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司法局2019年工作总结暨2020年工作计划

索 引 号:005307554/2020-00011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工作信息/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新密市司法局关 键 词:规划计划
文    号成文日期:2019-12-25发布日期:2019-12-25
体    裁生效日期废止日期
新密市司法局2019年工作总结暨2020年工作计划

 2019年,司法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政法会议精神,以机构改革为契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任务,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坚持政治引领、党建先行,党的建设进一步深化

 1、成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召开主题教育动员会对活动进行部署。一是组织全体党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抄写规定篇目,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讲党课2次。二是严格按照主题教育要求,全面查找不足和短板,广泛听取对改进作风、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围绕调研发现的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深入自查反思,及时跟进整改落实情况。三是突出主题教育的实践性,坚持把“改”字贯穿始终,将发现的各项问题逐项列出问题清单,逐条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处室、整改时限,坚持立查立改,即知即改,一时解决不了的盯住改、限期改,深入扎实进行整改落实。

 2、制定了《中心组2019年度理论学习指导计划和专题安排》文件,安排了学习内容,今年共组织中心组学习8次,开展党的创新理论进基层活动11次。

 3、“三会一课”及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开展情况。截至11月底,指导各支部共召开支部委员会19次,党员大会4次,集中讲党课4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0次。指导3个党支部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1次,党员领导干部分别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了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1次。

 4、成立联合党支部。按照2018年度市直机关党组织优化设置要求,成立了中共新密市司法局律师事务所联合支部。

 5、狠抓党风廉政建设,通过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召开廉政谈话会、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开展廉政教育,全面加强全局人员的廉洁自律意识,筑牢防腐拒变关口,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开展漠视群众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专项整治,各科室建立自查台账,并每周上报整治进度及成效,切实增强司法行政机关公信力。

 二、坚持统筹协调、依法行政,法治新密建设稳步推进

 2019年6月,我局全面完成机构改革任务,原政府法制办相关工作职能划归司法局,根据新的“三定”方案,成立了依法行政指导科,规范性文件管理科,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科,行政复议应诉工作科。

 (一)深入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全面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围绕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全面构建“管理、执法、服务”三位一体的行政执法制度体系。市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做好新密市2019年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工作的通知》,积极推行行政指导工作,持续培育新的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二是市政府下发了《新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密市人民政府2019年度领导干部学法计划的通知》,各乡镇政府(街道办)和市政府各部门落实了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制定了学法计划,明确了学法方式和内容;政府常务会议集中学法2次,学习了《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查工作规定》等3个法规文件精神、“三项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三是印发了《关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查工作规定等三个法规文件精神的通知》,全面开展法治政府创建活动。

 (二)全面推行“三项制度”,提高行政执法的社会满意度

 一是在全市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推行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规范各类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的社会满意度。二是完善行政执法调解制度、执法投诉处理制度、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健全纠错问责机制,进一步规范了各执法单位的行政执法行为;三是以市公安局省级行政执法责任制示范点为引领,积极培育推选河南省第二批行政执法责任制示范点,将培育示范点与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进工作相结合,同安排、同部署、同督导、同落实,促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得到新提升。四是认真开展执法目录报备工作,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制度。第二至三季度,我市33个执法部门共依法作出行政许可33882件、行政处罚1295件、行政确认27934件、行政强制2件、行政征收47131件、行政给付1037260件、其他行政权力1361件等具体行政行为共1148865件。重大行政处罚备案报告32件,处罚金额共468.6099万元。五是认真积极做好行政执法证件年审及河南省行政执法信息系统更新升级工作。截至目前,已有35个执法单位完成行政执法证件年审工作。

 (三)积极承担行政应诉职责,为市政府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府法律服务

 一是依法完善行政复议制度,严格依照行政复议法规定程序规定,依法及时审查受理和作出复议决定。自6月份以来,共收到复议申请39件,其中决定不予受理1件,受理38件,正在审理8件,驳回当事人申请3件,经复议决定维持16件(占受理数41%),决定撤销6件(占受理数15%),撤回复议申请终止复议6件(占受理数15%)。其中,不服行政复议决定而起诉1件,经行政审判予以维持政府决定。通过办理行政复议案件,树立了市委、市政府为民、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切实保护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和保障了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二是依法当好市政府在依法行政方面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自6月份起,司法局单独或会同市自然资源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征补办等部门,接受市政府委托,代理行政复议第三人答复、行政诉讼一、二审出庭应诉行政争议案件25件,尽最大可能减少市政府的诉讼损失。

