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政〔2011〕6号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焦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焦作新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焦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于2011年2月24日经焦作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六日
焦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序 言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市实现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和不进则退的爬坡期。科学编制并实施好《焦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于我市妥善应对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综合实力晋位升级,奋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前列具有重要意义。《纲要》依据中央、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主要阐明政府战略意图,明确发展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各级政府和部门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 奋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前列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焦作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战胜重重困难奋力前行,地区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顺利完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扎实基础。
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十一五”时期经济持续较快发展,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24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5000美元,地方财政总收入接近1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7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接近1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0亿元,外贸出口总额突破10亿美元,基本完成了工业化阶段的中级阶段进程,经济社会发展站上了新的更高的平台。
“三化”协调推进,经济转型取得新成效。紧紧抓住被列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政策试点城市的机遇,在促进粮食稳产增产的前提下,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积极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城市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企业1家、超50亿元企业4家、超亿元企业520家,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煤盐联合化工、装备制造等六大战略支撑产业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汽车零部件、生物产业分别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和河南省产业基地。科技创新步伐加快,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规划建设了9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和10大特色工业园区。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提升。粮食核心区建设全面实施,粮食生产连续五年高产高收,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67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2188个,被命名为“全国优质小麦加工示范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云台山、神农山成为国家5A级旅游区,青天河成为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旅游综合收入相当于生产总值的11.8%,荣获“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太极圣地”等称号。城镇化进入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城市建成区面积由75平方公里增加到95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8.4%,比“十五”末提高8.4个百分点。
发展后劲增强,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实施了一系列重大项目,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五年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4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7倍。新建、改造了中原路、迎宾路、丰收路等一批城市道路,建成投用了焦作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焦作污水处理厂二期、万方污水处理厂等城市基础设施。新改建农村公路4675公里,改造危桥94座,公路通车总里程7316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到180公里,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5倍,在全省率先实现了行政村、自然村村村通硬化路的目标。风神轮胎年产1000万套高性能乘用子午胎(一期)、中轴集团年产1万辆专用汽车、昊华宇航年产24万吨离子膜烧碱和20万吨聚氯乙烯、多氟多年产200吨六氟磷酸锂等一批重大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建成投产。南水北调中线焦作段工程全面启动,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暨全民健身中心、人民路东西延伸、龙源电厂2×60万千瓦机组、中国兵器工业焦作光电产业园、郑焦城际铁路及其云台山支线、新月铁路增建第二双线、桃花峪黄河大桥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焦桐高速公路、云郑高速公路、焦作黄河大桥、孟州黄河大桥、焦作电厂2×66万千瓦机组环保迁建、丹河电厂2×100万千瓦机组扩建、焦作东区2×30万千瓦热电机组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环境明显好转,生态文明迈出新步伐。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坚持抑制“两高”行业过快增长,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两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积极开展 “空心村”、黏土砖瓦窑、工矿废弃地“三项整治”,整合煤炭、铝土矿等重要矿产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水平。大力开展“上大压小”,关停温县电厂、沁阳联盛电厂等14个电厂的33台机组,关停小火电机组90.65万千瓦。大力实施“1215节能攻坚行动”和“631污染整治攻坚行动”,关闭污染企业36家,淘汰落后工艺58项,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市区空气优良天数由2005年的286天提高到2010年的314天。大力推进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现了“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的目标。新建了缝山公园,改造了龙源湖公园,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改革深入推进,对外开放取得新成就。重点领域改革方面,《焦作新区建设总体方案》获得省政府批复,完成了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22户特困工业企业改革,出台了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十个百分之百”管理办法,建立了统一、规范、阳光、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和流转市场。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构建了焦作市投资集团等五大投融资平台,成立了首家中小企业股权交易中心;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博爱新开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3家企业在深圳股票交易所成功上市,河南大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全市上市企业总量跃居全省第2位;河南省淼雨饮品有限公司、河南鑫诚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神州康达奶业有限公司、河南伊赛牛肉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安瑞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焦作市联盟卫生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企业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成功挂牌交易,9家企业列入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中信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广发银行落户焦作,武陟射阳村镇银行正式开业,沁阳江南村镇银行成功签约;修武、孟州农村信用联社分别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市商业银行在沁阳设立了支行。战略合作实现新突破。成功实现了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等央企以及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韩国科林株式会社、吉林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加快推进了中国兵器工业焦作光电产业园、龙源电厂2×60万千瓦机组、焦作电厂2×66万千瓦机组环保迁建等央企合作项目,建成了厦工北方生产基地;与台盟中央、台企联实现良好合作,规划了台湾工业园、台湾农民创业园。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焦作海关得到国务院批准,筹建工作全面启动;“十一五”出口总额实现40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3倍,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
民生持续改善,和谐社会呈现新局面。坚持每年为群众办好十项民生工程,着力解决群众就业、上学、就医、社会保障、住房等热点难点问题,五年累计投入资金28.51亿元。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78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12元,分别是“十五”末的1.9倍、2倍。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全部拆除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B、C级危房,新建了人民中学、人民中路学校,改造了实验小学。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能力进一步提高,焦煤集团中央医院门诊综合大楼、人民医院新病房楼、第二人民医院内科病房楼建成投用,新区中医院项目门诊楼一楼主体完成。文化事业发展加快,广电大厦建成投用,图书馆新馆即将建成开馆,58个乡镇文化站全部建设达标,建成了1791个农村文化中心、82个社区文化中心、600个农家书屋。成功举办国际太极拳年会、河南省第五届残运会等大型赛事,群众体育跨入全国先进行列。城镇新增就业41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4.2万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低保制度全面建立,连续五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68%,新农合参合率达97.69%。加快群众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对廉租住户、低收入家庭发放租金补贴,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8.34平方米,比2005年增加4.14平方米。完成8.2万贫困人口脱贫,解决了71.2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开展了食品药品安全市创建活动,被省政府评为“食品安全优秀城市”。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出生人口素质和育龄人群健康水平逐步提高。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民族宗教、妇女儿童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
相关链接1:“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类别指标名称“十一五”规划目标“十一五”实际
绝对数年均增长绝对数年均增长
经济增长地区生产总值(亿元)1020 121247 13.6
人均生产总值(元)2750010.63570013.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5641697129.3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601363.315.9
外贸出口总额(亿美元)11.61510.713.2
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5 8.2
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 3.7
新增城镇就业人数(万人,累计)25 41
经济结构三次产业比例7:67:268.3:68.5:23.2
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36:36:2837.2:34.5:28.3
五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55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20 25
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2.5左右1.7
