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两岸(河南)智能装备产业基地新乡市核心区建设方案》的通知

索 引 号:G0001/2019-00086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常年公开 文件编号:新政办[2019]39号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2019-11-15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两岸(河南)智能装备产业基地
新乡市核心区建设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两岸(河南)智能装备产业基地新乡市核心区建设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8月6日

  两岸(河南)智能装备产业基地

 新乡市核心区建设方案

  根据《河南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豫政〔2018〕14号)、《河南省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行动方案》(豫政办〔2019〕3号)总体部署,加快建设两岸(河南)智能装备产业基地新乡核心区,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新趋势,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承接台湾高端装备产业转移为先导,以吸引国内外高端装备制造业来新共同发展为支撑,聚焦数控机床、机器人、智能物流仓储装备、新兴智能装备、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等重点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强化集聚集群、企业引进培育、示范应用、技术创新、开放合作,完善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两岸(河南)智能装备产业基地新乡核心区,努力打造国内先进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

  (二)空间布局

  结合新乡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及先进装备制造业专业园区建设,打造“一区六园”,即新乡智能装备产业基地核心区,包括新乡市高端装备专业园区、先进成形高端装备制造及成形产业园、新乡市航空航天军民融合科技专业园区、新乡机器人专业园区、新城智能制造产业园、卫华智能起重装备产业园等6个智能装备特色园区,作为台湾智能制造装备企业的主要承接地,着力推动这六个园区建设,打造两岸(河南)智能装备产业基地新乡核心区。

  (三)发展目标

  经过5年努力,力争全市智能装备重点领域产业规模超过200亿元,引进培育3家左右省内领先的智能装备龙头企业,研发3项标志性智能装备产品,打造1个国内先进的百亿元级智能装备特色园区,形成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两岸(河南)智能装备产业基地核心区,基本建成具有竞争力的智能装备产业体系。

  二、重点领域

  鼓励国内外高端装备企业在新乡投资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新兴智能装备、智能物流仓储装备、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等先进装备制造业。

  (一)数控机床

  1.发展目标

  到2023年,全市专用数控机床的可靠性、精度保持性、平均无故障时间均居全省领先地位,打造中部专用数控机床产业基地。

  2.发展路径

  依托日升数控、孟电兴迪、天丰机械等企业,大力发展专用数控机床、内高压成形设备、冷弯成形装备,鼓励和支持实施智能化改造,自主研发和完善多轴控制伺服驱动技术、触摸式人机交互界面技术、适应控制技术、主动在线测量技术、综合误差补偿技术,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高装备的开放性和互联管理性能,提升专用数控机床技术水平,形成产业集群优势,打造一批细分市场单项冠军。

  (二)工业机器人

  1.发展目标

  到2023年,培育年销售收入总额超亿元机器人本体生产企业3家以上,集成应用企业2家以上。

  2.发展路径

  依托新松机器人、勤工机器人等优势企业,加强与河南省机器人产业联盟和省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重点发展焊接、切割、喷涂、码垛等工业机器人,力争在机器人本体设计和制造技术方面取得突破,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支持机器人系统集成商的发展,加快工业机器人的推广应用,打造机器人产业集群。

  (三)新兴智能装备

  1.发展目标

  着力发展3D打印、无人机等新兴智能装备产业。到2023年,将新乡市打造成为中部地区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和应用中心、河南省重要的无人机产业基地。

  2.发展路径依托河南3D打印研究院、新科智能打印、锡创科技等优势企业,加大与国内外优势3D打印企业对接引进力度,扩大工业级3D打印装备产业规模,着力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构建从技术研究、装备制造、材料制备到产品加工、技术服务等环节完备的产业体系。

  以正大航空、中兵重工为依托,加快无人机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先期重点加强植保无人机、无人靶机系列产品研制生产,积极扩大无人靶机产品市场占有率。推进无人机产品系列化,扩大产业规模。进一步加强与防空兵指挥学院以及国内外无人机科研院所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大力引进人才,构建产学研用创新机制,打造河南省重要的无人机研究基地。