 (四)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审查制度,规范性文件监管进一步加强

 一是审查并通过郑州市规范性文件数据库备案新密市政府发布的规范性文件11件,同时按要求将装订的卷宗向市人大备案;二是统计并上报新密市政府及各乡镇(街道办)、市直单位第二、三季度发文目录、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情况,审查并通过全市各单位向市政府备案的规范性文件4件;三是组织新密市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清理以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制定的规范性文件43件,保留102件。

 三、坚持突出重点、破解难题,矛盾纠纷化解取得成效

 (一)狠抓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推动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全面开展

 一是进一步理顺司法所管理体制,巩固发展司法所建设成果,调整充实司法所设置,总结交流司法所建设典型经验。2019年,我局把五星规范化司法所建设作为年度重要任务,申报新华路、超化、牛店、平陌4个五星规范化司法所,并依照《河南省五星规范化司法所评定细则》进行建设。二是通过组织司法所长例会以会代训,参加郑州市司法局组织的司法所长业务培训和社区矫正暨安置帮教业务培训学习,提高了司法所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三是指导司法所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矛盾纠纷排查,积极参与调解疑难复杂民间纠纷,开展法治宣传,为基层政府提司法建议,协助基层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纠纷,防止群体性上访。

 2019年1月,岳村司法所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

 (二)着力提升人民调解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

 一是组织开展“贯彻十九大精神,化解纠纷促稳定”专项活动,引导广大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广泛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及时就地、依法高效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消化在基层、解除在萌芽状态,为全市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二是深入开展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组织开展检查验收,按照省厅既定部署,申报一批“十星人民调解委员会”和“金牌人民调解室”,培育调解优质品牌,增强调解纠纷的公信力。三是指导18个司法所组织了38批次村级调解员培训班,提高了民调员的法律政策、道德文化水平和调解工作技能。

 1至11月,全市共调解案件4229件(其中,婚姻家庭纠纷619件,邻里纠纷1298件,房屋宅基地纠纷196件,合同纠纷71件,生产经营纠纷41件,损害赔偿纠纷743件,山林土地纠纷337件,征地拆迁纠纷31件,环境污染纠纷36件,劳动争议纠纷47件,医疗纠纷13件,物业纠纷15件,道路交通事故纠纷177件,消费纠纷5件,其它纠纷600件),调解成功4218件。真正地做到了把矛盾消灭在萌芽中,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四、坚持打造品牌、完善机制,普法宣传教育取得新进展。

 根据新密市机构改革实施方案,中共新密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于2019年2月20日完成了挂牌及印鉴更换工作。转发了《2019年郑州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将今年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重点和任务按各部门工作职责予以交办,并持续跟踪问效,推动工作落实。

 1、持续推进“七五”普法规划。以“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为抓手,组织我市各单位利用元宵节、国家“两会”、“3•5”学雷锋纪念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5•12”防灾减灾日、“6•5”世界环境日等法定纪念日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宪法和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

 2、组建成立2019年新密市“普法讲师团”。今年5月份,组织我市56个成员单位,抽调律师、资深执法人员、法律服务志愿者、检察官、法官等79名人员,组成2019年新密市“普法讲师团”。6月至8月,我市“普法讲师团”深入到乡村、企业、社区、学校、单位、机关等开展法律知识讲座38场次,巡回讲法115场次,受教育人数达5400余人。

 3、法治扶贫进基层。市司法局利用我市白寨镇皇帝岭村“七夕”古会有利时机,组织开展“法治扶贫”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与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知识。活动期间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共计1300余份,悬挂条幅2条,摆放宣传展板12块,接受咨询群众400余人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工作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4、为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进一步扩大法治宣传的社会效果。7月20日,市司法局组织长胜源律师事务所优秀律师到青屏高中开展新密市首届“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模拟法庭”由资深律师组建了合议庭和参与庭审人员,将完整真实的“庭审”展现在师生面前,提高了广大师生依法办事和依法维权观念。

 5、5月24日下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立法协调小组联络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规划室主任岳仲明等一行3人在河南省司法厅厅长申黎明,副厅长司九龙,郑州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于东辉,郑州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司久贵和新密市领导张治怀、李磊陪同下到我市超化司法所调研依法治市和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工作,岳仲明一行来到超化司法所,视察该所所容所貌、阵地建设,并详细了解该所日常工作开展情况,在调研座谈会上对我市依法治市工作情况表示肯定。

 6、10月12日下午,中共新密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顺利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协调小组和委员会办公室成员名单和《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工作规则》《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协调小组工作规则》《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细则》。会议强调了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积极发挥牵头作用,各位委员认真履职尽责,各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进一步健全了依法治市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建立健全了法治督查办法,确保依法治市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加强了法治工作队伍理想信念教育,严格监督管理,不断提高了思想政治素养、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和廉洁自律意识。

 2019年9月,新密市被河南省普法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评为“河南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

