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驻马店市2015—2016年度夏粮生产工作方案》的通知

索 引 号: S0001-0205-2015-00381 主题分类: 市政府办公室
信息来源: 发文日期: 2015年10月08日
名  称: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驻马店市2015—2016年度夏粮生产工作方案》的通知
文  号: 驻政办〔2015〕110号 关 键 词: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和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驻马店市2015—2016年度夏粮生产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驻马店市2015—2016年度夏粮生产工作方案  2015年9月30日    附 件驻马店市2015—2016年度夏粮生产工 作 方 案 为稳定提高夏粮生产能力,努力夺取明年夏粮丰收,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稳粮增收、提质增效为目标,积极培育粮食生产新型经营主体,深入开展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和粮食增产模式技术攻关,大力推广增产减灾关键技术、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稳定面积,优化结构,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改善品质,拉长链条,提高效益。二、目标任务全市夏粮计划播种面积910万亩左右,其中小麦900万亩;夏粮单产稳定在450公斤以上,总产40亿公斤以上。三、基本要求(一)优选品种。小麦半冬性品种以矮抗58、西农979、衡观35、郑麦7698等为主,弱春性品种以西农9718、众麦2号等为主。各县区要根据本地实际,科学选择主导品种和搭配品种,做到主导品种突出,搭配品种合理,品种群优势明显。不断扩大优质、高产、综合抗性好的新品种种植面积,积极进行新品种(系)的试验展示。同时,对黄花叶病发生严重的地块及时更换抗病品种。(二)精细整地。按照“秸秆还田必须深耕,旋耕必须耙实”的要求,秋收腾茬后要及早整地,确保整地质量。秸秆还田的地块,要做到秸秆充分粉碎,增加耕翻深度,耕透耙匀、耙耱压实;旋耕机整地,播种前一定压实土壤后再播,避免因土壤虚空播种过深,影响出苗或造成弱苗。常年旋耕造成耕层变浅,不利于小麦植株抗旱、抗寒、抗倒,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隔年深耕,耕深度要达到30厘米。(三)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耕层养分状况、产量水平及小麦需肥规律,科学配方施肥。充分利用秸秆、沼液,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落实“补钾增微”、“前氮后移”、“分层施肥”、“水肥耦合”、“叶面喷肥”等技术措施,提高投肥效果和化肥利用率。(四)科学播种。一是进行种子处理。全面落实种子包衣技术,特别是在小麦全蚀病发生严重的地方,要全面推广种子无害化处理技术,对集中连片的重发区,要在农业植物检疫部门的监督下,使用有效药剂进行统一包衣或拌种,杜绝白籽下地。二是适期适量播种。半冬性品种播期为10月11—20日,弱春性品种为10月16—25日。半冬性品种亩基本苗14—16万株、弱春性品种亩基本苗16—18万株,根据地力水平、播期等因素适当调整播量。三是优化种植方式。推广宽窄行种植、宽幅匀播、种肥异位同播等技术。(五)细化管理。冬前管理重点是中耕和化学除草,培育壮苗,确保麦苗安全越冬。春季要及早进行苗期病虫害防治、中耕除草、松土增温、运筹肥水,巩固冬前分蘖,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力争多成穗、成大穗。中后期管理的重点是养根护叶,适时浇好扬花、灌浆水,及时拔除杂草、全蚀病和散黑穗病株,结合病虫害防治,落实“一喷三防”技术措施,搞好叶面喷肥,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延长叶片功能期,预防早衰,减轻干热风的危害,提高灌浆强度,增粒增重,改善品质。(六)适时收获。小麦适期收获在蜡熟后期,收获过早,籽粒皱缩,商品性差,粒重降低而减产;过晚收获,造成掉穗、落粒,导致减收。各地应针对情况,搞好组织、采取措施,做到适期收获,实现丰产丰收。四、保障措施(一)高度重视夏粮生产。我市作为农业大市和全国、全省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夏粮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60%以上,搞好夏粮生产,对夺取全年粮食丰收、确保全省乃至全国的粮食总量平衡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尤其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国家农业支持补贴政策调整的关键时期,抓好夏粮生产,意义更加重要。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强化措施,认真抓好夏粮生产;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因地制宜制订工作方案,层层分解目标任务,确保夏粮生产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二)培育粮食生产新型经营主体。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已是现代农业的新生力量,各县区要下大功夫加以培育和扶持,推动粮食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一要引导土地使用权有序流转。建立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开展流转各项服务,在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推进整村整组连片流转,引导土地依法、自愿、平稳流转,提高粮食规模经营水平。二要大力培育现代职业农民。分专业、分批次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培育一批骨干农民,支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从事农业生产,推动农业经营主体向职业化发展。三要推动“互联网 农业”模式发展。以粮食种植大户为依托,积极构建“互联网 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运用“互联网 ”的理念、思维和技术,贯穿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全产业链,做到农业生产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提高农业产业综合竞争力。(三)拉长小麦产业链。把小麦作为一个产业来抓,努力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是发展小麦精深加工。制定政策,整合资金,建成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的小麦精深加工项目,提高产品附加值,从根本上提高夏粮生产的综合效益。二是建立优质小麦基地。大力发展高产优质小麦生产,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组织好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采取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实现优质优价。三是发展订单农业。积极引导预约种植、合同订购,用订单的形式把农户、基地和龙头企业连接起来,提高产销衔接率。(四)开展粮食万亩高产创建。认真组织落实39个小麦万亩高产创建任务,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整村整乡扩大高产示范片面积,稳步推进粮食整建制建设。原则上对连续3年以上高产创建示范片进行轮换,以扩大高产示范带动效应。加强高产创建管理,每个示范片要树立标示牌,注明方位和技术模式,明确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负责人,严格落实目标考核制度。按照统一良种供应、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作业的要求,强化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大力开展小麦增产技术模式攻关,争取在农机农艺一体化、轻简节本高效、规模化生产和标准化种植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打造粮食高产典型,推动全市夏粮均衡增产。(五)各行各业搞好服务。各地要把夏粮生产当作全社会的事情抓紧、抓好、抓实,制定措施,协调各行各业积极参与和支持夏粮生产,主动提供优质服务。农业部门要全力搞好综合技术服务,深入开展“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开展拉网式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同时,与工商、质监部门协作,以农资市场专项整治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水利部门要搞好水源调度,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气象部门要做好中长期天气预报,为农民做好田间管理提供气象信息服务;新闻部门要配合夏粮生产加强宣传报道,促进各项生产技术措施的落实;供销、农机、石油、电力等部门要做好化肥、农药、柴油、农机具、农电等供应,保证生产需要;财政、金融部门要多方筹措资金,服务夏粮生产;工商、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配合农业植物检疫部门依法加强市场检疫检查,禁止承运、经营、销售未经产地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小麦种子。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为夏粮生产再上新台阶做出应有的贡献。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