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55 42
旅游综合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12 11.8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60 60.5
城镇化率(%)50 48.4
人民生活和公共服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3600101578113.4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53807751214.4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0 31.5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3 31.1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3 36.1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5以上 90.3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万人)45 41.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90 97.69
人口资源人口自然增长率(‰)6.3以下 5.5以下
总人口(万人)370 350(常住人口)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煤)累计-20%以上累计-21.5%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水耗(吨)120下降4.4%—
耕地保有量(千公顷)190 192.5
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77 72
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29 21
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0 87.4
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减少(%)-10-45.32和-16.17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80 85
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60 82
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 83.5
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0 74
注: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规划目标为2005年价格,实际数字为2010年价格,年均增速按可比价格计算。
第二章 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
第一节 机遇
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和条件,“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着五大机遇。
一、国家政策带来的机遇
国家重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我市作为国家在“十二五”时期继续支持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可以在接替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生态环境优化、财力性转移支付等方面获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这为我市加快经济转型、改善人居环境提供了难得机遇。
国家不断提高粮食稳定增产的支撑能力,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和优质小麦种子基地,为我市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水平提供了良好机遇。
国家全面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继续加大对中部地区的支持,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出台了农村免费职业教育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对我市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建设、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带来了机遇。
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变动和加快升级的趋势进一步增强,为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持久的动力和契机。
二、中原经济区战略实施带来的机遇
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将会在工农业发展以及有关政策上得到更多的支持,发展的环境将进一步优化。焦作进入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将会加快与郑州、洛阳、新乡等市的对接和融入,更多地接受经济大市、经济强市的辐射和带动,增强联动和互动。同时,焦作处于豫西北、晋东南,也为我市加强与山西的合作带来机遇。
三、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
后危机时代可能催生的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将为我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提供难得机遇,有利于我市发挥后发优势,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国外和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步伐明显加快,我市作为中部六省“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省级国际服务外包基地,可以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抢占更多的先机。
四、我市新的战略起点和发展阶段带来的机遇
当前我市生产总值超过千亿元大关,人均生产总值突破5000美元,经济发展站在了新的战略起点上。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我市正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迈进的阶段。这一阶段仍然是一个较快的增长时期,经济增长的动力由投资拉动为主向投资和消费共同拉动为主过渡,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推进,将为我市加快经济增长提供有利条件。
五、我市自身发展和内生动力带来的机遇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我市初步形成了工业较强、农业高产、旅游业突出的产业优势,得天独厚的焦作山水和人文历史资源优势,超前通达、快捷高效的陆路交通优势。经过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一大批优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更趋合理。
“十二五”时期,我市将实施中心城区一揽子发展计划,推进南水北调中线焦作段工程、郑焦城际铁路、焦作海关、人民路延伸、郑云高速、桃花峪黄河大桥、焦作黄河大桥、焦桐高速黄河大桥、孟州黄河大桥、龙源电厂、焦作电厂迁建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焦作新区、九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和一批特色产业园区,这将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全市上下形成了思想统一、精神振奋、团结奋斗、干事创业的良好精神状态和风貌,为走在中原经济区前列、建设更具活力的新型城市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只要我们积极作为、主动作为、有所作为,焦作一定会发展得更好更快,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节 挑战
“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压力和挑战。
一、发展环境的压力
从国际来看,“十二五”时期适逢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的全球经济再平衡期,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加上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
从国内来看,虽然经济增长将进入回升的稳定期,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有利因素较多,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对我市经济的影响还比较大。在国家工信部公告的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2087家企业名单中,我市就有29家,在中原城市群中受影响最大。
二、区域竞争的压力
全省各市都在明争暗赛、竞相发展。郑州、洛阳不仅总量越做越大,而且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我市与他们的差距在逐渐拉大。原来和我市在同一水平上的几个城市,这几年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有许多重要指标超过我市。一些传统农区也在奋起直追,我市的一些重要经济指标尽管总量和人均仍较靠前,但增速已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面临着与先进地市差距进一步拉大及被周边同等地市赶超的双重压力。
三、结构调整的压力
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及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提升缓慢。我市产业层次较低,以旅游业、现代物流业、金融商贸为代表的服务业比重偏低;工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高耗能产业、原材料产业仍占主导地位,金融危机中受冲击最重,宏观调控中受影响最深,环境治理中受制约最大。
从城乡结构看,中心城区首位度不高,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有待健全,城乡之间基础设施建设、人均收入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仍很大。
四、要素制约的压力
从基础性要素供给看,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资源需求增长迅猛,煤电供应日益趋紧;我市每年建设用地需求平均达12000亩,但国家每年下达我市建设用地指标仅有6000亩,同时随着黄河滩地开发力度的加大,可用于补充耕地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土地资源日益紧张。
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看,“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硬约束,我市节能减排空间越来越小,资源环境制约日益加剧,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
从发展的高端要素看,我市面临着人才资源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制约,科技、教育、人才正成为我市新一轮发展的“瓶颈”。
五、改善民生的压力
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发展中一些不平衡、不协调问题都将突出暴露出来,就业、住房、教育、医疗、文化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将更加突出。同时,我市一些重大工程将进入集中推进期,也会带来很多社会矛盾和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综合以上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正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期、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和不进则退的爬坡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形势。我们必须立足市情,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扬长避短,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积极作为,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大做强区域增长极,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第三章 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重大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中心任务,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不断增强产业集聚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城乡统筹发展能力和区域竞争能力,奋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前列,建设更具活力的新型城市。
第四章 发展原则
奋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前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实践要领,有效运作,求实求效,突出以下六项基本原则:
突出转型发展。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产业再分工的进程中找准自身定位,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瞄准高端产业和终端消费产品,促进经济增长由低端粗放型向高端集约型转变,实现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提升综合经济实力。
突出融合发展。通过产业对接、项目对接、科技对接、文化对接、旅游对接、开放对接、金融对接、交通对接、物流对接、信息对接,提升焦作在豫西北、晋东南的辐射力,增强中原经济区战略腹地和核心枢纽效应。
突出创新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传统思维方式和常规模式的束缚,着重在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突出绿色发展。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谋发展,加强节能减排与生态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有机统一。
突出开放发展。把加强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扩大开放的重要突破口,优化投资环境,建设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外资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与集聚地,建设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突出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发展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发展改革成果。
