商平台合作,拓宽网上营销渠道,并通过微信、自媒体等新兴方式进行营销宣传。(责任单位:市商务局、旅游局,各县区政府)

  (二)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程

  3.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作。淇县、浚县以电子商务进农村为抓手,完善县、乡、村三级网络体系,完善农村物流流通建设,促进工业品下乡、农产品上行双向流通渠道建设;继续推进淇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浚县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申报工作,积极推进益农信息社信息进村入户工程。2017年,淇县建设乡村服务站点40个;浚县力争成功创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规范益农信息社管理、提升其运营能力。2018—2019年,力争建成覆盖浚县、淇县县、乡、村,与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市商务局、农业局)

  4.大力开展电商产业脱贫攻坚活动。2017年,制定《鹤壁市电商流通产业扶贫实施方案》,通过政策引领,整合农村优势特色产品,培育农村电商环境,应用电商扩大农产品销路,帮助贫困村民脱贫。2018—2019年每年组织1—2次电商扶贫对接活动,引导涉农企业、农村经纪人、农村合作社与电商企业对接,应用电商促销当地农产品,发挥农村电商示范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周边贫困村民脱贫。(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区政府)

  5.支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引导各县区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支持淇县开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朝歌印象”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加强与阿里巴巴村淘、一亩田、乐村淘等知名农产品电商平台合作,拓宽特色农产品上行渠道。2017年,重点推进淇县一亩田网农之家项目运营,促销淇县农产品。2018—2019年,各县区结合实际,培育出本辖区的区域公共品牌。(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市商务局)

  (三)跨境电商产业链构建工程

  6.积极融入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2017年认真落实《鹤壁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争取尽快见效。2018年,引进全流程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充分利用国家支持政策,促进对外贸易跨越发展。(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口岸办、国税局、鹤壁海关、鹤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7.加快跨境电商园区建设。开发区以保税区申建为契机,着力打造跨境商务园区建设。2017—2018年加快推进我市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建设,完成园区建设和企业招商,争创省级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2019年,形成完整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责任单位:开发区管委,市商务局、口岸办)

  8.鼓励传统企业开展跨境电商应用。引导企业通过阿里巴巴、网来云商、世界工厂网、大龙网等第三方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重点支持外贸进出口企业开展跨境电商应用,加强海外营销渠道和海外仓建设,形成外贸新的增长点。(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市商务局)

  (四)电子商务载体建设工程

  9.加快电子商务园区建设。充分利用现有闲置写字楼、工业园区、仓储用房、物流园区等存量资源,兴办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和电子商务楼宇集群,形成电子商务功能区、电子商务产业园、电商创业园和电商楼宇等多层次的电子商务集聚发展平台,加快推进全市电子商务产业集群集聚和集约化发展。2017年,重点推进淇滨区呼叫产业园项目招商进度,年内完成2000席入驻任务,形成豫北呼叫产业基地。2018—2019年,各县区在建电商园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运营。(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市商务局)

  10.完善电子商务园区功能。积极引导各县区已建成运营的电子商务园区完善园区功能,帮助园区引进从事企业营销推广、电商服务、金融服务、人才培训、仓储物流、孵化培育的企业入园,完善园区公共服务功能。2018—2019年,各园区功能完善,产业规模快速提升,争取创建1—2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市商务局)

  (五)电商专业人才培养工程

  11.加大县域电商人才技能培训。实施面向农村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组织、创业青年、大学生村官、农民等各类主体的分级培训计划,继续支持淇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培训活动,支持电子商务培训机构开展电子商务应用技能、农业信息化知识培训,完成培训8000人次以上。(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市商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2.深化企业电商应用人才培训。积极组织开展电子商务高层次人才培训,进一步提升鹤壁企业管理人员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市电子商务协会针对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电子商务部门负责人,每月组织1次电商讲座或电商主题沙龙活动。(责任单位:市商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3.鼓励院校开设电商专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支持鹤壁市机电信息工程学校、鹤壁工业中专、淇县职业中专等职业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为我市储备电商人才。加强与国内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联系,争取引进培养一批高端电商人才。(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商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县区政府)

  (六)电子商务品牌树立工程

  14.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创建工作。积极引导传统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重点培育本地电商企业发展,争创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和示范基地,全面提升全市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带动我市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促进网络经济产业上规模提质增效。继续开展电子商务企业认定工作,为搞好电子商务统计、规范网上交易做好基础工作,力争创建8—10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基地)。(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市商务局)

  15.开展电商平台与传统企业对接活动。围绕我市主导产业,通过组织合作洽谈会、现场对接会等活动,推动传统企业和电商平台对接,大幅提高传统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拓展市场的数量和规模。举办2—3次电商对接活动。组织企业走出去,积极参加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河南国际贸易投资洽谈会等电子商务展会、峰会,提升企业产品知名度,开阔企业视野,寻求合作伙伴。(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区政府)

  (七)网络经济招商工程

  16.制定招商路线图,谋划一批重点项目。明确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等区域为重点招商区域,建立重点招商企业名录,积极引进国内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及服务企业,重点跟踪阿里巴巴(鹤壁)跨境电商服务中心、京东豫北城市仓、网来云商跨境电商服务中心、重庆大龙网龙工场跨境电商园、猪八戒网(鹤壁)电商服务平台、澜蓝汇电商园区等项目,2017年签约落地2家;2018—2019年签约落地3—5家。强化在谈项目跟踪落实,每个县区要确保3个以上网络经济项目签约落地。(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区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工作机制保障。充分发挥鹤壁市网络经济组作用,制定网络经济年度工作计划及产业推进方案;定期通报工作进度,及时研究解决网络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统筹协调,分工配合,协同推进。各县区政府要把发展网络经济作为重点工作强力推进,要明确牵头部门,强化监督检查,落实工作任务。加强市电子商务协会建设,充分发挥协会沟通信息、维护权益、培训人才、提供咨询、建言献策等作用。

  (二)强化政策支持。用足用好国家、省、市有关电子商务发展、创业孵化等有关政策,加大电子商务企业的引导、培育和支持。引导各县区政府出台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政策,推动我市网络经济快速发展。

  (三)加强市场监管。坚持管放结合,认真落实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加大网上商务活动的监督管理,规范网上经营行为,强化事中执法检查和事后违法追究,建立网络经营和消费主体纠纷投诉与调解处置机制。严厉打击利用网络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传销、诈骗等非法行为,保护网络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网上流通秩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