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林业局关于印发新密市2017年杨树食叶害虫防治预案的通知

索 引 号:005307394/2017-00026主题分类:综合政务/通知公告
发布机构:新密市林业局关 键 词:通知
文    号:新密林文〔2017〕26号成文日期:2017-03-06发布日期:2017-03-07
体    裁:通告生效日期废止日期
新密市林业局关于印发新密市2017年杨树食叶害虫防治预案的通知


局属各科室,站(所)、场:

经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现将《新密市2017年杨树食叶害虫防治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7年3月6日

 

新密市2017年杨树食叶害虫防治预案

 

近年来,随着大面积纯林的成长,给杨树食叶害虫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市杨树食叶害虫的发生也在呈上升趋势发生,杨树食叶害虫种类较多,目前在我市发生为害的主要有杨扇舟蛾杨白潜蛾,杨小舟蛾,柳毒蛾,黄翅缀叶野螟等。食叶害虫一年多代,而以第二代和第三代的种群增长趋势指数较高,扩散蔓延迅速,世代交替严重,防治费用高,防治难度大,因此加强对杨树食叶害虫的调查,掌握其发生趋势,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杨树食叶害虫发生情况

根据越冬虫情调查结果分析,预计2017年我市杨树食叶害虫发生面积33880亩。其中杨扇舟蛾发生3680万亩(轻度发生2300亩,中度发生1380亩),主要发生在城关,牛店、超化、刘寨、袁庄、曲梁等乡(镇);柳毒蛾发生247000亩(发轻度发生2万亩,中度发生4700万亩),主要发生在超化、牛店等乡(镇);杨小舟蛾发生5500亩(轻度发生5100亩,中度发生400万亩);主要发生在平陌,超化,来集,城关等乡(镇)。

二、虫情监测预报

在发生区以乡为单位设立中心测报点,固定1-2名专职或兼职测报员,在重点发生区设立监测点,对不同类型的杨树开展虫情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进行虫情预报。准确掌握最佳防治时机和防治范围。

危害程度的统计标准为:

危害程度:轻度为50 cm标准枝2—5条幼虫, 中度为6—8条幼虫, 重度为9条幼虫以上。 

 三、防治措施

(一)防治思路

根据“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杨树食叶害虫防治要坚持以适地适树和抗性树种为主的营林措施为基础,以生物制剂、仿生农药和植物性杀虫剂为主导、协调运用人工、物理和化学的防治措施,降低虫口密度,压缩发生面积,切实控制其蔓延危害。 

(二)治理原则

 轻度发生区:以自然调节为主,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控能力。加强害虫种群动态监测,保护天敌并发挥其控制作用;中、重度发生区:采取生物措施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优先使用生物农药、细菌、仿生制剂压低虫口密度,然后通过增加天敌数量,达到生物调控害虫种群密度的作用。对虫害特别严重的林分,大面积暴发成灾要采取飞机防治,地面通过化学农药打孔注药等方式及时防治。根本的措施是及时清理虫害木、更新树种、营造混交林等,改善其生态条件,增强林木生长势和林木抗虫能力。 

(三)具体治理措施

根据系统调查结果,预测杨树食叶害虫各虫态的发生期,为防治时机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由于大部分杨树食叶害虫一年多代,而以第一和第二代的种群增长趋势指数较高,所以重点抓好前二代的防治。防治时机应遵循虫龄低、虫态相对整齐和采取的措施要效率高、可操作性强的原则。 

1、人工物理防治 

越冬(越夏)是应用人工措施防治的有利时机,由于杨树树体高大,加强对蛹和成虫的防治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人工收集地下落叶或翻耕土壤,以减少越冬蛹的基数,成虫羽化盛期应用杀虫灯(黑光灯)诱杀等措施,有利于降低下一代的虫口密度。根据大多数种类初龄幼虫群集虫苞的特点,组织人力摘除虫苞和卵块,可杀死大量幼虫。  

2、仿生等药剂防治 

灭幼脲为主的仿生农药喷雾防治。20%灭幼脲Ⅲ号25g/亩;1.2%烟.参碱乳油1000-2000倍;3%高渗苯氧威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仿生药剂使用要注意把握用药时间,虫龄越小越好。 

3、打孔注药防治 

对发生严重,喷药困难的高大树体,可打孔注药防治。利用打孔注药机在树胸径处不同方向打3-4个孔,注入疏导性强的40%氧化乐果乳油、50%甲胺磷乳油、40%久效磷乳油、25%杀虫双水剂。用药量为2-4ml/250px胸径,原药或1倍稀释液。注药后注意封好注药口。 

四、效果调查及评价 

对幼虫期采用生物制剂或仿生农药防治的杨树林分,于防治后的5-10天调查防治效果。利用化学农药注干防治的林分,于防治后2-3天调查防治效果。以虫口下降率作为防治效果调查指标。 

根据调查结果,结合种群趋势预测,确定杨树食叶害虫能否再次造成危害。如果预计危害程度在中度以下,则不需要采取防治措施;反之则根据危害程度确定防治方法和防治面积的大小。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