第五章 发展目标
综合考虑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年均增长12%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同步,人均主要经济指标高于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平均水平,力争三年一大步、五年翻一番,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位居中原经济区前列。
发展方式显著转变。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企业和特色基地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产业和企业群体。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建成集生态绿化、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南水北调景观带,城市水系基本形成,空气质量明显优化,农村环境明显改观,交通路网日趋完善,城市品位大幅提升,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山水园林城市初具雏形。
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城乡,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设施布局更加优化,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更加殷实,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
相关链接2:焦作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指标名称单位2010年实际2015年目标年均增长(%)指标属性
一、经济发展
1地区生产总值(2010年价)亿元1247220012以上预期性
2人均生产总值(2010年价)元3570060900预期性
3固定资产投资亿元971204016预期性
五年累计投资亿元32507740
4地方财政总收入
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97.517212以上预期性
63.311112以上
5五年累计进出口总额亿美元6513015预期性
其中:出口总额亿美元408015
6五年累计使用外来资金亿元1360 310015预期性
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8.21715
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32258012.5预期性
二、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
8中心城区GDP占全市GDP比重﹪20.722.5 预期性
9城镇化率﹪48.459左右 预期性
10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91.795 预期性
11二三产业就业比重﹪62.870.2 预期性
12支撑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5870 预期性
1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2535 预期性
14旅游综合收入相当于生产总值比重﹪11.816 预期性
15优质粮食播种面积所占比例﹪8099 预期性
16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71.95 预期性
17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件/万人0.210.5 预期性
三、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
18农民人均纯收入元75121210010左右预期性
19农民人均住房面积平方米4145 预期性
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57812541510左右预期性
21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平方米28.3435 预期性
22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4135 预期性
23五年转移农业劳动力人数万人 64.220 预期性
24城镇登记失业率﹪3.74.5以内 预期性
25人口自然增长率‰5.5以内6.5以内 【约束性】
2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53 65 预期性
2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约束性】
2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0.392 预期性
29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册0.160.42 约束性
30千人拥有医院床位张3.563.86 约束性
31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人 4.644.7 约束性
32体育人口占全市人口的比例﹪3045 预期性
33中心城区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标台8.0610 约束性
34中心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1130 约束性
35中心城区燃气普及率﹪9093 约束性
36城乡三项养老保险参保率﹪ 85 【约束性】
37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 98 【约束性】
38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面积万平米 1000以上 【约束性】
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39万元生产总值能耗(2005年价)吨标准煤累计-17【约束性】
40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2005年价)吨 累计-18【约束性】
41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按省下达目标确定【约束性】
42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4865.5 预期性
4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按省下达目标确定【约束性】
44主要污染物减少化学需氧量﹪ 按省下达目标确定【约束性】
二氧化硫﹪
氮氧化合物﹪
氨氮﹪
45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680以上 约束性
46中心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8590 约束性
47中心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3.590 约束性
48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B.9644 预期性
49耕地保有量万公顷19.2519.27 【约束性】
50森林增长森林覆盖率﹪2123.5 【约束性】
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405417
注:1.规划指标的属性
预期性指标是政府期望的发展方向,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政府要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并适时调整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综合运用经济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努力争取实现。
约束性指标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政府责任的指标,是市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众利益领域提出的工作要求,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
2.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3.城乡三项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
4.“十二五”期间大气环境质量考核指标在二氧化硫、氨氮化物两项的基础上,新增加pm10和臭氧两项指标。
5.【约束性】为省定约束性指标,以省分解下达的目标为准。
第二篇 发展提升现代工业
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骨干企业为引领,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实施重大产业转型升级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加快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和品牌,做优做强六大战略支撑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焦作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到2015年,全部工业销售收入达到5000亿元以上。
第一章 做优做强战略支撑产业
以提升、转型、优化为方向,大力发展高成长性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实施重大产业转型升级工程,促进产业链向精深加工延伸,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较强的集群优势,支撑全市工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汽车及零部件、装备、铝、煤盐联合化工、能源和食品六大战略支撑产业,建成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国家铝工业、国家能源工业、中部煤盐联合化工产业和装备、食品等六大产业基地。到2015年,六大产业基地实现销售收入达到3500亿元,占全部工业销售收入比重70%以上。
第一节 大力发展高成长性产业
汽车及零部件工业。提升汽车零部件发展水平,以零促整,以整带零,推动零部件与整车的互动发展。按照零件—部件—总成—系统的发展思路,围绕与高档客车、大型运载车、高级轿车、工程机械车辆等车型配套,做大做强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体系,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比较优势突出的发动机、车桥、汽车电子、车轮、车架五大品系。依托汽车发动机凸轮轴、汽缸套等产品优势,逐步向系统、模块化方向发展,适时引进生产汽车发动机,提升国家级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的规模和水平。发挥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优势,积极发展专用车,争取开工建设高档客车和重卡生产线。加快推进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00万套高性能乘用子午胎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到2015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
装备工业。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增强自主创新、先进制造和产业配套三大能力,大幅度提高先进装备制造业在全市工业经济中的比重,实现全市装备制造业跨越式发展。做大做强工程机械、造纸机械等优势装备产业,提升发展矿山机械、粮油机械等传统装备产业。积极引进行业领军企业,扩大工程装备领域和品种,加快推进厦工机械扩建年产1.5万台工程机械等一批项目建设,支持培育厦工机械(焦作)有限公司、焦作市崇义轻工机械有限公司、河南大指造纸装备集成工程有限公司、焦矿机器有限公司、焦作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长江石油机械有限公司、青岛汉缆焦作有限公司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建成厦工机械产业园和沁阳造纸机械产业基地,形成布局合理、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装备工业发展新格局。到2015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800亿元。
食品工业。以面制食品、乳品果蔬饮料、调理肉制品三大类终端产品为重点,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改造提升传统食品工业,拉长做深产品加工链条,提高产业链配套能力,发展壮大速冻食品、调味料、方便面、果醋等一批具有焦作特色和比较优势、技术含量高的食品产业集群。依托全市丰富的种植业、养殖业及四大怀药等农产品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粮食、四大怀药、肉制品和乳制品四条精深加工产品链,培育发展方便食品、保健食品、功能饮料、休闲食品四大新兴食品产业,以品牌营销、食品安全、精深加工、集约发展引领食品工业结构升级。培育“斯美特”、“思圆”、“淼雨”、“伟康”、“大用”、“名仁”等一批全国知名品牌,促进食品工业向依靠技术和品牌支撑的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发展壮大10个具有地方特色、技术含量高的食品产业集群,支持蒙业乳业(焦作)有限公司、河南斯美特食品有限公司、焦作大用实业有限公司、河南省淼雨饮品有限公司等20家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形成规模优势。到2015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
第二节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铝工业。大力发展航空板带及轨道交通用材、阳极电子箔、大截面型材、汽车零部件等精深加工产品,重点培育中铝中州分公司、焦作万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沁阳沁澳铝业有限公司三大集团,建设中铝、万方煤电铝及深加工和沁阳铝合金及深加工两大基地,着力构建板带坯料—铝板带箔加工、铝合金—压铸件深加工、铝合金—铝型材加工三大铝精深加工链,形成以铝精深加工为龙头、氧化铝和合金铝集约化生产为基础、大型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为支撑、上中下游产品相互配套、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实现产品结构由初级原料为主向精深加工产品为主的转型。到2015年,电解铝就地转化率达到90%以上,铝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建成特色突出、产业链完整的国家铝工业基地。
煤盐联合化工产业。充分发挥煤、煤层气和水等资源优势,推进煤化工和盐化工融合发展,促进多产业共生,规模化发展离子膜烧碱、优质重质纯碱、聚氯乙烯、合成氨、氯化铵、复合肥等主导产品。依托昊华宇航化工有限公司、焦作煤业(集团)开元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围绕氯碱产业,开发气相白炭黑、有机硅、环氧氯丙烷、环氧树脂、氯化法钛白粉等高附加值下游产品。按照生产装置大型化、产品精细化、行业发展集聚化的现代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巩固发展合成氨,加大烧碱、甲醇和PVC后加工产品的开发生产,加快发展烯烃、二甲醚及系列深加工产品,尽快实现由原材料化工向精细化工产业转变。到2015年,煤盐联合化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