  (四)智能物流仓储装备

  1.发展目标

  到2023年,全市智能起重装备年产值突破100亿元,打造国内知名的智能起重产业基地。

  2.发展路径

  依托卫华集团、河南矿山、豫飞重工等骨干企业,重点突破全数字化控制、自主导航、智能避障等智慧物流技术,加快发展重载AGV(自动导引运输车)、智能起重设备等车间物流智能化成套装备。着力推进卫华智能起重装备产业园建设,加大与国际知名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积极引进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加快建成起重机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打造产学研用创新平台。加快推广应用变压变频调速、故障自诊、远程监控、智能防摆和防撞、近场感应防碰撞等技术,实现产品轻量化、高端化、智能化、模块化、大型化、专业化。加快通用桥、门式起重机轻量化升级换代,大力发展新型节能轻量化桥、门式起重机(欧式起重机)。开发高智能、高可靠性的新一代军用特种起重机,满足国防需要。

  (五)智能制造成套装备

  1.发展目标

  到2023年,力争每年通过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20台(套)以上,平均每年开发一个河南省标志性重大技术装备产品。

  2.发展路径

  围绕汽车、印刷、农机装备、盾构装备、矿山机械、振动筛分机械、环保装备、电力设备、建筑等重点行业制造智能化升级需求,引进培育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软件开发商,推进关键技术装备、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的集成创新和应用示范,加快开发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智能制造成套装备。支持各专业园区围绕智能产品、智能生产、智能服务,建设一批特色优势突出的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生产基地。

  三、主要任务

  (一)提升创新能力

  1.推动智能装备龙头企业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布局建设一批智能装备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支持我市龙头企业与中国工程院、郑州机械所、中机六院、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共建新型高端研发机构,加快筹建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乡分中心、航空航天双创中心等研发机构。

  2.培育一批企业研发机构。支持企业争创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开展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支持企业创建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重点企业设计院等高水平创新载体,优化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提升创新能力。

  3.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组织梳理中科院等重点科研单位科技成果资源,发布科技成果目录,建立面向企业的技术服务平台,推动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支持企业充分利用国家及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建设产学研用平台。充分利用河南省“科技贷”政策,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二)推动集聚、集群发展

  坚持以特色论英雄、以亩产论英雄、以生态论英雄,各智能装备制造园区,围绕智能产品、智能制造、智能服务,重点开展机器人本体及系统集成、数控专用机床、3D打印机、智能成套装备、传感器等研发生产,加快整机和关键零部件企业的集聚,培育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智能制造特色产业,形成自主研发、自主装备、自主集成、自主品牌智能制造专业园区,引导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链式发展,将智能制造专业园区打造成集聚效应突出、竞争优势明显的专业园区。聚焦中小企业群体,通过市场择优扶持增长快、具有“专、特、精、新”特点、发展前景好的中小型智能装备制造企业,与龙头企业形成协作配套关系,加快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助推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二)培育优势企业

  1.发挥政府引导和推动作用,统筹政府可控资源,着力做大做强中铁工程装备集团隧道设备、日升数控、孟电兴迪、天丰机械等智能装备整机制造企业,充分发挥其在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中的支撑、引领和示范作用,推动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2.鼓励企业开展兼并重组、资源整合,通过示范引领、政策扶持和精准服务,支持成长性好、支撑性强的行业龙头企业及台资企业申报河南省转型升级头雁企业培育计划和河南省智能装备重点培育企业;促使中小企业深耕行业细分市场,聚焦特色发展,积累技术优势,努力成为行业领跑者,培育一批“隐形冠军”企业。

  (三)提升品牌影响力

  积极探索建立全产业推广的宣传机制,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产品进行全方位的包装和宣传,提高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认同度。一是组织举办行业高峰论坛,参加行业高端博览会,广泛推介专业园区企业的智能装备产品;二是在园区内建立智能制造装备产品展示销售中心,全方位展示园区内产业最新研究成果及主要产品。