 五、坚持高效便捷、人民满意,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一)严格执行司法部“公证五不准”的规定,全面落实公证“简证便民”“惠民行动”工作

 一是严格执行司法部“五不准”的规定,真正把绿色通道、特事特办、多项优惠服务落实到群众实际需求中,对于老、弱、病、残、孕等特殊困难群体在有办证需求的,可以提前预约,由公证员专门提供专业公证服务。二是继续落实“惠民行动”,对公益事业、特殊项目和困难群体坚持特殊事项优惠服务,并给予减免20%费用,全年共办理绿色继承案件191件。三是全面开展办理公证“最多跑一次”工作,公证处把每项公证所需清单材料打印出来,当事人根据申请的事项来选择,让当事人在办证前熟悉办证流程、知晓办理各类公证所需的资料,从而避免办事群众多跑路,充分体现公证便民、利民的服务宗旨。四是全面使用综合办证系统、人像识别系统和电子印章系统,保证了办证质量、规范了办证程序、提高了办证效率。2019年,公证处共办理公证案件   821起,为卧床不起老人到医院办理公证2件。

 (二)积极落实法律援助提质增效工作,切实提升法律援助工作群众满意度 

 一是整合法律援助资源,择优选定政治过硬、有三年以上执业经验的25名律师为法律援助律师库成员,案件实行“轮流制”和“点员制”指派办理程序。二是全面实行“司法部法律援助管理系统”,实现援助案件统一标准、受理条件统一标准、办案人员统一指派、案件质量统一监督检查。坚持开展日常电话回访、案件抽查、入户回访、对重点案件旁听监督,加强对办案质量的监督掌控。三是健全全市“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实现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全覆盖,重点做好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妇女、困难家庭等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畅通农民工讨薪和军人军属“绿色通道”,不审查经济困难条件,做到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优先办理,实现应援优援、应援尽援,维护了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

 2019年全年法律援助中心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230件,其中民事118件,(老年人法律援助24件,残疾人法律援助7件,未成年人法律援助6件,妇女法律援助21件、农民工法律援助56件,军人军属法律援助4件),刑事1112件(侦查阶段75件、检察阶段45件、审判阶段294件、认罪认罚698件)。

 (三)全面加强对法律服务机构的管理,持续提升法律服务质量

 2019年,我市5个律师事务所71名执业律师,13个法律服务所56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共建立法律顾问点228家,办理非诉讼案件230余件,办理诉讼类案件1078件,其中民事案件858件,刑事案件178件(律师代理涉黑涉恶案件49起),行政案件42件,共组织法律宣传活动62场次。1个司法鉴定所(郑州天平法医临床司法鉴定所)13名司法鉴定人员共办理司法鉴定案件56件。

 (四)督促履行村(居)法律顾问职责,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

 一是落实了村(居)法律顾问每月至少1次到各村(居)法律顾问点开展法律顾问工作。截至目前,我市司法局指派58名律师和17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分别和我市351个村(居)签定了村(居)法律顾问合同,实现了村(居)法律顾问对351个村(居)全覆盖。二是通过印制《一村(居)一法律顾问服务指南》,建立新密市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群2个,乡镇法律顾问工作指导微信群18个、村(居)法律顾问工作服务微信群351个等形式,扩大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和社会影响力。

 今年以来,村(居)法律顾问共接受咨询、为群众提供专业法律意见3934条,代群众起草法律文书180件,开展法治讲座158场次,参与调解矛盾纠纷612件,参与诉讼活动18次,提供现场法律服务2104次,为村(居)重大事项提供法律意见145条。

 六、坚持问题导向、严控风险,特殊人群管控创造新业绩

 截至目前,共接受委托开展调查评估270件,新接收报到社区服刑人员448人,办理期满解除490人,在管社区服刑人员390人(其中缓刑387人,暂予监外执行1人,假释2人)。

 一是利用社区矫正管理系统,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对违反规定人员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防止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二是利用对违规社区服刑人员惩处、撤销缓刑等时机,组织开展警示教育,强化社区服刑人员服从监管的意识;三是严格审批减免、外出等特殊事项,按规定执行社区服刑人员的入矫教育、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制度,规范社区矫正工作行为,确保监管效果;四是组织成立社区矫正志愿服务队,紧密结合我市“创文创卫”、“扶贫攻坚”、“扫黑除恶”等当前重点工作,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矫正活动,提高矫正效果;五是注重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帮扶救助。岳村司法所为患有精神疾病的社区服刑人员乔某协调解决残疾人监护人生活补助;苟堂司法所为患有宫颈癌的社区服刑人员张某协调解决低保;曲梁司法所为身患重病的社区服刑人员赵某妻子募捐;平陌司法所为社区服刑人员杨某提供就业指导;牛店司法所为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社区服刑人员申某协调解决工作。六是组织全体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开展了新密市社区矫正岗位练兵比武活动。通过队列训练、业务知识考试、档案评比等方式举行业务技能大赛,通过比、学、考、评等环节,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提供了很好的学习交流机会,有效提升其业务能力。七是远程视频督察系统与司法厅、司法部系统成功对接,实现了部、省、市、县、乡(镇、街道)五级社区矫正工作互联互通、无缝对接。