能源工业。围绕建设综合能源基地目标,着力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稳步发展煤炭生产。实施矿井技术改造,提高机械化采掘水平,稳步推进安全型矿井建设。加快新河矿井建设进度,开工建设五里源矿井。拓展煤炭深加工,提高煤炭产品的质量,建成优质高炉喷吹煤、化工原料煤、动力煤基地,打造“焦作煤”品牌。积极发展电力产业,加快龙源电厂2×60万千瓦机组、焦作电厂2×66万千瓦机组环保迁建、丹河电厂2×100万千瓦机组扩建、焦作东区2×30万千瓦热电机组等大型电源点项目建设,谋划推进孟州市2×35万千瓦热电机组、武陟三阳2×30万千瓦热电机组等项目建设。推进煤层气开发,利用丰富煤层气资源向化工产业延伸,初步形成煤层气综合利用产业链。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重点建设武陟秸秆发电、沁阳秸秆发电、意达油脂公司沼气发电等一批项目。到2015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
相关链接3:重大产业转型升级工程
围绕发展壮大战略支撑产业,重点实施“4551”重大产业转型升级工程,即着力提升现代装备制造、精品原材料、能源和终高端消费品4大板块竞争优势,规划500个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着力培育50类高加工度产品,培育1000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军团。
现代装备制造板块:规划建设100个重大工业项目,重点发展工程机械、造纸机械、矿山机械、粮油机械、超高压特种电缆、汽车零部件五大品系,凸轮轴产能达到1000万只,高性能乘用胎达到1500万条,专用车5万辆,成套工程机械达到5万台,成套造纸装备达到100套,形成主营业务收入超800亿元的工程机械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和主营业务收入超600亿元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精品原材料板块:规划建设200个重大工业项目,重点发展氧化铝、合金铝、铝深加工、离子膜烧碱、优质重质纯碱、PVC、氟化工产品、钛白粉、锆盐系列、节能环保建材、高效化肥、精品纺织原材料等20大类产品,氧化铝产能达到400万吨、铝板带箔产能达到40万吨、铝型材产能达到40万吨、离子膜烧碱产能达到80万吨、纯碱产能达到60万吨、钛白粉产能达到54万吨。形成铝工业、化学工业两个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元的产业。
能源板块:规划建设20个重大工业项目,重点发展煤炭、煤层气、沼气、火力发电。全市煤炭产量达到810万吨;装机容量力争达到7300MW;煤层气抽产总量达到1.75亿立方米,利用率达到60%。形成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元的能源工业。
终高端消费品板块:规划建设180个重大工业项目,重点发展绿色食品、果蔬饮料、品牌服装、精品面料、高档纸及包装印刷、皮革皮具等20大类产品,新增20万吨果蔬饮料、40 万吨方便面、30万吨乳制品、20万吨肉制品、20万吨食品调料、30万吨木浆、100万吨纸等生产能力。其中,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600亿元。
第二章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按照创新引领、重点突破、开放带动、集聚发展的思路,以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领域为突破口,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大力培育生物、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其成为今后5-10年全市现代工业产业体系的先导产业。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力争突破1000亿元,占全部工业销售收入比重达到20%以上。
第一节 生物产业
发挥比较优势,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加快发展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农业,尽快形成我市生物产业的局部强势和群体优势,建成特色明显、集中度高、竞争力强的全国重要生物产业基地。依托焦作健康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焦作市平光制药有限公司、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广济药业(孟州)有限公司、焦作市修正联盟卫生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提高生物酶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水平,继续做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原料药优势,建设国内最具竞争力的抗生素中间体、核黄素及原料药生产基地。以7-ACA(氨基头孢烷酸)为原料的头孢类衍生物制品为龙头,扩大我市以四大怀药为基础的现代中药产业规模,构筑化学创新药物、疫苗及诊断试剂、现代中药三大生物医药版块,形成以创新药物为先导、生物发酵技术为基础、医疗设备及诊断试剂为支撑、四大怀药精深加工为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延伸全市玉米、秸秆等多种农作物深加工产业链,大力发展糠醛、聚葡萄糖膳食纤维等单体原料,提高木糖醇、维生素、各种糖工程等生物基化学品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以农林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开发生产生物柴油、生物基燃料酒精等生物质能源产品。组建大型生物育种企业集团,选育、推广动植物新品种,推动生物农业产业化。
第二节 新材料产业
面向高端需求,提升精深加工水平,提高品级,增加品种,重点发展烫印材料、超硬材料、节能新材料、新型合金材料、半导体照明芯片衬底材料、纳米材料等六大类新材料,培育河南平原光电有限公司、焦作市卓立烫印材料有限公司、河南飞孟金钢石工业有限公司、焦作市维纳精细陶瓷有限公司、博爱新开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焦作市日欣电子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努力实现新材料产业由低端向高端发展,由小规模分散型向大规模集约型发展。加快中国兵器工业焦作光电产业园、科瑞斯达光电蓝宝石单晶、佰利联年产2000吨新型工程精细陶瓷材料、20000吨环保涂料和功能性塑料、中晶公司年产30万吨纳米系列碳酸钙等一批项目建设,打造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第三节 新能源产业
密切跟踪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支持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封装玻璃、EVA胶膜、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薄膜电池等产品,构建光伏产业链。重点发展风力偏航制动器、兆瓦级电控制系统、高性能风机碳纤维叶片、风力发电整机等产品,构建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重点发展六氟磷酸锂电解液、正负极电池材料、锂离子动力电池等产品,构建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链。加快实施焦煤集团年产20000吨多晶硅、多氟多公司年产15亿安时锂离子动力电池等一批重大项目,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第四节 节能环保产业
重点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示范推广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产业化水平。节能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技术和装备,包括锅炉窑炉、余热余压利用装备、照明产品、建材产品等;环保产业重点发展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包括环保材料、环保药剂、固废处理固化剂和稳定剂等;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重点发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依托焦作华飞电子有限公司、焦作铁路电缆工厂、河南省德盛瑞余热发电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大力发展稀土磁性材料及上下游产品、高品质节能信号线缆、高压变频成套装置、成套低温余热发电装备等产品,加快推进华飞电子年产1000套高压变频装置、河南德盛瑞年产20套水泥余热发电设备制造、卓诚环保机械年产2000套环保设备、新艾卡橡胶年产10万吨废旧轮胎加工高强力汽车轮胎用再生胶、佰利联年产5万吨饲料级硫酸亚铁硫酸法钛白粉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突出高端带动和集群发展,引进龙头节能环保企业,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相关链接4: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工程
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实施“22138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即大力培育生物、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200个亿元以上重大产业创新发展项目,建设20个特色产业园,打造100个产业创新平台,培育300家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发展8大类特色产品,努力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使其成为今后5-10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战略支撑产业。
实施200个重大产业创新发展项目。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产业跨越式发展,200个项目完成投资400亿元以上,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力争突破1000亿元,其中,生物产业规模突破400亿元,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分别突破200亿元。
建设20个特色产业园。以产业集聚区和骨干企业为载体,发挥集聚效应,以骨干企业为带动,建设多氟多锂离子电池产业园、佰利联纳米氧化锆及结构件产业园、广济药业核黄素产业园、健康元抗生素产业园、卓立烫印材料产业园等20个特色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
打造100个产业创新平台。以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瓶颈制约为导向,重点在生物育种、创新药物、超硬材料、半导体照明材料、粉末冶金成型与烧结技术、新型疫苗及四大怀药深加工、生物质能、纳米锆制备及应用、锂离子动力电池、氟化学、硅材料制造、合金铝生产、瓦斯治理等领域,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产业创新平台。
培育300家高新技术企业。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培育300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家。
发展8大类特色产品。烫印材料、超硬材料、纳米材料、光伏产品制造、风电装备制造、锂离子动力电池、半导体照明、抗生素药物等。
链接4 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工程
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实施“22138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即大力培育生物、新材料、新能源和电子信息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200个亿元以上跨越发展项目,建设20个战略支撑产业园,打造100个产业创新平台,培育300家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发展8大类特色产品,形成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超200亿元的优势行业,努力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使其成为今后5-10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战略支撑产业。
实施200个重大产业创新发展项目。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产业跨越式发展,200个项目完成投资400亿元以上,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力争突破1000亿元,其中,生物产业规模突破400亿元,新材料、新能源和电子信息产业分别突破200亿元。
建设20个战略支撑产业园。以产业集聚区和骨干企业为载体,发挥集聚效应,以骨干企业为带动,建设多氟多锂离子电池产业园、佰利联纳米氧化锆及结构件产业园、广济药业核黄素产业园、健康元抗生素产业园、卓立烫印材料产业园等20个特色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
打造100个产业创新平台。以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瓶颈制约为导向,重点在生物育种、创新药物、超硬材料、半导体照明材料、粉末冶金成型与烧结技术、新型疫苗及四大怀药深加工、生物质能、纳米锆制备及应用、锂离子动力电池、氟化学、硅材料制造、合金铝生产、瓦斯治理等领域,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产业创新平台。
培育300家高新技术企业。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培育300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家。
八大类特色产品:烫印材料、超硬材料、纳米材料、光伏产品制造、风电装备制造、锂离子动力电池、半导体照明、抗生素药物等。
第三章 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
按照“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要求,着力提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支撑和集聚发展四大保障能力,建成“功能定位明晰、竞争优势突出、资源高效利用、产城互融发展”的产业集聚区,使其成为我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到2015年,全市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超过4100亿元。
第一节 壮大集聚规模
围绕主导产业定位,重点引进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促进同类和关联企业、项目高效聚集,带动配套企业发展,发展壮大产业集聚区规模。重点实施“732”行动计划,到2015年,焦作市工业产业集聚区、焦作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和沁阳沁北产业集聚区、孟州产业集聚区等4个产业集聚区销售收入力争超700亿元,武陟产业集聚区、博爱产业集聚区、温县产业集聚区等3个产业集聚区销售收入超300亿元,修武产业集聚区和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销售收入力争突破200亿元。
第二节 推动产城互融发展
