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司法局关于在全市开展社区矫正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活动的通知

索 引 号:005307554/2020-00010主题分类:综合政务/通知公告
发布机构:新密市司法局关 键 词:通知公告
文    号成文日期:2019-03-12发布日期:2019-03-12
体    裁生效日期废止日期
新密市司法局关于在全市开展社区矫正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活动的通知

各司法所:

 社区矫正稳定工作责任重大,为做好重点敏感时段的安全保卫工作,全力维护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和社会稳定,按照省、市社区矫正安全隐患大排查专项活动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经研究决定自2019年3月份开始在全市开展为期八个月的社区矫正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活动。

 一、开展社区矫正安全隐患大排查

 (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执法情况。排查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是否提高安全意识,是否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是否严格依法履职,是否违反“六不准”等情况,重点排查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在调查评估、日常监管、外出审批、考核奖惩等事项中是否依法依规办理。

 (二)日常监管措施落实情况。排查社区服刑人员报告、外出、居住地变更、禁止令执行等制度是否落实;排查矫正小组、调查走访、电子定位监管、监管安全分析制度是否落实。

 (三)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脱逃情况。排查社区服刑人员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外出、逾期不归、脱管漏管脱逃情况;对不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脱离监管的社区服刑人员是否组织查找;是否依法落实考核奖惩措施,考核奖惩程序是否规范;是否协调有关部门开展追逃工作。

 (四)社区服刑人员再犯罪情况。排查社区服刑人员是否存在抗拒监管情况,是否有重新犯罪苗头或倾向,是否有参与群体性事件、长期上访或参与集体上访、参与黑恶暴恐赌毒邪苗头,是否存在无收入来源或者生活无着落等情况。

 (五)重点人员监管情况。排查对涉黑涉恶、涉枪涉爆、涉毒涉赌、涉恐、涉邪教,精神病、艾滋病,暂予监外执行、有赴省进京上访意图、重新犯罪倾向等重点社区服刑人员是否底数清,是否采取相应监管措施;对社区服刑人员有心理疾病、家庭关系不融洽、与他人有矛盾纠纷、社会关系复杂、涉诉涉访等潜在安全隐患是否采取相应措施等问题。

 二、开展社区矫正安全隐患大整治

 (一)完善矫情分析研判制度。县级社区矫正机构对排查的各类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逐一登记造册,列出问题清单,每月召开一次社区矫正风险分析研判会,对排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梳理分析,区分安全等级,划分安全隐患重点。

 (二)坚持督查指导常态化。加强与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和监狱等部门沟通协调,不断健全完善社区矫正衔接配合机制,堵塞安全漏洞。加强执法检查,对全市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工作进行明察暗访,发现、纠正执法不规范现象,督促落实监管制度 。

 (三)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应急处突预案,针对社区服刑人员可能发生脱管漏管脱逃、群体性事件、行凶犯罪、暴力恐怖活动等事件,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健全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对社区服刑人员脱管脱逃、重新违法犯罪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案事件,要及时逐级上报,对缓报瞒报的予以通报。

 (五)限期整改。对安全稳定存在较多问题和较大漏洞的司法所,明确责任人,确定整改内容和整改期限,限时整改。对问题突出、整改不力、效果不佳的司法所,市局积极跟进,加强监督指导,直至整改到位。

 三、开展社区矫正百日安全大会战

 在社区矫正大排查大整治的基础上,自2019年7月1日至2019年10月8日开展社区矫正百日大会战,以全市社区矫正的持续安全稳定迎接建国70周年。

 (一)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开展全面自查,认真梳理各项监管措施落实情况,查找风险隐患,以司法所为重点,组织工作人员对在册社区服刑人员开展“拉网式”、“地毯式”全面排查,坚持入户走访、社区走访,提高排查效果,切实做到“犯罪事实清、现实表现清、监管责任清、思想动态清、行为去向清”。

 (二)加强日常监管。充分发挥社区矫正专职工作人员的作用,规范监督管理。认真评估社区服刑人员的风险,坚持分级管理。严格落实考核奖惩措施,对不服从监督管理的,依法采取处置措施;符合法定撤销缓刑、撤销假释、收监情形的,一律提请变更刑罚执行措施,维护执法的严肃性。

 (三)加强谈话教育。积极发挥矫正小组作用,针对不同类别的社区服刑人员,制定好谈话提纲, 逐一开展面对面谈心谈话教育,深入了解掌握社区服刑人员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对思想波动、家庭变故、生活困难、抗拒矫正或者有脱管脱逃再犯罪苗头的社区服刑人员,要加强调查走访,进行重点谈话,做好教育矫正工作。对存在家庭纠纷、情感纠葛、与他人有较深矛盾的,要主动联系政府相关部门和调解组织做好调解疏导工作,充分发挥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职能优势,加大调解力度,做到早发现、早治理、早预防。

(四)加强电子定位监管。对排查出的重点社区服刑人员,要摸清其犯罪动机,心理状况、家庭情况、现实表现等,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工作的通知》(豫司密电〔2019〕7号)的要求,全部纳入电子定位监管,通过定位手机、电子腕带、人脸识别、基站定位等信息技术,实时定位核查,掌控其活动范围,及时进行行为干预。

 四、活动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安全稳定作为当前社区矫正的首要任务。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立足“稳”这个大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保安全、护稳定各项措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筑牢安全底线。要严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强化责任担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人人负责、环环相扣的安全责任机制。

 (二)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工作创新。要结合大排查活动,进一步加强“智慧矫正”建设,提高分析研判能力,强化电子定位监管,为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工作提供“技防”保障。进一步强化科学矫正,实施分类管理,加强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育矫正质量。进一步教育引导广大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树立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廉政建设,克服盲目乐观、麻痹厌战思想和侥幸心理,对违法违规、失职渎职的工作人员,必须依法依规严肃惩处,绝不姑息迁就。

 (三)健全完善长效机制,提升工作水平。要及时收集整理活动信息和统计数据,通过简报、微信等方式总结交流活动经验、做法和成效,及时推广各司法所好经验好做法。每月要组织一次风险研判分析会,每季度组织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努力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