 七、坚持精准扶贫、扫黑除恶,全面打赢两场攻坚战

 扫黑除恶工作:一是组织开展扫黑除恶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66场次;二是律师事务所、律师严格落实办理涉黑恶势力犯罪案件集体讨论研究、及时报告备案等制度,对律所、律师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及时监督,重点案件参加庭审监督指导。今年我市律师共办理报备95起涉黑涉恶案件,共参加涉黑涉恶案件庭审旁听12次。

 脱贫攻坚工作: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司法局机关党总支和皇帝岭村党支部成立联合党支部,定期召开脱贫攻坚专题组织生活会和主题党日活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二是组织全体帮扶责任人,重点开展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和贫困户收入核算工作,逐户排查“两不愁,三保障”存在问题,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三是通过“四议两公开”,对返贫风险高的重点贫困户进行产业收益分红,用于困难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和子女上学;四是邀请郑州市骨科医院和白寨镇卫生院为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和65岁以上的老年人开展免费体检活动;五是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为白寨镇中心小学50名留守儿童和贫困孩子送去爱心助学礼包;六是秉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原则,立足实际,因户施策,筹措资金买来猪仔、鸡苗、种兔,分别发放给有养殖能力和意愿的贫困家庭,动员困难群众通过自身辛勤劳动,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帮助贫困户出售农产品。

 八、2020年工作计划

 (一)党建工作:一是制定政治理论学习计划,组织局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提升司法行政系统科学发展水平。二是认真开展党内活动,指导各支部按要求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按要求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三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为重点,以党课教育、先进典型引导、案例警示教育、岗位责任教育等形式,突出抓好党风廉政教育。

 (二)依法行政工作:一是推进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持续做好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审定、证件申领与管理及行政执法人员岗位培训工作,梳理全市执法单位权责清单,着力规范各类行政执法行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执法监督协调。提高行政执法的社会满意度。二是做好以市政府名义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工作;及时审查各相关单位向市政府备案的规范性文件;做好每季度的报备工作;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复议工作的有关制度,将行政复议从申请到做出决定的每一个程序进行细化,确保行政复议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同时积极畅通行政复议渠道,提高案件审理质量,依法纠正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

 (三)人民调解工作:一是大力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区域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健全调解工作网络。指导民营企业建立人民调解组织。二是加强民调员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司法所工作人员和调解员的法律知识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三是认真抓好人民调解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建立人民调解工作奖励机制,对人民调解员工作实绩进行考核。四是加大重大疑难纠纷和社会不安定因素大排查调处力度。进一步健全预警性信息报送网络建设,确保预警性信息的畅通。抓好每季度一次的司法所长例会制度、分析研究和探讨解决辖区内发生的一些疑难纠纷。五是依照《河南省星级规范化司法所评定细则》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抓好司法所硬件和软件建设,开展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提升活动。

 (四)依法治市工作: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全面履行市委依法治市办职责,充分调动各协调小组和相关职能部门积极性,推动形成各司其职、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二是抓好机制完善,建立完善专家决策咨询、法制工作重点决定和方案备案、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推动全面依法治市各项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轨道。三是完善考核制度,推动将法治建设考核范围延伸至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各个领域。抓好教育培训,切实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推动法治建设的能力。四是创新普法宣传工作方式,加强普法网络建设和普法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策划系列宣传活动,切实在全社会营造尊崇法治、厉行法治的良好氛围。

 (五)社区矫正工作:一是做好社区服刑人员的衔接工作,建立台账,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二是加强重点人员的走访与摸排,及时掌握刑满释放人员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积极开展引导教育,预防其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六)法律服务工作:一是强化监管服务,全面提升公证质量和公信力,按照办证系统规范办证、核查、出证。继续开展办理公证“最多跑一次”工作,充分体现公证便民、利民的服务宗旨,让“最多跑一次”落到实处。二是加强刑事辨护全覆盖组织,落实“治欠保支”援助服务,服务好民营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积极推进互联网法援建设,逐步实现案件网上通知、网上指派、网上回函,提高办案效率,减轻律师和法律援助机构工作量。三是开展律师调解试点工作,做好“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工作,做好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法律宣传、法律咨询、法治进社区、送法下乡等公益性活动,指导监督我市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