统筹现有城区与产业集聚区功能布局,推动城区基础设施向产业集聚区延伸,加快完善产业集聚区道路、供水、供电、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功能完善促进产业集聚。通过迁村并点推进集聚区内村庄向城镇社区转化,力争2013年集聚区内农业人口全部转变为城镇居民。
第三节 强化集约发展
完善入区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完善科技研发、商务信息、检测检验、物流配送、专业市场等公共服务平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严格项目准入门槛,禁止能耗高、污染重的低水平项目建设。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单位土地投入产出强度,支持多层标准厂房建设,促进土地高效利用。严格控制房地产开发、大广场等项目建设,切实保证产业用地。
第四节 加强体制机制创新
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提高集聚区要素聚集、自我积累和自主发展能力。强化管理体制创新,支持在集聚区先行先试各项改革,扩大县域集聚区管理权限,形成统筹、高效、富有活力的管理体制。鼓励集聚区按市场机制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引进有实力的社会资本,加快集聚区开发建设。坚持综合考核、竞赛晋级、政策挂钩、动态调整的管理模式,促进集聚区科学发展。
相关链接5:全市九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发展目标
1.焦作市工业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24.92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现代化工、汽车零部件、铝工业、生物医药,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700亿元。
2.焦作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26.3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光电、新材料、先进机械制造与装备制造,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700亿元。
3.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6.59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新能源新材料及装备制造,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
4.沁阳市沁北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5.8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能源化工、有色金属及其加工,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700亿元。
5.孟州市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1.7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生物制药及汽车零配件制造,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700亿元。
6.博爱县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1.07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
7.武陟县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6.42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造纸及纸制品加工业和装备制造,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
8.修武县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5.56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纺织工业和装备制造,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
9.温县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8.69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装备制造及农副产品深加工,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
第四章 实施骨干企业带动战略
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辐射带动功能,深化企业战略合作,联大靠强,协作配套,提高产品加工深度和广度,拓展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和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富有活力和效率的创新型企业和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第一节 做强骨干企业
依托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焦作煤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中轴集团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以扩充规模、提升产能、增强综合竞争力为目标,推动企业新上一批生产扩能项目和合资合作项目,壮大一批骨干企业。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引进战略投资者,加速主导产业膨胀与扩张,发展一批骨干企业。加快企业联合、重组进程,通过各种形式的强强联合及强弱联合,催生一批骨干企业。到2015年,焦作煤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焦作万方铝业公司、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昊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佰利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好友轮胎有限公司等10家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超百亿元,其中焦作煤业集团有限公司销售收入达到480亿元,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收入达到400亿元,昊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销售收入达到250亿元,河南中轴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平原光电有限公司、厦工机械(焦作)有限公司、焦作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销售收入超50亿元;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1000家以上。
相关链接6:全市骨干工业企业重点项目及发展目标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公司:规划建设年产60万吨新河煤矿、年产20万吨离子膜烧碱、年产5000吨气相白炭黑、年产15万吨环氧氯丙烷、8万吨环氧树脂、年产20000吨多晶硅等项目,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480亿元。
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规划建设1000万条高性能轿车胎、10万套汽车胶囊减震器、年产10万吨钢丝帘线等项目,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
昊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规划建设焦作“双十”氯碱装置搬迁改造、年产15万吨PVC管材管件装置、年产5万吨聚碳酸酯装置等项目,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50亿元。
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规划建设选矿拜耳法系统扩建项目(冶金级氧化铝100万吨)、3万吨细白产品生产线等项目,规划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25亿元。
焦作万方铝业公司:规划建设焦作东区2×300MW热电机组工程、201异型阴极技术示范工程、10万吨铝及铝合金深加工等项目,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河南省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规划建设年产2000万只气缸套、中原吉凯恩二期工程、信息化和技术中心建设等项目,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规划建设年产2万吨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及2000吨六氟磷酸锂、年产15亿AH锂离子动力电池、年产4000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三元材料、年产4000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等项目,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佰利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规划建设年产30万吨硫酸法钛白粉生产线扩产、年产2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项目、年产5万吨饲料级硫酸亚铁、年产30万吨硫磺制酸生产线、年产2000吨精细陶瓷材料、2万吨环保涂料、2万吨新型功能性塑料等项目,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好友轮胎有限公司:规划建设年产120万套聚氨脂轮胎、年产15万套工程子午线轮胎和年产2×500万套半钢子午胎、第二条年产120万套全钢子午胎等项目,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河南中轴集团有限公司:规划建设年产150万件大功率发动机凸轮轴,年产200万件变速箱齿轮轴、年产3万辆专用车、年产300万件轿车发动机凸轮轴等项目,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
河南平原光电有限公司:规划建设中国兵器焦作光电产业园建设项目,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
厦工机械(焦作)有限公司:规划建设年产2万台各类工程机械、年组装装载机驱动桥和变速箱各2万台(套)等项目,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
焦作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规划建设年产8万台套工业制动器技术升级改扩建项目、年产5万台套风电偏航制动器技术升级改扩建项目、河南省制动器工程技术中心研究创新能力建设等项目,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
第二节 深入推进企业战略性重组
以优势企业为依托,以汽车及零部件、铝工业、装备制造业、化工等行业为重点,深化与央企、省企及国内外优势企业的战略合作,解决产业发展短板和瓶颈制约,向产业链分工的高端环节延伸。到2015年,与央企、省企和国内外500强企业实现重组的企业争取达到10家以上,形成3-5家在国内有较强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支持市内骨干企业加强联合重组,引导推动企业通过相互参股、签订长期供货协议、组建产业创新联盟等方式,完善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上下游一体化发展。
第三节 积极培育高成长性企业和创新型企业
引导中小企业与骨干企业配套协作,推进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双百工程”,支持培育100家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和1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实现中小企业数量、规模、质量的快速提高。
第五章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以企业为主体,以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为载体,以关键领域应用开发引进为重点,以集中要素资源实施重大自主创新项目为抓手,优化创新环境,完善创新机制,切实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培育战略支撑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节 培育壮大自主创新主体
围绕技术升级、结构优化及产业链的延伸,努力培育一批集研究开发、中试、生产为一体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骨干技术创新企业。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培育300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家以上。鼓励企业与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著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发挥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生力军作用,采取产学研联合模式,推动以重点企业为龙头组建“产业创新联盟”。
第二节 加快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依托骨干企业,加快建设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研发中心,壮大企业创新平台,支撑创新成果在企业的工程化开发及产业化。积极培育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行业创新平台,实施开放式运作,提升行业创新能力。积极发展科技咨询、科技信用评估等中介机构,构建多层次支撑的科技服务平台。加快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创业孵化基地。到2015年,力争完成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项目100个,国家级研发机构达到3-5家(含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研发机构达到100家,市级研发机构达到200家。
第三节 围绕重点领域技术创新
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努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加强集成创新,形成单项相关技术的集成创新优势,努力实现关键领域的整体突破。围绕战略支撑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核心技术问题,谋划实施重大自主创新专项,力争在半导体照明、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粉末冶金成型与烧结技术、新型疫苗及四大怀药深加工、太阳能光伏发电、汽车关键零部件设计及制造等6个领域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第四节 加大自主创新投入
