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工信〔2019〕79号 对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第191号提案的答复

驻工信〔2019〕79号 对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第19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发布时间:2019-05-27

 

陈海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促进我市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建议》第191号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驻马店市装备制造业基本情况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装备制造业也是驻马店市传统支柱产业。截止目前,全市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0多家,主营业务收入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占比约27%左右;装备制造业利润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占比约25%左右。近年来,驻马店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专用车及零部件、新能源电动摩托车、农机装备、畜禽装备、电机装备等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格局,驿城区的中集华俊、汝南县的电动摩托车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半挂车和豫南最大的电动摩托车生产基地。

二、科技创新工作稳步推进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发展,积极推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装备工业企业智能绿色健康发展。2017年全市推广应用示范机器人60台,数控机床36台;2018年推广应用示范机器人90台,数控机床73台。通过“机器换人”,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驻马店市持续壮大创新引领型企业、人才、平台、机构,推动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融合,目前全市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智能工厂3家、智能车间6个,建成智能化示范生产线60条;引进高层次人才242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2家,增长96.9%,居全省第一位;院士工作站10家;建成我市首家省级重点实验室,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家,增长50%;新增国家和省级星创天地7家,星创天地数量增长117%,居全省第一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其中,中集华骏拥有研发机构4个,其中省级3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拥有各项专利215项,覆盖3大系列300多种产品。

三、推进装备制造转型升级工作情况

为促进我市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装备制造业智能绿色健康发展,我市先后制定出台了《中共驻马店市委、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驻马店市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和《驻马店市2018年装备制造产业升级发展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着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我市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市积极组织企业开展了机器人“十百千”示范应用倍增工程示范项目、省级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试点示范、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优秀供应商申报等工作,积极推荐我市企业“走出去”,获得国家和省相关政策支持。组织我市制造企业参加省内外展会和编制智能制造案例集,开阔视野,促进装备制造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创新和交流合作,推动我市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组织企业选派技术能手参加了全省首届职业技能大赛,提供沟通交流学习平台,为驻马店装备制造业人才培育和智能化发展贡献力量。

四、存在的问题

我市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各种问题。一是经济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我市装备制造企业大部分规模较小,实力不强。大多数企业是生产零部件,并且只为一个整车企业配套,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产品通用性差,抗风险能力弱,产品成本高、整体效益差,市场竞争力较弱。二是产品层次低,研发能力弱。我市企业规模较小,不仅缺乏自主开发单个零部件的能力,更是缺乏系统开发与基础研究的能力,产品出口和研发能力远远落后于先进发达地区的企业。三是高端人才和实用技术人才缺乏。由于我市经济条件限制,普遍人才待遇不高,整体提供支撑的环境较弱,造成留人难,高端人才和技术人才特别是高级技术人才引进留住难,同时,一些企业缺乏人才培养的意识,不设置人才培养经费,或者担心替他人做嫁衣,不愿意投入财力和精力培养技术人才。由此造成人才缺乏制约制造业的发展。四是企业危机意识不强。部分企业对国家产业政策的把握不够精准,对国家工业转型升级攻坚的决心认识不足,依然固守传统生产方式,因此受到环境整治的影响较大。部分企业的订单未能完成,造成违约经济损失。

五、加快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跨越发展

(一)深化改革,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我市将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形成“一次告知、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妥”政务服务品牌效应,在我市荣获“2018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称号的基础上,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推行“保姆式”服务,提升营商环境质量和效果。

(二)强化企业服务,壮大民营经济。认真落实每月15日企业服务日制度,建立并推行领导分包、企业“首席服务员”、24小时交办、督查督办等制度,认真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实施意见,精准对接民营企业需求,落实优惠政策,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完善企业家成长支持政策和服务机制,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培育一批领军型民营企业家。

(三)制定政策支持我市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根据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要求,今年我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印发<驻马店市2019年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驻马店市支持企业强化科技创新的意见的通知》等文件,明确提出了以企业为主体,补短板、增效益,集中资源突破一批需求迫切、基础条件好、带动作用强的基础产品和技术,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千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充分发挥特色工业园区和优势产业集群的引领示范作用,加快推进我市转型升级攻坚工作,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我市装备制造产业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四)加大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培育引进科技创新“四个一批”为重点,更高层次、更大范围集聚创新资源要素,着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下一步将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激励引导企业增强创新意识、加大研发投入,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培育一批创新引领型企业,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加快创新型平台机构建设。支持共性技术平台构建,完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机制;加快推进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科技创新中心和驻马店科技园建设,新建一批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与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建好科技成果孵化器。

(五)大力推进“三大改造”,提升智能化、绿色化和技术改造水平。我市将继续大力实施“三大改造”工程。重点抓好思念“互联网 ”食品工业园项目及中集华骏、正阳君乐宝和鲁花等企业智能化制造建设;完成昊华骏化、天方药业、华中正大绿色化改造任务;大力推动技术改造提速升级,重点抓好惠强新能源等100个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大力开展智能制造、智能电网等先进装备研发,发展超高压输电装备、智能电力装备、专用车辆改装、电动摩托车、电缆电气产业等先进装备和产品。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3家、培育节能减排示范企业100家以上,创建省级智能工厂2家、建成智能化示范生产线20条。

(六)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推动企业建立研发投入预算制度,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的主体。对符合条件已建立研发投入预算管理制度的企业,根据其年度研发投入一定比例给予奖补支持。依托我市已组建的市豫资公司、产业投资控股公司等市属国有投融资公司,在去年全市资本市场融资82.8亿元的基础上,研究加大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的方式,推动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有竞争力的技术。

(七)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加强装备制造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高端技术人才引进,提高福利待遇,最大限度地引进和留住高端技术人才。对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推广应用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大力招引领军人才和团队,吸引2万名高校毕业生在驻马店发展,坚持引进外部人才和培育本地人才并重,落实人才政策待遇,搭建才能展示平台。

(八)开展国内国际合作交流。更大力度推进对外开放,扩大招商引资,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省内外装备制造展示展销活动,推动我市装备品牌走出去。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设境外生产基地和工业园区,推动汽车装备、电力设备、畜禽装备、农机装备等优势产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瞄准国内外500强、优秀上市企业、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和大型央企,紧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和发达国家地区,突出招大引强,开展产业链招商,确保招商取得实效。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做为工业行业主管部门,将持续推进全市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在兴工强市上发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跨越发展。感谢您对全市装备制造业的关心!

 

 

2019年5月27日

 

 

 

 

 

 

 

 

联系人:丁永红  2987586(传真)

抄  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督查室,驿城区政府、政协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