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工信[2019]35号关于印发《驻马店市2019年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方案》的通知

驻工信[2019]35号关于印发《驻马店市2019年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方案》的通知 发布:发布时间:2019-03-15

 

 

各县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驻马店市2019年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方案》已经市工信局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19年3月15日

 

 

 

 


 

驻马店市2019年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方     案

 

根据《中共驻马店市委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和《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驻马店市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驻政办〔2017〕140号)精神,为加快推进驻马店市转型升级攻坚工作,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我市装备制造产业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思路

坚持以创新驱动为主题,以智能化、集成化、服务化、绿色化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强创新体系建设,以开发有竞争力的产品为突破口,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装备,着力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品层次,着力夯实产业基础,着力优化空间布局,推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推进我市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发展,以发展优势产业为主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尽快构建集聚度高、竞争力强、带动力强、吸纳就业能力强、资源环境友好的现代工业体系,努力将装备制造产业打造成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制约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因素和薄弱环节,着力完善产业配套体系,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强化人力资源保障,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推动技术创新服务,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增创承接产业集群转移综合优势,支撑推动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二)坚持承接转移与存量调整相结合。利用现有产业基础优势,以招商引资完善产业链,以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开发应用促进企业转型和价值链升级,以改革创新激发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活力,推动制造业向更高层次、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发展。

(三)坚持突出重点,扩大优势传统产业。把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作为装备制造转型升级的中心任务,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立足主导产业,推进集群发展。集约集聚是实现产业高效发展的基本模式,要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依托产业集聚区,强化承接转移,推动各县区集中发展特色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推动配套链、创新链、物流链、生产要素等加快集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缩短供应链条,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五)强化招商引资,引进龙头企业。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装备制造业集约集聚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抢抓产业转移新机遇,抢占产业转型制高点,瞄准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和优势地区,着力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和龙头项目,带动关联配套产业协同转移,以形成产业配套优势,增强产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六)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提升传统装备,大力开发高技术新兴装备,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推动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

三、发展目标

立足区域产业优势,重点提升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畜禽装备、农机装备和电力装备等四大传统领域,积极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装备两大新兴领域,加快发展装备制造服务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力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以上。

  四、主要任务

(一)提升基础制造能力。实施工业强基工程,以企业为主体,补短板、增效益,集中资源突破一批需求迫切、基础条件好、带动作用强的基础产品和技术。重点实施德威电缆特种电线电缆产业园、金鼎远大PC构件、华芯电力光缆生产、河南鹏辉三期、恒丰车轮高强度超轻仿铝合金车轮等项目,逐步解决重大工程和重点装备的基础瓶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二)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充分发挥特色工业园区和优势产业集群的引领示范作用,重点扶持驿城区装备产业集聚区和长仑农机装备产业园、西平县食品机械产业园和国际畜牧机械产业园、汝南县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园、确山县“中原门都”和“中原房都”产业园、正阳县花生机械产业园等特色优势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为驻马店市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三)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积极引进和培育关联度高、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示范和引领作用。重点推进大力天骏汽车冷藏车、广大鸿远高端专用汽车二期、华星机械农机装备智能化制造、精工机械出口汽车配件加工等新建续建项目的实施,带动产业集群跨越发展。

(四)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在4个传统优势领域和2个新兴领域,培育3家龙头企业,给予中集华骏、河南鹏辉、东威车业优先支持,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在农机装备、电力装备、汽车装备等领域培育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推进省级电动车检测中心和国家级特种塑料制品标准化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的建设。

(五)推进技术装备工程。依托国家、省和市重点工程,推进企业和用户通过技术创新,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提升自主研发和系统集成能力。重点提升中集华骏“灯塔工厂”项目,充分发挥产能,完全建成半挂车智能制造中心;恒久机械制造利用技术优势,推进研发新型复合材料制动鼓等项目的实施。

(六)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引导企业围绕制造发展工业设计、品牌运作、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增值服务在价值链中的比重。争创1个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持续推进云创谷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捷朗精密机床工业方案设计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为企业创造智能化生产、研发载体,搭建多种产业服务平台。

(七)推进新兴产业发展。依托龙山通用机械、弘康环保等企业,围绕绿色化需求,加快发展节能环保装备,积极引导装备制造业向环境服务业领域延伸,形成“制造 服务”一体化发展格局。依托中集华骏、恒久机械等企业,加快自主开发和技术引进消化,突破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支持企业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装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向高端智能装备攀升。

(八)加快引进和培育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依托上汽通用五菱,加快推进新能源乘用车项目建设,争取尽早获得项目核准和生产资质,加快乘用车提升发展,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依托银泰新能源、金龙沃诚等企业,重点发展纯电动清扫车、多功能抑尘车、自装卸垃圾车、无人驾驶机器人清扫等环卫系列专用车;依托广大鸿远、大力天骏等企业,重点发展纯电动厢式运输车、冷藏车、快递车等物流系列专用车,着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

(九)大力推进智能化改造。依托鼎力杆塔、乐山电缆、德威电缆等企业,大力开展智能制造、智能电网等先进装备研发,发展超高压输电装备、智能电力装备、专用车辆改装、电力摩托车、电缆电气产业等先进装备和产品。力争培育中集华骏、恒久机械、金凤牧业3家企业建设智能车间,实施以“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为重点的智能化改造,推动成套设备及生产系统智能化改造。

(十)抓好质量品牌建设。组织开展重大技术装备协同开发,开发一批技术水平先进、市场需求潜力大的高端装备并实现产业化。力争推出广大鸿远、鼎力杆塔等2个以上具有省内先进水平的行业标志性高端装备产品,恒久机械、恒丰车轮、宝盈电子3个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

(十一)开展国内国际合作交流。积极组织企业参加装备制造展示展销活动,推动我市装备品牌走出去。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设境外生产基地和工业园区,推动汽车装备、电力设备、畜禽装备、农机装备等优势产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重点推进西平县畜禽机械和正阳县花生机械等特色品牌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策引导,落实扶持政策。认真贯彻国家和省支持装备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支持企业积极承担重大专项。在重点企业发展、承接产业转移、关键技术研发、要素资源配置、企业战略重组、加强环境保护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引导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子基金,提高企业转型升级积极性,推动产业加快转型。

(二)强化企业服务工作。加强产业分析和评估,做好经济运行监测和市场预警工作,及时传递制造业发展及投资导向信息,引导企业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结合职能,细化工作措施,全力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服务;着力破解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企业安心生产经营;组织企业参加数控机床、机器人产销对接系列活动;积极争取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奖励和省级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

(三)拓宽融资渠道,强化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装备制造企业和项目的信贷投入,增加出口信贷额度,支持装备产品出口。优先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通过新发或增发股票、发行企业债券、引入风险投资等方式扩大融资规模。鼓励企业直接融资,或通过主板、中小板、新三板及区域性股权市场上市、挂牌或市场化债转股等多种形式开展融资活动。

(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和打击各种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对违法行为形成高压态势,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和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环境。

(五)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加强装备制造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高端技术人才引进,提高福利待遇,最大限度地引进和留住高端技术人才。对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推广应用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