发挥政府对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集中支持重大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和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发,逐步提高财政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力争市级财政的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收入增幅。强化企业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向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使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当年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以上。
第三篇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城市为目标,以旅游业为龙头,以“太极故里·山水焦作”为品牌,以重大项目、龙头企业、特色园区为抓手,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和方式发展服务业,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重点发展旅游、文化、现代物流、金融和商贸服务业,推动我市服务业总量扩张、发展提速、结构提升。“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5%。
第一章 做强做精旅游业
依托焦作山水宜居宜旅的生态环境优势,有机融合生态、文化、休闲等功能,实施旅游大区域、大产业、大集团战略,加快十大精品景区项目建设,挖掘开发多元化旅游形式,构建“一心、四带、六节点”的旅游体系,真正实现由自然景观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由旅游资源富市向旅游经济强市和国际知名旅游城市跨越。到2015年,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60亿元,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16%。
相关链接7:“一心、四带、六节点”的旅游体系
“一心”, 建设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推动城市建设与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强化中心城区与周边景区的衔接与配套,发挥综合服务基地和城市旅游载体两大重要职能。
“四带”,打造太行山水国际旅游风光带、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观光带、沁河生态旅游带、黄河太极文化旅游带四条特色旅游带。围绕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依托太行山生态、黄河文化两大主题,通过“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将四条特色旅游带连接在一起。
“六节点”,建设修武、武陟、温县、博爱、沁阳、孟州六个旅游服务节点。以六个县(市)为基础,以特色资源和服务为依托,分级建设游客集散中心、咨询中心及综合服务集聚区,支撑四条特色旅游带。
第一节 建设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国际知名旅游城市
发挥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基地和城市旅游载体两大重要职能,推动中心城区建设与旅游业良性互动发展,建设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和国内一流复合型旅游目的地。
完善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建设旅游城市标志性雕塑,改进和完善城市旅游标识系统,凸显焦作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和复合型旅游目的地形象。强化城市与周边景区的衔接与配套,加快焦作市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构建区域性游客集散中心和服务基地,将中心城区建设成焦作市的旅游集散中心、文化输出中心和对外开放交流的窗口,推动我市从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
构建融“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为一体的旅游产业体系。完善中心城区服务接待体系,规划建设有焦作特色的餐饮特色街、文化街,加快旅游宾馆饭店的上档升级,满足游客食宿方面的需求。拉长旅游产业链条,策划一批文化娱乐节目,挖掘开发一批具有焦作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纪念品,建设一批旅游商品交易市场,满足游客购娱方面的需求。完善旅游环线交通设施,加快城市公交车和出租车的更新,增设通往主要景区的旅游公交巴士车辆固定始发车,在郑州、洛阳、新乡、晋城、济源等周边重点交通枢纽城市建立通往主要景区的旅游专线,营造方便、舒适、快捷的旅游交通环境。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拓宽客源市场,加强与其它地市及港澳台等地区的联合互动与合作。发展会展旅游,全力承办和积极创办各种地区性、全国性和国际性展会,办好焦作山水国际旅游节、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等活动,培育一批有专业水准和全国影响力的节会旅游品牌。组建现代大型旅游集团公司并成功上市。支持旅行社兼并重组,推进旅行社经营集团化、连锁化、网络化、国际化。
第二节 构建太行山水国际旅游风光带
积极发展南太行峡谷精品游。发挥云台山的龙头作用,整合神农山、青龙峡、峰林峡、青天河、盘古洞、净影、丹河峡谷、月山寺等南太行山水资源,规划开发缝山针公园两侧沿山区域,着力打造以自然山水为核心载体的生态旅游、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等四大综合性旅游区,建设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大旅游功能带。通过云台山的发展带动全市旅游交通和服务体系的完善,加快林邓线云台快速通道建设步伐,加大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峰林峡、青龙峡精品景区的连线连片开发,实施百家岩景点开发建设,争取成功申报云台山世界自然遗产,进一步做强做大以“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主题的南太行峡谷山水游。
第三节 构建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观光带
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依托,将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打造成为集生态观光、城市休闲、文化体验、康体健身于一体的旅游精品区。把南水北调绿化带作为焦作文化的展现平台,通过雕塑、文化墙、文化广场等形式,展现历史名人(神农氏、朱载堉、韩愈、司马懿、许衡等)、历史事件(道清铁路史、焦作煤矿史)、太极文化、四大怀药、民俗风情等。沿南水北调中线两侧设立健身步道、网球墙、风筝广场、公益演出广场、市民休闲游憩乐园,带动周边房地产开发、商业开发,拉动旅游经济。打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夜间景观,规划建设集文艺演出、娱乐、住宿、时尚小吃一条街、酒吧一条街等多种业态聚集的旅游休闲文化娱乐区,丰富旅游者及市民夜间生活。争取建设南水北调博物馆。
第四节 构建沁河生态旅游带
积极发展沁河生态观光游。以沁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为抓手,以保护沁河水生生态、陆地河岸生态为目标,加快沁河下游治理开发步伐,加强治理沁河流经的沁阳、博爱、温县、武陟等区域,加强堤防生态景观线建设,绿化、美化堤防,通过对生态林、防浪林、护堤林、行道林和草皮进行修剪、防护等措施,努力打造魅力沁河生态旅游带。
第五节 构建黄河太极文化旅游带
加强黄河湿地保护,抓好温县黄河滩区湿地、孟州黄河湿地生态旅游区及浪淘沙旅游度假区建设,发展以黄河景观和湿地特色为主的沿黄生态观光游。加大对嘉应观的深度开发力度,抓好武陟县嘉应观黄河苑旅游区等项目建设,提升景区文化内涵。建设沿黄旅游景观快速通道,开辟自驾车、自行车等特种旅游观光廊道。
以陈家沟太极拳发祥地太极文化为核心,重点建设太极文化国际旅游养生基地、陈家沟太极拳及太极文化旅游区,发展体育健身、观光、文化体验等专项旅游产品,力争用3-5年时间将陈家沟建设成为集养生、观光、学拳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休闲游览区,打造成为焦作旅游新亮点、新增长极。
相关链接8:十大精品旅游景区项目
加快十大精品旅游景区和集演艺娱乐、观光体验、购物美食等于一体的大型旅游休闲基地建设,建设一批旅游集散地和游客服务中心。
十大精品旅游景区: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峰林峡、青龙峡、陈家沟、影视城、嘉应观、韩园、月山寺。
十大精品旅游景区主要项目: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太极文化国际旅游养生基地、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综合服务基地、云台山大型综合旅游项目、云台山旅游公司文化旅游景点开发项目、青天河生态旅游度假村、1898休闲娱乐街、煤文化博物馆、中山温泉溪谷生态公园、巡返山庄休闲度假区、竹林水乡宜居城市生态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柏山旅游服务区、净影景区建设项目、修武县七贤(方庄)岸上西村等综合服务区、孟州市休闲旅游度假中心、武陟县嘉应观黄河湿地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
第二章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以焦作独特的历史人文资源为基础,实施“12356”文化产业重大工程,把太极文化开发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将焦作建设成为太极文化名城,让太极拳走向世界,同时加快培育怀药文化、影视娱乐文化、煤矿文化、历史名人文化等文化产业,展现“文化是根、文化是魂”的神奇魅力。“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以上。
相关链接9:“12356”文化产业重大工程
“1”就是组建一个集团,即焦作太极文化产业集团。
“2”就是打造两台以焦作山水和太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演艺节目。
“3”就是打造三条产业链,即太极文化衍生产品产业链、四大怀药产业链、太极养生保健产业链。
“5”就是积极推进五大文化产业集群建设。加快推进以温县陈家沟为基地的太极文化产业集群,以武陟、温县、博爱、沁阳、孟州为基地的怀药文化产业集群,以焦作煤矿遗迹为基地的煤矿文化产业集群,以影视城为基地的影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以历史名人为主题的怀川文化产业集群。
“6”就是抓好六大文化旅游园区建设,即云台山文化休闲区、神农山文化旅游综合服务区、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旅游园区、圆融寺文化旅游区、影视文化旅游区、黄河文化旅游区。
第一节 太极拳文化产业
突出太极拳文化主题,着力开发太极拳文化游、健身养生游、太极拳技能培训、太极拳保健产品,把焦作建设成为观光、体验、健身、休闲、购物为一体的太极焦作。
加快推进太极文化产业集群建设。加快焦作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和陈家沟太极文化园等文化项目建设。在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太极主题公园、太极主题酒店、太极文化度假村、太极文化特色街等具有浓厚太极特色的标志性场所;规划建设10—20家太极武馆、太极学校、太极拳健身俱乐部、太极文化保健疗养馆。
大力实施“六个一”工程。高品味、高质量创作编排以太极为主题的一台演艺节目、一部影视剧、一首歌曲;拍摄一部焦作太极文化的城市形象宣传片;研究推出一套适合游客习练的简化规范太极拳套路,积极开展太极拳体验、健身、培训,给游客提供良好的习武环境;建成中国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等一批太极文化项目。
打造太极文化衍生产品产业链。依托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挖掘整合焦作养生休闲的文化内涵和资源价值,将魏夫人的黄庭经养生文化、竹林七贤的隐居文化、神农尝百草和四大怀药的中医养生等文化,统一整合为太极拳养生文化。开发富有太极拳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艺术收藏品、家居装饰品等,拓展太极拳文化衍生产品。
打造太极养生保健产业链。积极开发太极养生保健产品,支持中医中药学校等机构进行太极养生理论研究,积极开发太极健身推拿、太极保健按摩、太极养生拳式、太极养生怀药膳等养生保健产品,打造太极、怀药健康养生新品牌。
扩大宣传影响力度。加强在中央级媒体上的宣传,举办太极文化讲坛活动,办好一本专业太极拳杂志和一个专业太极拳网站。加强与国际太极拳界的合作,举办国际太极拳论坛、国际太极文化(节)周、太极拳赛事等活动,依托孔子学院与国外太极武馆拓展太极拳国际市场。
第二节 怀药文化产业
挖掘焦作丰厚的人文资源和怀药文化元素。积极推进易生元怀药养生文化产业园、怀药文化主题公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博爱县寨卜昌修复性开发建设,形成以武陟、温县、博爱、沁阳为基地的怀药文化产业集群。
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开发融传统养生和现代健身为一体的怀药文化产品。加快“四大怀药”系列食品、饮品、药品的研发生产力度,成立怀药养生食品连锁经营机构和怀庆药膳餐饮集团,创建神农山药物标本展览馆和怀药种植区,举办“中国(焦作)怀药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构筑怀药文化产业的发展平台。
第三节 影视文化产业
弘扬焦作影视文化,建设高品位的影视文化展厅、明星剧照厅、服装展厅、兵器展厅、数字影院等,把影视城打造成焦作休闲城市的主要载体。
提高演艺业水平。积极开发民间戏剧、杂技、评书、鼓乐队等演艺业,鼓励多种形式的艺术表演团体参与焦作演艺业。
拉长影视拍摄产业链条。结合焦作历史文化,精心策划一批特色鲜明、形式活泼、具有吸引力的文艺演出剧目和电视剧,打造以周王宫、楚王宫、圣佛寺三大功能区为主题的“夜文化”娱乐品牌。
第四节 煤矿文化产业
建设焦作煤文化博物馆,展示百年来煤炭开采工艺演变史、焦作煤矿发展变迁史以及通过焦作煤矿发展变迁所反映的焦作城市历史发展轨迹等系列煤文化。加强原道清铁路市区段、英国福公司李封煤矿、中原公司李河煤矿、焦作老火车站、焦作路矿学堂等焦作煤矿文化遗迹保护开发,打造具有焦作特色的煤文化品牌。
第五节 历史名人文化产业
深度挖掘焦作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快古山阳城文化园、韩愈文化园、许衡文化园、朱载堉艺术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以司马懿、竹林七贤、韩愈、李商隐、许衡、朱载堉等历史名人为主题的怀川文化游胜地。
第三章 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业
着力构建“一核一轴多中心”网络体系,积极培育大型物流企业,推动物流业与其他产业联动发展,把焦作市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和豫西北、晋东南重要的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十二五”期间,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
第一节 着力构建物流网络体系
依托焦作海关、铁路货运北站搬迁、铁路货运东站扩建等项目的实施,规划建设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无水港。推动焦作市焦东物流园区、焦南综合物流园区、博爱煤炭物流园区、沁北物流园区、焦西物流园区等现代物流综合服务基地建设。加快汽车及零配件物流园区、钢材物流园区、煤炭物流园区和其他专业市场建设。在重点乡镇构建以12个物流配送站点为主的物流末端节点,形成相互协调、布局合理、覆盖县域、辐射周边的节点网络体系。
第二节 积极培育大型物流企业