  (四)加强示范应用

  1.支持创建各类试点示范。鼓励核心区骨干企业积极申报、创建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服务型制造、“互联网 ”工业创新、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信息消费、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跨界融合、系统解决方案等试点,引领带动专业园区及其他核心区企业规模化推广应用。

  2.持续实施机器人“十百千”示范应用倍增工程。推进重点领域关键岗位“机器换人”,提高制造过程的数控化率。

  3.加强智能装备集成应用,持续开展省级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培育,积极争取国家智能制造项目。推广应用本地机器人、数控机床及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通过政策引导和示范应用促进智能装备产业快速发展。

  (五)强化人才集聚

  1.实施新乡“牧野英才”“名校英才”“牧野工匠”等三个三年行动计划,认真落实河南省《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实施意见》,加大高端装备领域创新型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加大国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其团队的引进力度;完善技术入股、股权激励、科技成果收益分配等机制,提升装备制造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能力;深化产教融合,优化装备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加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培育一批装备制造业“知名企业家、知名技术专家、知名工匠”。

  2.持续推动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培养一批符合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需求的机械加工、电气运行与控制、自动化生产线等技能人才。加快智能装备技能型人才培养。支持驻新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校企合作,根据智能装备产业发展需求,开设相关专业或课程,为全市输送高水平人才。

  3.加大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企业对新招用和转岗人员以及技能提升人员按照企业新型学徒制模式进行培训的,按照中级工每人每年5000元、高级工每人每年6000元补贴标准进行补贴。

  (六)扩大对外开放

  1.瞄准国内外知名智能装备制造企业、系统集成企业和第三方服务机构,各园区要组建专业招商团队,开展定向招商。特别是借助两岸智能装备郑州论坛、林氏后裔拜祖大典等交流渠道,赴台拜访知名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参加台北机床展,加强与台湾地区知名智能装备制造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对接,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成长性好的重大项目。认真落实河南省《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实施意见》,精准服务,促进台资企业在新做大做强。

  2.支持有条件的智能装备优势企业“走出去”,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重点,通过并购、重组、战略合作、承揽工程等多种形式,获取技术、市场、人才等资源,大力拓展海外市场。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建立市转型发展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分工负责的工作推进机制,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议,及时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细化完善政策措施,主动开展对接招商,争取尽快落地一批重点项目。

  (二)完善配套政策

  支持各智能制造装备专业园区出台服务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围绕建设用地保障、项目引进和建设、核心关键技术研发、风险投资和产业基金体系建设、人才引进和培育、科技型企业培育、园区开发资金筹措及开发建设模式与机制创新、企业智能化改造、智能装备采购和产业化市场推广应用等方面,构建具体化、可操作、能落地、科学完善的专业园区政策体系。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建立政策联动机制,全面推进专业园区建设和智能装备产业快速发展。

  (三)加大资金支持

  1.统筹使用市级各类资金和相关产业基金,支持智能装备产业技术创新、重大项目建设等,落实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免税、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奖补等各类政策。

  2.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金融等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加大项目信贷支持力度,支持企业以债转股、股权出让、整体上市等方式融资。3.依托两岸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基金,结合我市市情,设立智能装备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子基金,为台资企业在新乡投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四)强化用地保障

  围绕专业园区建设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需求,加强产业用地和商住用地的统筹规划,满足园区建设的用地需求。在用地供应模式上,加强统筹规划、整合空间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对集约用地的鼓励类台商投资工业项目优先供应土地,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70%执行。若出让底价低于该项目实际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开发成本和规定应收取的相关费用之和,应按不低于实际各项成本费用之和的原则确定出让底价。提高增量用地使用效率,积极保障优质智能装备制造业用地,优先支持优质工业技术改造项目和重大智能装备项目建设用地。适度放宽智能装备企业租、购创新型用房的条件,保障产业发展空间。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