依托焦作运输集团、焦作市宏达运输公司、焦作市恒桥贸易有限公司等物流企业,培育本土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到2015年,培育4A级物流企业2-3家,3A级物流企业10家以上,培育年营业额超5亿元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2家以上,年营业额超亿元的物流企业10家以上,引进国内领先的物流企业5—10家。
第三节 推动物流业与其他产业联动发展
采取外引内联、优势互补、存量盘活、资产重组等方法,引导工商企业加快“三产”剥离,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积极争取昊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与焦作市恒桥贸易有限公司申报国家工业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试点企业,建设苏蔺等一批第三方专业物流园。实施一批物流业重点项目,推动煤炭、煤盐化工、汽车零部件、铝、装备制造、粮食、食品冷链、邮政、医药、建材等行业物流发展,促进物流业与其他产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
相关链接10:物流业“一核一轴多中心”体系
一核:即焦南综合物流园区。选址于焦作新区,规划面积2000亩,规划建设商贸物流园、工业物流园、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商务办公区、生活服务区五大功能区域,成为豫西北晋东南地区重要的物流集散地之一。
一轴:即焦东、焦西、博爱、沁北四个物流园区。焦东物流园区,位于马村区境内,规划面积3000亩,为企业提供进口保税、出口退税、国际贸易、转口贸易、国际物流分拨配送、简单加工增值服务等国际物流服务。焦西物流园区,位于中站区境内,规划面积230亩,为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园区内建设煤炭中转配送物流中心、盐化工物流中转集配中心。博爱县煤炭物流园,占地面积2000亩,是晋东南煤炭存储、转运的的重要集散地。沁北物流园区,位于沁北工业集聚区内,规划面积500亩,为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
多中心:即商贸物流中心和专业物流中转集配中心。在马村、中站、修武、武陟、博爱、温县、孟州和沁阳规划建设八个商贸物流中心,主要承担生活日用品、农资和农产品等的物流服务;围绕焦作市工业主导产业,加快焦作市煤盐化工、汽车零部件、铝、食品冷链和粮食专业物流等十大物流中转集配中心建设。
物流配送站点:在七贤(方庄)镇、西虢镇、南庄镇、赵堡镇、祥云镇、詹店镇、西陶镇、柏山镇、孝敬镇、阳庙镇、紫陵镇、柏香镇等12个重点乡镇建设商贸物流配送站点,承担农产品、农资与农村生活消费品的物流末端配送,形成相互协调、布局合理、覆盖县域、辐射周边的节点网络体系。
相关链接11:重点物流项目
焦作空铁联运项目。占地3000亩,投资27.5亿元。包括焦作铁路北站异地搬迁、保税仓储等。
钢材物流园。占地200亩,投资4亿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建筑用钢材区、工业用钢材区、废旧钢材区及不锈钢特种钢材区,信息中心、仓库型材加工车间等。
汽车及配件物流中心。占地300亩,投资3亿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汽车销售大厅、售后服务维修店、信息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等。
宏达物流园区。占地340亩,投资1.2亿元。主要建设内容为仓储中心、物流信息园、普货运输中心、危货运输中心、特种货物运输中心等。
恒桥新生活服务广场。占地130余亩,总建筑面积190000平方米,建设多个3层或5层框架结构的现代化大卖场。以经营中、高档家居商品为主,逐步引入生活日用品、家用电器、家具、休闲娱乐等经营项目,建成综合型、精品型、服务型的生活服务广场。
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位于焦南综合物流基地内,占地面积10亩,投资31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与各生产制造企业、物流企业、物流园区之间的互联互通,降低社会物流运行成本。
沁阳市造纸机械配送中心。占地面积20亩,总投资1.3亿元。可容纳商户200多家,是集商贸、营销、运输、加工、配送、会展于一体的现代化工业园区。
孟州市西虢物流园区。占地500亩,是大型工业、科技产品及原辅材料等的商品集散地,为整车货物、散堆货物、零担货物提供联运、中转仓储、分拨配送、加工包装、信息等全程物流服务。
孟州市冠达物流园区。占地300亩,总投资1.2亿元。主要包括信息平台、仓储、配送、行政服务、保险等10项建设内容。
河南斯美特粮食物流项目。年周转粮食30万吨。新增10台散粮运输车辆、5个散粮集装箱;扩建8座平房仓;新建1座原粮和成品交易中心大楼。
博爱县农产品批发市场。占地122亩,年交易额4亿元。新建保鲜库、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信息中心、检疫中心、结算中心等。
修武县大用现代物流项目。新建3座3000吨位冷库、1座6000吨冷库、2座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配套建立现代化的信息中心。
第四章 加快发展金融业
围绕把焦作建设成河南“金融改革的先行区、金融发展的繁荣区、金融生态的优质区、金融运行的安全区”四大目标,加快完善金融市场、金融服务、金融监管体系,基本形成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金融格局,高效开放、创新活跃、服务优质的现代金融体制机制,监管有力、规范诚信、运行安全的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第一节 银行业
以推动地方金融改革和提升银行业综合竞争力为重点,增强银行对地方的支持力度。拓宽金融领域,进一步强化引进域外金融机构,到2015年力争再引进3一5家域外银行业金融机构,形成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银行机构协调发展的多元化银行业体系。支持焦作商业银行拓展经营规模和业务创新,提升评级档次,力争2015年前在全市六县(市)全部设立分支机构,并在域外设立分支机构,成为一家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加快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到2015年全部达到组建标准,每个县(市)均要设立村镇银行;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速14%;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980亿元,年均增长15%。
相关链接12:打造金融商务区 建设金融生态环境
在新区核心区域规划建设高档次的金融商务区,以嘉隆国际为中心,打造新区金融中心,逐步形成机构聚集、信息聚集、人才聚集、资金聚集的金融洼地。
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鼓励各类资本进入担保市场,组建大型担保集团,鼓励发展中小担保机构,探索建立中小企业担保风险补偿机制,研究建立银、企、保协同合作机制,切实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积极为银企搭建平台,定期组织银企联谊会、银企对接洽谈会、项目恳谈会、金融产品推介会,实时推介大项目、好项目,实现银企的“无缝对接”。
建立社会与个人征信体系,整合金融、工商、税务、公积金、质监、环保、水、电、汽等系统的信息资源,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构建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信用约束机制。
开展“信用工程”创建活动,建立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奖惩机制,增强全民的金融意识、法律意识和信用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氛围。
第二节 证券业
以推动企业上市及加快发展股权投资基金为重点,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积极引导帮助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支持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通过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增发股票实现再融资,扩大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比例。加大对上市后备资源的挖掘、培育和指导工作,有效形成上市后备资源梯次递进的格局。到2015年,上市企业数量达到20家,三板股权挂牌交易企业达到30家,上市企业总市值达到1500亿元左右。
第三节 保险业
建立高覆盖、多层次的保险业发展市场。鼓励全国性保险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引导各保险机构创新保险产品,大力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逐年扩大试点范围、试点品种,逐年提高政策性农业险种保费的财政补贴比例。到2015年,力争80%以上的在豫保险公司在焦作设立分支机构;保险业收入年均增长16%,保险密度达到1800元/人。
第五章 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
立足现有商业基础,运用现代经营理念和信息技术,着力建设中心城区商贸中心和特色商业街,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提高餐饮酒店业档次和服务水平。到2015年,形成分层次的商贸流通服务体系,成为辐射豫西北、晋东南的区域性商贸中心。
第一节 提升发展商贸流通业
合理布局。大力发展大型超市、专业市场、商业综合体等商业业态,巩固以三维商业广场为中心的中心城区商贸核心区,建设东方红商贸次核心区、火车站商贸中心、新城区商贸中心、六号院商贸中心和商品批发集散基地。
提升水平。引进国际知名商贸企业和高端品牌,积极发展连锁经营、仓储超市、网上商店、快递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建设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住宿、旅游、文化、中介服务为一体,销售100亿元以上的大型综合商贸中心,提升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突出特色。鼓励扶持全民参与小商贸创业,建设一批购物、餐饮、零售等特色商业名街。大力发展大型超市、商业综合体等商业业态,将摩登市商业街和锦江现代城商业街打造成精品商业街区。大力培育家具、建材、五金等专业市场,打造全国性的汽车及零部件交易市场。
培育品牌。引导三维商业商场、百货大楼、新亚商厦等城区龙头商贸企业集约化、集团化发展,支持百货大楼申报“中华老字号”,打造培育一批知名商业品牌,提升商贸业竞争力。
加快农村商贸服务业发展。继续实施“双百市场工程”、农产品“农超对接”和省农产品流通网络项目建设,逐步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经营方式,改造和建设标准化农家店。
相关链接13:中心城区商贸中心、商品批发集散基地和特色商业街
一、中心城区商贸中心和商品批发集散基地
1.依托三维商业广场、百货大楼、新亚商厦、魅力香港城等大型商贸企业,加快贸易大厦、步行街等重点商业设施改造,建设以三维商业广场为中心的商贸核心区。
2.依托宝龙城市广场和原军分区、矿山机器厂搬迁,加快东方红广场周边改造进程,建设新的商贸次核心区。
3.依托金桂苑商业广场和百货楼焦东超市,打造六号院商贸中心。
4.依托城际铁路建设和火车站南广场扩建,加快福安大丰商城对外招商、民主路与站前路周边商业地块的开发改造,逐步形成以火车站南广场为中心的新老城区过渡带商贸中心。
5.依托丹尼斯生活广场、摩登市商业步行街、嘉隆国际中心,打造新城区商贸中心。
6.依托山阳商城小商品批发市场、欧凯龙家俱批发市场、金土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建材批发市场等,打造焦作商品批发集散基地。
二、中心城区特色商业街
1.以和平街市场改造为依托,打造以服装、现代百货、体育用品为主的和平街商贸步行街。
2.以万联世纪城为依托,逐步将友谊路打造成中华名优小吃一条街。
3.以大杨树餐饮娱乐一条街为依托,加快胜利南街棚户区开发改造,打造以餐饮、文化娱乐、休闲消费为主的餐饮娱乐一条街。
4.以大商集团入住开发摩登街为依托,打造商业购物餐饮娱乐一条街。
5.以北太行山沿线改造为依托,打造“农家乐”特色风味街。
6.以原车站街五金交电一条街升级改造为依托,打造经营层次更高、管理更为规范的新五金交电销售一条街。
第二节 完善餐饮住宿业综合服务体系
鼓励品牌和老字号住宿餐饮企业通过连锁方式快速扩张,培育10家地方特色突出、社会影响力大、年营业额1亿元以上的住宿餐饮企业集团。发展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加快“四大怀药”系列食品、饮品、药品的开发生产力度。组织招揽焦作地方名吃和各地传统名吃进驻,建设“全国闻名、省内一流”的餐饮特色街。
积极发展商务饭店、快捷酒店、汽车旅馆、家庭式公寓,构建以星级饭店为主体,社会旅馆、家庭旅馆为补充的住宿业体系。到2015年,引进1家国际一流酒店管理企业,新增5家五星级以上宾馆、10家四星级宾馆饭店、30家三星级宾馆饭店、50家二星级及以下宾馆饭店,所有旅游定点宾馆饭店全部达到星级化设施、星级化管理、星级化服务。
第六章 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
紧紧抓住经济结构、消费结构升级的战略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培育壮大社区服务、商务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一批潜力大、成长性好的新兴服务业。
社区服务业。引导商业企业到社区设立连锁超市、24小时便利商店、标准化菜市场等,打造“8分钟购物圈”。在社区周围规划建设健身器材,打造“10分钟健身圈”。实施放心早餐工程,使放心早餐经营网点覆盖中心城区。鼓励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网点。发挥家政服务网络平台作用,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网络,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咨询、事务、电子商务等服务。
商务服务业。大力发展会计审计、法律服务、评估、监理、技术咨询、房地产代理、工商登记代理、招投标代理、广告、商务咨询、策划等服务业态,培育发展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商务服务机构。抓住我市被列为省级国际服务外包基地的机遇,加快发展服务外包,努力提高企业承接服务外包的能力。
科技服务业。围绕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和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培育发展科技研发、技术交易、信息咨询、知识产权及认证等科技服务,加快构建多层次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焦作市质量综合检测基地,支持建设科技园区、创意设计园区,建设一批国际或国内一流的科技研发服务中心和基地。
信息服务业。以“三网融合”为契机,发展基于第三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的信息传输服务、增值服务。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支持骨干企业开展电子化采购和销售,推进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公共服务电子化、管理决策网络化。
第四篇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为基础,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加快完善农业服务体系,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到2015年,农业增加值达到110亿元以上。
第一章 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
围绕推进粮食核心区建设,大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打造小麦种子基地,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到2015年,粮食种植总面积稳定在397万亩;新增粮食产量4亿斤,总产量达到44亿斤。
第一节 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
按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提升质量”的粮食生产总体要求,强力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和高产田巩固提升,把高产田改造为超高产田,中低产田改造为吨粮田,实现各类地块平衡增产。六县(市)在巩固原有示范方的基础上,每年新增1-2个万亩示范方、2-3个千亩示范方,争取全市每年新增1个农业部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万亩示范方。通过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到2015年改造中低产田80万亩以上。
第二节 建设全国小麦种子基地
积极推进小麦转基因生物育种科技攻关,做好品种的提纯复壮和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工作,保证小麦种子的高产性、稳定性、抗逆性、抗病性,把我市建设成为小麦种子科技研发展示中心。实施小麦种子产业化工程,小麦种子生产面积达到80万亩以上,其中高标准规模化生产达到40万亩,把我市建成全国重要的小麦种子生产繁育基地。
第三节 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
实施农机整体推进工程,改善农机装备结构,大力发展深耕机械、精播匀播机械、收获机械,提高主要粮食生产农机装备水平。到2015年,全市农机总动力发展到375万千瓦,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和农机服务产业化。
第二章 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
大力发展四大怀药、林果、无公害蔬菜、食用菌、畜牧业等特色高效农业,争取富士康精细农业项目落户焦作,将特色高效农业打造成我市现代农业的先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第一节 四大怀药
稳定扩大四大怀药的种植面积和规模,推进四大怀药种植基地和示范园建设,开展四大怀药质量、有机、无公害、绿色等各类认证,实现怀药种植的标准化、规模化。到2015年,怀药规范化种植面积40万亩,怀药产量达到15万吨。
发挥怀药资源优势,延长怀药产品产业链,开发怀药药品、食品深加工等系列特色产品,努力培育河南黄河人健康食品有限公司、焦作市易生元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河南省淼雨饮品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伟康实业有限公司等怀药生产龙头企业和山药保健醋、怀药系列酒、怀参能量乳饮、怀山饮品等怀药知名品牌,打造“四大怀药”城市名片。
第二节 林果业
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经济林和生态保护林,构筑“三区”(山丘区、平原区、滩区)、“两点”(城市、村镇)、“一网络”(生态廊道网络)点线面相结合的综合林业生态体系。“十二五”期间,完成人工造林53万亩,飞播造林5万亩,封山育林7万亩,森林抚育和改造工程39.7万亩。
推广水果标准化种植技术,依托苹果、鲜桃、葡萄等水果生产基础,规划建设一批水果种植标准化示范园区,进一步提高我市水果的品质和市场占有率。到2015年,水果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左右。
第三节 无公害蔬菜
围绕做大做强“供港蔬菜”,推行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引导蔬菜产业向天然、无污染的绿色环保型方向发展,建立40个绿色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示范园区。按照“公司 专业合作社 农户”的模式,培育一批蔬菜生产、销售、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深加工,开发精深加工脱水菜、保鲜出口菜、蔬菜粉末、蔬菜汁等产品。到2015年,50%以上种菜农户纳入产业化体系。
第四节 食用菌
以博爱、修武、武陟、沁阳、温县为主规划建设白灵菇等珍稀菌种生产基地,以马村、武陟、孟州、修武为主规划建设双孢菇、草菇等草腐菌生产基地,促进食用菌生产由分散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型,品种由木腐菌为主向草、木腐菌并重转型。到2015年,全市食用菌投料达到20万吨,其中珍稀菌种投料10万吨,草腐菌种投料10万吨。
第五节 畜牧业
提高生猪产业竞争力,扩大奶牛、肉牛、肉羊发展规模,进一步壮大禽类生产,推进猪牛羊禽四大产业协调发展。积极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积极推行秸秆养殖。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养殖,积极鼓励支持林地散养等生态养殖。到2015年,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25万吨、32万吨、36万吨以上,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
相关链接14:特色农业工程
优质怀药全链产业工程:建设30万亩怀药种植基地,怀药产量达到10万吨,种植业收入突破20亿元。培育一批怀药加工龙头企业,产值超5000万元的龙头企业发展到10家,产值5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3家,怀药加工能力超过6万吨,优质怀药生产加工产值突破80亿元。
优质果品全链产业工程:水果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其中苹果10万亩、鲜桃5万亩、葡萄3万亩。加大水果标准化生产技术实施力度,进一步提高我市水果的品质和市场占有率。建设10个标准化示范园区。培育一批水果生产、销售、加工龙头企业,优质果品生产加工产值突破10亿元。
优质蔬菜全链产业工程: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5万亩,建设40个标准化示范园区。培育一批蔬菜生产、销售、加工龙头企业,50%以上种菜农户纳入产业化体系,优质蔬菜生产加工产值达到30亿元。
优质菌种全链产业工程:以博爱、修武、武陟、沁阳、温县为主建成白灵菇等珍稀菌种生产基地,以马村、武陟、孟州、修武为主建成双孢菇、草菇等草腐菌生产基地,食用菌投料达到20万吨。建设10个标准化示范园区,优质菌种生产加工产值突破8亿元。
优质肉类全链产业工程:大力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新增生猪加工能力300万头、肉牛加工能力30万头、肉禽加工能力8000万只、肉羊加工能力50万只,优质肉类生产加工产值突破50亿元。
优质乳品全链产业工程:建设10万头奶牛标准化养殖基地,奶牛存栏9万头以上。扩大高产奶牛养殖规模,鼓励发展牧场式生态养殖。优质乳品生产加工产值突破30亿元。
第三章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
大力发展规模化经营,壮大新型产业化经营主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努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
第一节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规划建设种、养特色园区,促进农业从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标准经营和生态经营转变,培育一批年产值上亿元种植和养殖型龙头企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粮食、果蔬、畜禽等加工业,扶持龙头企业引进先进生产线和技术改造,促进农产品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转变,重点培育一批年产值10亿元加工型龙头企业。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和创建知名品牌,培育生产规模大、标准化水平高、竞争实力强的知名龙头企业。到“十二五”末,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 400家,其中,年产值超20亿元的企业2家,超10亿元企业10家,超1亿元企业80家。
第二节 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
加快发展农业合作经济和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土地、资金、技术、装备和劳动力的要素整合,使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农业股份制合作经济、现代农业企业和专业化生产大户成为全市农业产业的经营主体。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工程,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建设更加健全、内部管理更加规范、市场竞争能力明显提高、带动农户能力明显增强,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示范社。2015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覆盖农户数达到50%以上。
第四章 构建农业服务体系
推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农业产品流通服务体系、质量安全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同步建设,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实现我市农业服务体系跨越式发展。
第一节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支持各类农业科研单位建设,加快农业科技事业发展。加强农业科技与应用技术研究,建立主要粮食作物转基因育种、超高产育种平台,为提高单产水平持续提供品种保障。建设玉米、怀药等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启动一批农业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项目。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支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优质高效种养技术、畜禽重大疫病防控技术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技术研究开发与转化。引导涉农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进行科技合作。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计划,广泛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到2015年,累计培训农民15万人以上。
第二节 农业产品流通服务体系
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形成比较完善的市场服务体系和比较有效的市场调控体系。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建设冷库设施及物流配送中心,促进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与终端销售商共赢合作,发挥本地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对生鲜农产品生产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培育农村流通主体。认真落实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有关政策,努力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
第三节 农业质量安全服务体系
加快发展绿色农业和无公害农业,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搞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建立健全“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产品及食品生产规范及产品可追溯制度。以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为龙头,加强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全程监管,完善生产基地与批发市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及时发现、有效控制、快速处置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到2015年,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总数达到60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总数达到20个,创建2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面积达到100万亩。
第四节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以焦作市农业信息中心为龙头,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推动农业信息数据收集整理规范化、标准化。整合农业信息服务资源,建立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农业市场信息监测预警应用系统。完善市级涉农信息网站,规范县级农业信息平台,在所有乡镇建立信息服务站,在每个村至少发展一名农村信息员,实现农业信息的进村入户。
第五章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抓住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兴利与除害结合、防洪与抗旱并举的原则,以水库除险加固、洼地除涝、农田与灌区节水改造为重点,新建群英水库二库、九渡水库、白龙潭水库,对沁河、大沙河、山门河、新河等河道进行治理,建设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和广利灌区、引沁灌区、中小型灌区配套改造工程,进一步提高水利保障能力。到2015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2.5万亩,使全市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77%。
相关链接15:九大水利工程
1.新建水库工程。建设群英水库二库、九渡水库、白龙潭水库。总投资3.5亿元。
2.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大沙河北高村闸、周庄闸、城关闸、朱营闸、常桥闸的除险加固工程。总投资1.3亿元。
3.河道治理工程。对沁河、大沙河、山门河、新河等进行系统治理,总投资11亿元。
4.山洪灾害防治工程。通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开展山洪灾害防御防治。总投资3.16亿元。
5.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焦作市群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包括扩建库容700万立方米,新建输水工程)、孤山湖水库新建水源工程、孟州市顺涧水库供水工程、孟州市黄河滩地下水新建水源工程、孟州市污水处理生态用水工程、沁阳市沁北王庄供水工程。总投资6.24亿元。
6.灌排水工程。在低洼易涝区,建设河道清淤疏浚工程;在地下水漏斗区、缺水区,建设地埋管道节水工程;在结构调整区,建设科技含量高的喷灌工程;在北部山区和西部岭区,建设小型塘坝水源工程;在自流灌区,建设末级防渗渠道工程。总投资10.9亿元。
7.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小浪底北岸灌区焦作规划区涉及沁阳、孟州、温县二市一县,总灌溉面积为50.2万亩,同时保证沁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